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論壇說明 |
歡迎您來到『史萊姆論壇』 ^___^ 您目前正以訪客的身份瀏覽本論壇,訪客所擁有的權限將受到限制,您可以瀏覽本論壇大部份的版區與文章,但您將無法參與任何討論或是使用私人訊息與其他會員交流。若您希望擁有完整的使用權限,請註冊成為我們的一份子,註冊的程序十分簡單、快速,而且最重要的是--註冊是完全免費的! 請點擊這裡:『註冊成為我們的一份子!』 |
![]() ![]() |
|
主題工具 | 顯示模式 |
|
![]() |
#1 | |
管理員
![]() |
![]() 剛才看新聞的時候注意到兩則其實是在講同樣一件事情的報導:
網路購物 市場規模縮水16%(自由時報) 網路購物成消費主流之一 明年達2500億元(中廣新聞網) 大底上,兩則新聞都圍繞著一件事打轉: 引用:
自由時報的切入點是:去年底的預估今年應該是 2000 億元,但實際只達成 1800 億,縮水 16% 左右,進而認為線上購物市場規模不如預期樂觀,應與消費信心不足有關。 中廣的切入點是:因為明年的預估是會上衝 2500 億,因此前景可期。 一件事情,各自表述,真是有趣的現象。各位朋友在看報章雜誌的報導時,還是當做笑話看看就好,別太當真了。 |
|
![]() |
送花文章: 8870,
![]() |
![]() |
#2 (permalink) |
超級版主
![]() ![]() |
![]() 我覺得這就像是鞋子業務的故事
去到了一個沒有人在穿鞋子的國度業務一號就跟老闆說 在這一個國家賣鞋子一定沒錢賺 業務二號的觀點則是 這麼好的商機 在這裡賣鞋子一定會大賺錢的 每個人的觀點看事物都是由不同角度切入的 一切的種種 還都是需要自已去端詳才行 ![]() ![]() |
__________________ ﹒☆°﹒☆.﹒☆°﹒☆.﹒☆° °﹒☆°.﹒‧°∴°﹒°.﹒‧°∴°.﹒‧°∴°﹒☆...... ☆ 許好願 做好事 轉好運 一個願無量善緣;菩提心永不褪變 心中常存善解、包容、感恩、知福、惜福 |
|
![]() |
送花文章: 19079,
![]() |
![]() |
#4 (permalink) |
註冊會員
![]() |
![]() 同一則新聞,不同媒體用不同角度報導是很常見,尤其是政治新聞
最誇張的是,明明事實不是哪樣,報導還是硬把內容扭曲 最近看到某一台報導重返花蓮滅門案現場,說發生命案的社區有如死城...哪個社區好像變成鬼域,鏡頭拍到有出租出售的房子,好像真有其事,怎知記者採訪附近的居民,居民甲說:只有出命案哪房子旁的一兩戶搬走而已,再訪問另一住戶記者問他晚上會不會怕害..居民乙回應:有什麼好怕,一切都很正常.. (奇怪,記者希望得到鬼影重重的答案完全落空,可是報導還是硬要報導多嚴重) 這類新聞經常看到...真是無言!! |
![]() |
送花文章: 204,
![]() |
向 barrielee 送花的會員:
|
![]() |
#9 (permalink) |
管理員
![]() |
![]() 那二則新聞讓我想起幾篇有趣的文章:
我看Web2.0的泡沫(一)-從YouTube併購案談起 我看Web2.0的泡沫(二)-傻子不敢走的路,天才一路衝過去! 我看Web2.0的泡沫(三)-猴子作勢談創新,論點一點都不新! 我看Web2.0的泡沫(四)-和誘幼童吹笛人,老調照樣能騙人! 我看Web2.0的泡沫(五)-結論-上 我看Web2.0的泡沫(六)-結論-下 很好玩,每隔一段時間就會有人把老調拿出來重彈一次,但是總是會有人相信那套。基本上我也認為 web 1.0 和 2.0 其實沒有什麼很重大的差異,但是 2000 年時各家分析師拿出來唬弄的那套現在再拿出來賣弄一次,還是有一大堆人跟著起舞。 ps. 那個作者應該也是杜拉克的書迷,引用了不少杜拉克講過的話 (雖然我不太喜歡看到一堆引用的語句 ="=) |
![]() |
送花文章: 8870,
![]() |
![]() |
#10 (permalink) | |
長老會員
![]() ![]() |
![]() 引用:
IT產業的大廠的行銷單位 很會玩這一套 就技術來講 IT產業的進步是比較緩慢的 有時技術創新背後伴隨的是不穩定及支援性不佳的問題 但是IT大廠要養活很多人 所以要不斷喊出新的口號刺激買氣 當然偶爾也要嚇嚇客戶 要是沒跟上這一波科技的潮流 就會在產業的競爭出局 所以大客戶往往就成了IT大廠的白老鼠 不過一般大客戶本業獲利都不錯 花點錢做做公益 不會動搖本業的獲利的 以上全是胡言亂語,不要亂相信網路謠言 ![]() ![]() |
|
![]() |
送花文章: 7800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