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甚貼"什麼是苦呢?"
因為修行方法.. 四念住或稱四念處~ 觀身不淨、
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
我們這個世界眾生都具備這些苦的,芸芸眾生裡頭也有聖人示現..
不過你不知道的.. 現在很多自稱古佛.菩薩再來.. 那都犯了大妄語戒,楞嚴經卷六有提到
清淨明誨章裡 前面說了淫.殺.盜~ 這是第四個的"大妄語"
全文內詳
不明白可以用
http://ft.amtb.tw/ 查詢
一念無明生三細,境界為緣長六粗
知見立知是無明本
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
《心經》中從無明至老死,便是揭示了有情生命延續的十二個過程。其具體內容:是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六入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死。即佛教所講的十二因緣,或稱十二緣起,下面一一解釋其含義,並說明其關係。
佛學十四講講記 第五講 人生三際之抉祕(十二因緣) 淨空法師講述
摘自
太上感應篇(第一卷) 淨空法師講
印光大師法語
過去諸佛,皆以苦境為師。以致斷盡煩惑,成無上道。
善用心者,可以苦為樂,以禍為福。不善用心者,故多由樂得苦,由福得禍。
佛之心,如出鑛之金。吾人之心,如在鑛之金。
珠在衣裡,了不覺知。懷寶循乞,枉受窮困。以如來心,作眾生業。以解脫法,受輪迴苦。
夢境是假的,因果是真的。
心體本淨,因迷妄而煩惑斯生。世界原清,由幻業而濁惡顯現。
如鏡照相,敵體無二。心不作佛,心不是佛。心作三乘,心是三乘,心作六道,心是六道。
輪迴六道,流轉四生。無救無歸,無依無托。若失父之孤子,由喪家之窮人。
於空華幻影之聲色貨利,起愛憎執著之貪瞋癡心。
貪瞋癡既起之於心,殺盜淫便作之於身。
歷劫情塵,一念頓斷。千年暗室,一燈即明。
若知此界之苦,則厭離娑婆之心,自油然而生若知彼界之樂,則新求極樂之念,必勃然而起。
畏輪迴之劇苦,慕安養之極樂。
貪瞋癡三,為生死根本。信願行三,為了生死妙法。
如來所證之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道,即現前一念煩惱結業顛倒昏迷之心。
示衣裡之明珠,出火宅之險難。
佛視眾生皆是佛,眾生是佛皆是眾生。
一切法皆是佛法,一切人皆是佛子。
人命無常,速如電光,一息不來,便成後世。
須知佛法,以因果報應為下學上達,原始要終之道。
惡無不盡名淨,善無不圓名滿。
私欲一去,眾惡悉除。
推因計果,以心驗福。
律為佛身。教為佛語。宗為佛心。心語身三,決難分裂,決難互缺。
無所住而生心,無所得而做佛。
棄離妄想執著,同證如來智慧。
勿以看過為事,當以熟讀深思。
力行之君子,得一善言,終身受用不盡。不務躬行,縱讀盡世間書,於己仍無所益。
古人利人為本。今人以求名為本。
法不契機,藥不投病。
讀方而不服藥,絕無愈病之望。倘能依方服藥,自可病癒身安。
心念煩躁,是令自己添病。雜藥亂投,是令醫生添病。
未來任業,鎮定由己。
居士講演,只可專主淨土一法,不宜泛講。泛講,乃講經法師之事。
宗門以開悟為事,淨宗以往生為事。
開悟而不往生者,百有九十,往生而不開悟者,萬無有一。
淨土法門,唯信為本。信得極,五逆十惡皆往生。信不及,通宗通教未曾斷惑者,皆無其分。
明楚石禪師淨土詩有云,西方有路少人登,一句彌陀最上乘。把手牽他行不得,但當自肯乃相應。
省庵云,暫持聖號,勝於布施百年,一發大心超過歷劫修行。
摘自
http://haihui.ntcu.edu.tw/data/56/in...1=0&t2=3&t3=35
更多資料~
印光大師文鈔菁華錄 八、釋普通疑惑
印光大師網路專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