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萊姆論壇

返回   史萊姆論壇 > 綜合討論二區 > 生活話題、日常閒聊、喇勒唬爛灌水區
忘記密碼?
論壇說明

歡迎您來到『史萊姆論壇』 ^___^

您目前正以訪客的身份瀏覽本論壇,訪客所擁有的權限將受到限制,您可以瀏覽本論壇大部份的版區與文章,但您將無法參與任何討論或是使用私人訊息與其他會員交流。若您希望擁有完整的使用權限,請註冊成為我們的一份子,註冊的程序十分簡單、快速,而且最重要的是--註冊是完全免費的!

請點擊這裡:『註冊成為我們的一份子!』


發文 回覆
 
主題工具 顯示模式
舊 2007-08-25, 12:10 AM   #1 (permalink)
長老會員
榮譽勳章
UID - 548
在線等級: 級別:59 | 在線時長:3787小時 | 升級還需:53小時級別:59 | 在線時長:3787小時 | 升級還需:53小時級別:59 | 在線時長:3787小時 | 升級還需:53小時級別:59 | 在線時長:3787小時 | 升級還需:53小時級別:59 | 在線時長:3787小時 | 升級還需:53小時級別:59 | 在線時長:3787小時 | 升級還需:53小時級別:59 | 在線時長:3787小時 | 升級還需:53小時級別:59 | 在線時長:3787小時 | 升級還需:53小時級別:59 | 在線時長:3787小時 | 升級還需:53小時
註冊日期: 2002-12-06
住址: 桃園
文章: 8606
現金: 1491 金幣
資產: 1183995 金幣
預設

"法"早就已經存在了
只是佛陀以文字的方式闡述出來
以十二因緣來說
眾生就是因為十二因緣而遭輪迴之苦
然而在佛陀尚未闡述十二因緣時
眾生早就成受輪迴之苦(法早已存在)
然後佛陀再一輪迴而領悟到十二因緣(有了十二因緣)
再進一步說若世間沒有眾生
就不會有輪迴
相對的也不會有"法"
所以真正的法是無法,無法才是真法

<個人淺見>
__________________
地獄變現記
[人身得來不易,願大家能尊重生命--勿傷胎命][好淫者請好自為之吧--割鳥]
南泉禪師道:
道不屬知,不屬不知。知是妄覺,不知是無記。若真達不疑之道,猶如太虛,廓然蕩豁,豈可強是非邪?」
德山宣鑒禪師:
「如果明白無事,則勿妄求,妄求而得,亦非得也。汝但無事於心,無心於事,則虛而靈,空而妙。若毛端許,言之本末者,皆為自欺。何故?毫氂繫念,三塗業因。瞥爾情生,萬劫羈鎖。聖名凡號,盡是虛聲。殊相劣形,皆是幻色。汝欲求之,得無累乎?」
不知道 目前離線  
送花文章: 5469, 收花文章: 5341 篇, 收花: 24549 次
回覆時引用此帖
有 4 位會員向 不知道 送花:
dddd (2008-05-15),shengweb (2007-08-25),莊孝偉 (2007-08-25),風月無邊 (2007-08-25)
感謝您發表一篇好文章
舊 2007-08-25, 01:01 AM   #2 (permalink)
註冊會員
 
莊孝偉 的頭像
榮譽勳章
UID - 258986
在線等級: 級別:50 | 在線時長:2790小時 | 升級還需:15小時級別:50 | 在線時長:2790小時 | 升級還需:15小時級別:50 | 在線時長:2790小時 | 升級還需:15小時級別:50 | 在線時長:2790小時 | 升級還需:15小時級別:50 | 在線時長:2790小時 | 升級還需:15小時
註冊日期: 2006-12-17
文章: 2245
精華: 0
現金: 5984 金幣
資產: 21152 金幣
預設

引用:
作者: 不知道 查看文章
"法"早就已經存在了
只是佛陀以文字的方式闡述出來
以十二因緣來說
眾生就是因為十二因緣而遭輪迴之苦
然而在佛陀尚未闡述十二因緣時
眾生早就成受輪迴之苦(法早已存在)
然後佛陀再一輪迴而領悟到十二因緣(有了十二因緣)
再進一步說若世間沒有眾生
就不會有輪迴
相對的也不會有"法"
所以真正的法是無法,無法才是真法

<個人淺見>
不知道兄 真有見地 讚一個
摘我老師兄的一篇文章分享給您

生命可貴作業必慎

仁俊法師著

人類對一切事物儘管好惡不同,但對生命總是最愛好的。

生命雖然有生滅的,但卻有三世相續性:向前看,它承受著無限複雜的業因影響;往後看,它開展出無限複雜的果報事實;從現在看,它正從無限複雜的意志中創造一切。

宇宙乃是縱橫無垠的生命軌網,這軌網中馳騁著無限的生命活力,就中人類的生命活力比一切動物都格外強大。

人類善於運用生命活力則相安,否則,就相衝起來。因此,人類不應只關心自己的生命,更應重視由運用生命力所得的結果而詳加審決。

宗教家最重視生命問題,運用其無限心智,總是為著揭開生命之謎。
世間宗教對生命的來源,大致都認為是從天生,或從神生,我稱之為祂給生命觀。

祂們著重在找出產生一切的實因,肯定著這實因能生一切,在所生的一切中,莫不從人類開始說起。

天神是生命的起源,人是天神的後裔,借父子的名目穩建宗教的情操,這不但是情的感引,實是為著說明生命的由來和著落。

信奉祂給的生命觀,都虔誠地肯定生命不滅,靈魂得救。
生命的升墮操之於神,而不操之於己,這樣,人就成為神的傀儡,不能把握生命了。

佛教主張自造生命觀,與祂給生命觀恰好相反。

從緣起假我上建立的生命觀,絕不承認有一能生生命的實因,祇是壽、煖、識的綜合作用。

此三者中識是生命的主體,餘二是識受生的憑藉。
依一分經說,識決不會消滅—l—「真識不滅」,它像相續的瀑流永遠奔瀉不已,這象徵著生命的延續無盡。

不常不斷的三世生命觀,最不易為「順世」者所信受。
用膚淺的現實眼光看生命,對它的含蘊力、演化力都不能測其究竟。
否定過未,只談現在,縱然肯定人生價值,發揮人生德能,其實太有限了。

柲奧而難以索解的生命問題,世間智者只有以「罕言命」的態度了之。
後來雖也談到「命」的問題,總是同天連在一起說,對現實而難知的生命底蘊卻不十分措意。

把命看得太高玄,不一直從人生上說明它,有敬畏心的存著對天負責的觀念;存詐術心的就以天命為護符;存殺奪心的根本不知道什麼叫天命,逞心快意的砍斫一番。

中國固有文化對生命負責的一面說得不夠明警透闢,一旦時代思潮湧入或內部變亂蜂起之際,群心真空,作其滲透,受其鼓動,與此頗有關係。

中國人的善惡觀,不專從自身上著眼,而是「近在自身,遠在子孫」(在此種思想的影響下,造成「族誅」的慘酷濫刑),自身同造的業,現在沒有受到報應,就推到子孫身上,這叫做自作業他受報,與因果律根本不合。

因此,有的人只要有了兒子和錢的話,老了就預備納福,對未來的業報和生命很少顧慮到,大都存著「罷了吧」的念頭,這是由「靜」而「斷」的生命觀。

西方民族則不然,在宗教的信奉下,以上帝為第一,以生天國為最高目標,兒子和財富在他們心目中看得並不太重要。一切努力都為著生天的準備,愈努力愈有生天的把握,對養老與納福看作是不光榮的事。

罷了吧的觀念他們是最討厭的,這是由「動」而「進」的生命觀。

雖然他們的生命進展到某種階段——生天國享欲樂就認為滿足了,但對未來的生命總預先有一番充分準備。

西方宗教對過去生命雖不承認是自造的,但對現在和未來的生命卻看得極其重要;對未來生命又比現在生命看得更重要。

這是以現在為過渡而以未來為歸宿的生命觀,比中國人只著重現在而漠視未來的生命觀看得長遠些。

但是與佛教的生命觀相比,我們都卻抹煞了前一段——不承認無始生命的展轉性,對生命深義沒有圓徹的體認。

佛教的生命觀是向前推遠看,向後拉長看,向現實的錯綜活動看,就體會到現在生命必然受著過去生命的影響,而現在生命又是未來生命開展的先驅。

善惡業不從曠遠無盡的生命上說明,人對善的操守與惡的拒斥就難以堅定到底,作善的有時境遇極壞,甚至以身殉道;作惡的有時境遇極佳,可能終身富貴,為善不足作惡有餘的人,就是為這種事相蠱惑著。

善惡全是生命力的表現,從生命中表現出來,當然還是結歸於生命。
生命中的業種長期保持著,到眾緣成熟時就自然現行。

這同良莠的種子播在田裏,受到日光雨露的蒸潤,就必然抽芽一樣。
體察善惡的業因,都由自己的生命而發動,而承受,才能提高眼光澈見世事的真相,才能知所警惕,知所勤勉,這種觀念,中國人特別值得提倡。

佛教時常從相續邊說明生命流轉的情形,有情是一群群的生命現象,這現象中含有無限複雜的影響力,自他的生命就從這無限複雜的影響中而釀造,而生起。

看來,雖然這一群群的生命作用過去了,因為影響——業力不滅,所以新的生命依然出現。

業力相續,生命不斷,從淨業中安頓生命,改造生命,進而完成生命,這是佛教說生命相續的意趣。

生命的如幻來去,苦於無法徵信,據佛經說,得了三昧或「淨天眼」,就能自識宿命。
這如科學家用最精製的望遠鏡,就能看到無數的星球——世界一樣。

未來的新生命就像「影移日續,日移影續」似的,總是在六道中來往不停。

與染業相應的生命,到了相當時期,就非死不可,非生不可,在即死即生的相續中,自己絲毫作不得主。

與淨業相應的生命,以大悲願力薰潤微分煩惱,或長或短,聽其自主。

轉流門中的生命,同帶著眼罩牽磨的牛一樣,老是苦迫地跑個不停。

悲願門中的生命,同乘飛機抓著引擎一般,行止升降,無不如意。

凡夫的生命總是在狹長而痛苦的生命線上掙扎著,受著時空的限制而討厭它,卻偏又推不開它,痛苦就在時空促狹的限制下產生出來。

被這個時空限制著,就不能進入另一個時空中去,對這個時空的種種磨折忍受不了,逼得想遷移到另一個時空而避免它,由於有情的心量有限,形成環境的分野,這自然安頓不下來。

聖者的生命總是在寬闊而自在的生命線往來無礙,不受時空限制而能轉變時空,從這個時空而能進入無量無邊的時空中去,處處能安頓生命。
凡夫的生命是有繫屬的,聖者的生命是無繫屬的。

時空的有限與無限,繫於有情業行的有限與無限,染行有限,淨行無限。

以自我為中心的一切業行都是有限的,以他人為中心的一切業行都是無限的。

以無限的淨行改變時空——特別是空間,無限的時空就能讓生命安頓下來。

世間宗教的世界觀是豎面——直上直下的,佛教的世界觀是以橫面為主而包含得豎面,前者是有限的立體世界,後者是無限的複面世界。

神教者形容豎面世界如何的美滿、快樂,勸人生到那裏去,其實小得太可憐,生命大用難以發揮。

佛教的世界觀有淨有穢,讚淨令羨,詳穢啟悲,而大心之士,則寧捨淨土而生濁世。

從無量無邊的世界中隨機適性的發揮無盡的生命大用,佛教生命觀的超勝在此。

生命向豎的方面昇華,就同登寶塔一樣,到了頂層就無路可通。
生命向橫的方面發展,就同乘水陸兩用吉甫環遊世界一樣,對大宇長宙總是觀賞不盡。

於(天)上不戀,居(人)中不厭,入(地獄)下不墮,從橫面的人間擴展到直上——天國直下——地獄均使之人間化,淨化人的無盡心行與無盡業行,做到不滯於上,不墮於下,而卻把上下都莊嚴得同人間淨土一樣。佛弟子應從這樣的心境上,建立起淨行無限的生命觀。

生命有了真信念大願力在前面領導著,才不會走上邪徑曲途。

從真信念中運用生命,從大願力中造作事業,則一切便納入正軌。

業是自己當下所表現出來的行為,止業作業全由自己操縱。

人的特性在能作業,人文界的一切無不從作業而來。

知道自己應該做什麼,這是人類所獨具的靈知作用。

學佛就是為了要作更多的淨業,從行願精進中實踐淨業,生命才不會被愛染纏縛著。

業力能決定一切,也能改變一切,直從當前的業辨察善惡,善則作,惡則止,這必須自己有最正確最豐富的慧解才成。

人類前途的禍福,決定於當前的一念,不為這一念蒙蔽著,生命的光輝才能照徹無限前途。由命造業,從業成命,轉染命而成慧命,全賴廣作淨業。生命可貴,作業必慎!
莊孝偉 目前離線  
送花文章: 9114, 收花文章: 2043 篇, 收花: 8026 次
回覆時引用此帖
有 3 位會員向 莊孝偉 送花:
anotherlevel (2007-08-26),不知道 (2007-08-25),風月無邊 (2007-08-25)
感謝您發表一篇好文章
舊 2007-08-25, 01:13 PM   #3 (permalink)
non 帥哥
長老會員
榮譽勳章
UID - 17047
在線等級: 級別:37 | 在線時長:1585小時 | 升級還需:11小時級別:37 | 在線時長:1585小時 | 升級還需:11小時
註冊日期: 2002-12-24
住址: 蘭亭序始
文章: 1352
現金: 4602 金幣
資產: 1578595 金幣
預設

剛好看到相關問答.. 轉載一下 以下節錄自 瑜伽師地論 > 初發論端 > Tape 3 問答 [電子書筆錄]

問:這裡有一個人提出一個疑問,提出一個問題,這個問題提的很好。我也是看過《瑜伽師地論》這個《論釋》,我也看見這段文,也看見了喔。在《瑜伽師地論釋》中有一段文如下:

  「復有二緣,故說此論:一、為顯了遍計所執情有理無;依他起性、圓成實性理有情無,令捨增益損減執故。二、為顯了世間、道理、證得、勝義法門差別」。(你在這裡劃個圈不對,不要在那兒劃圈。)「令修二諦無倒解故」。

  這是《瑜伽師地論釋》上的文,這底下提出問題。

  請問:「情有理無」、「理有情無」如何解釋?

答:這個「情有」這句話,就是我們的執著心上是有這件事。這「遍計所執」是我們的執著,是我們有這件事的。

  「理無」,但是在道理上,就是沒有我們所執著的,沒有所執著的這件事。就是在佛菩薩的清淨智慧上是沒有「遍計所執」這件事的。

  比如說,一切法是唯心所現的影像,離開了我們的心,這個影像沒有自體的。在我們心的虛妄分別現出來影像的時候,影像本身還是空無所有的,這是在「理無」上說。但是在我們凡夫呢?就不同意這個說法。明明這裡有個房子嘛,明明這裡有老虎嘛,怎麼能說沒有呢?所以「情有」。但是在「理」性上是沒有的。

  就是《攝大乘論》那個譬喻,這光線不好的時候,那裡有一個繩子在那裡盤著,我們看見是條蛇。這個蛇是沒有的,繩子是有,就是「情有理無」。這個「遍計所執」,這個蛇是「情有理無」的,是這樣意思。

  「理有情無」,就是「依他起」和「圓成實」呢?那是佛菩薩的大智慧上才有這件事。一切法是如幻如化的、是畢竟空寂的,是與這樣的事情,能夠理會到這件事,能契證這件事。能證悟一切法是如幻如化的、如夢中境、如水中月的、是畢竟空寂的。但是我們凡夫不行,凡夫不知道。不知道一切法是如幻如化,更不知道第一義諦的,所以是「理有情無」,這麼意思。

問:請問昨天您講那個「因緣空」或者「不空」的問題,如果用因緣法來說,因緣法的話,師父您說「此滅故彼滅」。那如果就因緣上來說,如果這個心清淨的話,那我們常聽說「心滅罪亦亡」,是不是這樣說,就是你的心的話,那這個等於在因上就…因緣上說就滅了。那這個用唯識來說,遍計執是畢竟空寂,依他起是如幻有。因為是如幻有,所以這個心清淨的話,就不起這個遍計執。因為不起遍計執,就把這個雜染的阿賴耶識統統都改成清淨的,都是變成圓成實了。但是有個問題就是圓成實的自性也是空。那這樣就可以把這三個套在一塊來說了,就是因緣自性空和唯識依他起、圓成實這三性加在一塊說,可以嗎?

答:可以。也可以。

  這個「罪從生起將心,心若滅時罪亦亡」,這句話的確是很好,但是你若是去講的話,你還是要想、思惟一下。怎麼叫做「心若滅時罪亦亡」?你們誰願意解釋這句話?

有人答:是不是把所有阿賴耶識種子從雜染現起清淨,那時候就是,一切法不受。

答:那麼也是的,是的。但是明白點說呢?就是執著心滅了。心還是在,心不能夠…。比如說佛…有個離垢識,他還是有識,心還是沒有滅。阿羅漢他也有分別心,他這個明了心的識還是在。那麼怎麼叫做「心若滅」了呢?就是應該是執著心滅了。執著心若滅,「心若滅時罪亦亡」。

  所以「心若滅時罪亦亡」,應該分兩個意思說。第一個意思呢?我們一切法是如幻如化、如幻有不真實,是畢竟空。你若證悟了這樣的真理的時候,你就和真理統一了,能和真理統一。不是用嘴子說、嘴巴說的「這是我所說的真理」。我的心能說出這句話,表達這個真理,不是這個意思。這樣子是不能滅罪的。是說你和那個真理統一了,就是變成一體的了,不是彼此對立的了。你若沒有執著心,就是要有無分別智現前。無分別智成就了,這個執著心沒有了。執著心沒有了,我剛才說老虎來了,老虎來了,你不認為有個真實的老虎,是如幻如化的,是畢竟空的。你就不執著了。是來一個人也是,這一個人也是如幻如化,如鏡中像、如水中月,有而不真實,是畢竟空的。你能契會了這個真理的時候,這個執著心就沒有了。執著心沒有了的時候,就「罪亦亡」,罪就沒有了。

  罪沒有了這個話是…用凡夫心的分別是沒有罪了,把罪滅了,當然這樣講也是可以,但是這個地方也可以不這麼講。就是有罪的時候就是沒有罪,叫做「罪亦亡」。比如說這個人有罪,這個人是…假設的這個得了嚴重的痛苦的病痛,受這個罪的果報。但是這個人若是聖人的話,他沒有執著心的時候,有病就是沒有病,叫「罪亦亡」,也可以、可以這樣解釋。有病、有苦就是沒有苦。因為他同第一義諦相應的時候,就和沒有苦一樣,無差別相。聖人這個忍力大,原來就是這麼回事。我們凡夫這個執著心,就把自己留在那個苦惱裡面,被苦惱所困,你要受這個果報。若是你得無生法忍了的時候,與第一義諦相應的時候,雖然那個苦惱還在,但是他沒有苦。這叫做「罪亦亡」,這第一個解釋。

  第二個解釋呢?就是我們剛才而的,沒有了。你能常修如是觀,就是「唯識無義」,唯識是無義,「無義」也就沒有識了,也沒有分別心了、也沒有執著心了。這個時候你常作如是觀,你的罪業就剎那、剎那的消滅,就滅了。在阿賴耶識裡面的這些罪垢,它逐漸的、逐漸的就消滅了,消滅,就滅了,說「罪亦亡」。

  所以得到聖道的人,三惡道的罪決定是消滅,不會到三惡道受苦了。就是他修這個四念處的力量,把那個罪都消滅了。

  我們沒有得無生法忍,你這種止觀不相應的人,你修不來,這樣的止觀你修不來。唯識是無義;無義是唯識,這四尋思觀、四如實智修不來。我修不來,我不修。我就光是念念經,我就是這樣子。這好,只好這樣子嘛!只好一天讀經,我一天拜佛嗑頭,也能滅罪,也可以滅罪。說初開始懺悔要多磕頭,我拜梁皇懺也好,拜大悲懺也好,千佛懺、萬佛懺也好,多磕頭。多磕頭,你誠心,你也以滅罪。因為你長期的拜,長期的禮拜,你這個清淨心的時間長,清淨的力量也逐漸的增長,這個染汙逐漸的減少、逐漸的減少。說是這樣子你也能滅罪。當然還是修止觀滅罪的力量大。等你常常磕頭,磕到十萬大頭以後,你要修止觀容易相應,容易相應了,應該是這樣做。
__________________
大千海水尚可量 十方虛空猶可涉 諸眾生心尚可同 世尊功德不可盡
諸佛世尊有 百四十 不共佛法

以彼彼諸名 詮彼彼諸法 此中無有彼 是諸法法性
odysee | Buddha-img | 如何得觀音菩薩感應
non 目前離線  
送花文章: 1554, 收花文章: 717 篇, 收花: 1844 次
回覆時引用此帖
有 3 位會員向 non 送花:
anotherlevel (2007-08-26),猜謎人 (2007-08-25),風月無邊 (2007-08-25)
感謝您發表一篇好文章
舊 2008-05-15, 06:44 AM   #4 (permalink)
長老會員
榮譽勳章
UID - 42
在線等級: 級別:46 | 在線時長:2389小時 | 升級還需:8小時級別:46 | 在線時長:2389小時 | 升級還需:8小時級別:46 | 在線時長:2389小時 | 升級還需:8小時級別:46 | 在線時長:2389小時 | 升級還需:8小時級別:46 | 在線時長:2389小時 | 升級還需:8小時級別:46 | 在線時長:2389小時 | 升級還需:8小時
註冊日期: 2002-12-06
文章: 8621
精華: 0
現金: 89950 金幣
資產: 16064755 金幣
Thumbs up

引用:
作者: 不知道 查看文章
"法"早就已經存在了
只是佛陀以文字的方式闡述出來
以十二因緣來說
眾生就是因為十二因緣而遭輪迴之苦
然而在佛陀尚未闡述十二因緣時
眾生早就成受輪迴之苦(法早已存在)
然後佛陀再一輪迴而領悟到十二因緣(有了十二因緣)
再進一步說若世間沒有眾生
就不會有輪迴
相對的也不會有"法"
所以真正的法是無法,無法才是真法

<個人淺見>
真漂亮!



dddd 目前離線  
送花文章: 52967, 收花文章: 7212 篇, 收花: 36844 次
回覆時引用此帖
向 dddd 送花的會員:
anotherlevel (2008-05-15)
感謝您發表一篇好文章
發文 回覆



發表規則
不可以發文
不可以回覆主題
不可以上傳附加檔案
不可以編輯您的文章

論壇啟用 BB 語法
論壇啟用 表情符號
論壇啟用 [IMG] 語法
論壇禁用 HTML 語法
Trackbacks are 禁用
Pingbacks are 禁用
Refbacks are 禁用


所有時間均為台北時間。現在的時間是 01:04 PM


Powered by vBulletin® 版本 3.6.8
版權所有 ©2000 - 2025, Jelsoft Enterprises Ltd.


SEO by vBSEO 3.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