2007-08-19, 06:17 PM
|
#72 (permalink)
|
長老會員
|
引用:
作者: non
關於懺悔.. 提供些連結
十大願王/玅境法師 [因轉載要經過同意..還請移駕^^]
及 六祖法寶壇經淺釋 [白話] (懺悔品第六) /宣化上人
關於佛法是不二法.. 也是出自六祖壇經
修行人常犯的通病 摘錄自:祈願正法重現/慧律法師
...[敬略]...
問:要尋訪良師,打破疑團,見自本性,因身不便,不敢擾他人苦惱,擬自禪淨雙修,無師津貼,一心拜佛修持,能否打破黠黯,見本來面目?(翁慧欣)
答:「禪淨雙修」因也,無師既不解禪,亦不達淨,何況「禪淨雙修」乎?如無明師,但肯老實念佛,不走錯路,已是夙有善根之人,因真自得果滿也。「見自本性」果也,不明教相,何者是性,何者是見,皆是一團黑漆。縱得其講矣,如何修,如何得,豈為空言侈談者。只能精進不退,下品往生,已是傑出之士,果滿原賴因真也。
|
引用:
作者: non
問:皈依上懺下雲法師,歷年來修淨業,持名一法,但是念佛時少,離念時多,心一天生滅不停,生住異滅,成何體統。弟子平素閱讀諸祖師著集其云,學佛之人,志求見性,方是佛子等語。因近閱讀六祖壇經,亦論見性直指心源,成佛作祖,只此一心,人人本有,個個圓成,眾生迷故,不識自心是佛,因且弟子擬棄淨業而學禪,必須拜公為師,希望慈悲攝授,日課如何定法,坐禪時應如何,祈示為盼!(鄭均海)
答:見性成佛,是歸根結底之肯定語,但性如何見法,則其法不一,所謂「歸元無二路,方便有多門」也。居士雖多看經典,大概無人指授,似無系統,故有臨歧之疑,須知參禪,是求見性,念佛亦是求見性,但能見與否,卻不簡單,果見性固佳矣,倘不見性,仍屬苦輪不息。淨之穩處,在帶業往生,當生見性,固上品而證法忍,縱不見性,已出輪迴。居士已皈依懺公,自應依之而修淨,且不可朝秦暮楚,舉棋不定,以誤前途也。區區昔年雖少學參,小悟亦未曾有,何敢以盲引人,祈恕。
...[敬略]...
問:曾經聽人講,「盡信書不如無書」是何意?又聖人立教無非是欲給凡愚立一做人處世的準則等,這想法對否?又是否全是聖者的作為,見解,主意?(慈芳)
答:筆之於簡,名之曰書,出之於口,名之曰語。語分偏正,更有傳聞親聽,書分經集,亦有真實偽造。聽語應當觀察後信,讀書亦當辨別而取,否則盲從,信取皆能受害,故曰,「盡信書,不如無書。」是教人以義為準,不教人讀死書也。細玩上來解答之義,以下之問,可自悟矣。
|
佛陀說了49年法,最後以
引用:
須菩提!汝勿謂如來作是念:我當有所說法。莫作是念!何以故?若人言如來有所說法,即為謗佛,不能解我所說故。須菩提!說法者,無法可說,是名說法。
|
總結
<  >
|
__________________
地獄變現記
[人身得來不易,願大家能尊重生命--勿傷胎命][好淫者請好自為之吧--割鳥]
南泉禪師道:
「道不屬知,不屬不知。知是妄覺,不知是無記。若真達不疑之道,猶如太虛,廓然蕩豁,豈可強是非邪?」
德山宣鑒禪師:
「如果明白無事,則勿妄求,妄求而得,亦非得也。汝但無事於心,無心於事,則虛而靈,空而妙。若毛端許,言之本末者,皆為自欺。何故?毫氂繫念,三塗業因。瞥爾情生,萬劫羈鎖。聖名凡號,盡是虛聲。殊相劣形,皆是幻色。汝欲求之,得無累乎?」
|
|
送花文章: 5469,
收花文章: 5341 篇, 收花: 24549 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