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論壇說明 |
|
歡迎您來到『史萊姆論壇』 ^___^ 您目前正以訪客的身份瀏覽本論壇,訪客所擁有的權限將受到限制,您可以瀏覽本論壇大部份的版區與文章,但您將無法參與任何討論或是使用私人訊息與其他會員交流。若您希望擁有完整的使用權限,請註冊成為我們的一份子,註冊的程序十分簡單、快速,而且最重要的是--註冊是完全免費的! 請點擊這裡:『註冊成為我們的一份子!』 |
|
|
主題工具 | 顯示模式 |
|
|
#2 (permalink) |
|
註冊會員
![]() |
英特爾近期宣稱研製成功了80核心的原型晶片,其功耗比當前的四核設計還要低。該晶片可能會在5-8年後實現商業化。
![]() ![]() ![]() ![]() Insight 64分析師Nathan Brookwood認為,到2010,X86伺服器晶片將擁有8-16個CPU內核。在Brookwood看來,增加更多的核心是提升系統性能的最快方法。他分析說,記憶體技術改進可以提升5%-10%的系統性能,採用新的處理器架構可以再增加10%,但在一個處理器內部增加一倍核心密度卻能提升50%甚至更多的性能效率。比如,當初英特爾從奔騰3轉向奔騰4時,儘管奔騰4採用的是全新的微處理器架構,但性能只提升了大約20%;相對應的是,英特爾的首款四核至強處理器卻獲得了40%甚至更多的性能增長。 如果將摩爾定律從“每兩年電晶體數增加一倍”改寫為“每兩年處理核心增加一倍”,我們會看到:2005年是雙核,2007年是四核,2009年會達到8核,2011年達到16核心,2013年為32核心。但事情真是會這樣線性的向前發展嗎? Gartner 分析師Martin Reynolds認為,“核心數越多,我們要做的事情也會越多。”而且我們看到當前多核發展已經面臨一些爭論,如AMD和英特爾採用不同的四核設計方法,前者計劃在一個晶片上集成四個獨立核心,而後者則是採用“將兩個雙核處理器封裝在一起”多晶片模式;多核處理器是不斷增加相同的核心,還是在內部加入加速器等特殊的異構型核心;還有核心之間的通訊以及I/O帶寬的瓶頸等,這些因素都會影響到未來多核的發展方向。但現在還沒有人確切地知道,多核產業最終會發展到何種程度。 多核已成為晶片廠商繼主頻之後用來提升性能的新途徑,但多核演變之路還只是剛剛開始。雖然英特爾和AMD在X86領域受到更多關注,但SUN、IBM、 Azul等非X86架構晶片廠商在多核化之路上走得更早、更遠。不過,目前還沒有人確切地知道,多核最終會朝哪個方向發展。而對最終用戶來說,在向多核環境切換的過程中,網路帶寬、軟體許可證等卻是不容忽視的現實問題。 此帖於 2007-09-01 09:48 PM 被 莊孝偉 編輯. |
|
|
送花文章: 9114,
|
|
有 3 位會員向 莊孝偉 送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