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論壇說明 |
歡迎您來到『史萊姆論壇』 ^___^ 您目前正以訪客的身份瀏覽本論壇,訪客所擁有的權限將受到限制,您可以瀏覽本論壇大部份的版區與文章,但您將無法參與任何討論或是使用私人訊息與其他會員交流。若您希望擁有完整的使用權限,請註冊成為我們的一份子,註冊的程序十分簡單、快速,而且最重要的是--註冊是完全免費的! 請點擊這裡:『註冊成為我們的一份子!』 |
![]() ![]() |
|
主題工具 | 顯示模式 |
|
![]() |
#4 (permalink) |
管理員
![]() ![]() ![]() |
![]() 目前電腦中最耗電的裝置就是處理器跟顯示卡了,這兩種零件的選用會影響power
瓦數的評估,尤其是顯示卡。評估系統耗電量除了透過計算瓦數的網頁外也可以透 過裝置在官方網站的技術資訊來得知耗電量多寡,許多評測文章都會提到。 當我們在考量採用多少瓦的power時要先想想.. 1.我以後是否會改變目前的電腦組態? 好比說我以後可能會換顯示卡,而且是前一代的中高階卡.... 2.我是否會擴充些耗電量大的裝置? 例如使用多顆硬碟or RAID...... 當我們想好之後就可以估算自己應該買多少瓦的電源供應器來使用,單就瓦數來說 應該要這樣算.........實際使用估算值加上預計用來擴充設備的擴充值,最後加上 間隙值.......最後你就知道應該買多少瓦的power啦,可是你還得加一點點,因為 power不能用100%來滿載運作的,而且他會有些許誤差值....也就是實際運作時 產品標示的是保留值(實際500卻標示450)外加一點耗損值.... 例如你組態表上的零件大約是280w,以後可能會升級處理器換掉顯示卡,我們抓150W ,這樣合計430w我們算整數450w...加上些預留耗損有的沒的買顆500w出頭的就很安全 又足瓦。加上80Plus這種主動pfc規格加持就很妥當啦 |
__________________![]() 我是史版A大,錢的數量決定電腦的力量 ![]() 我是給女孩修電腦長大的,經驗豐富技術過硬,就沒有我修不好的電腦 ![]() |
|
![]() |
送花文章: 79418,
![]() |
![]() |
#6 (permalink) | |
長老會員
![]() |
![]() 引用:
小弟倒覺得A大的算法頗中肯的... 像去年底,小弟好心把家裡汰換下來的零組件,組了一台P4 3.0的PC,配了一顆硬碟、一張6800標準版顯卡給親戚用,當時電源供應器只用了最陽春的300足W、800元左右那種(做公關送人用,不太想花大錢...)。結果隔沒多久他跟我說機器不穩,有怪現象,抱來一看,媽媽咪啊,他自己又裝了二個磁碟都取盒(有2、3顆風扇那種)+2顆硬碟...怪怪,早已經超出小弟抓的瓦數值,難怪會不穩...只好再送他一顆海韻S12 330W APFC... 對於有改裝能力的,瓦數值估算最好別太保守... ![]() |
|
![]() |
送花文章: 127322,
![]() |
![]() |
#7 (permalink) | |
管理員
![]() ![]() |
![]() 引用:
POWER有就好 ...,其實這是一個錯誤的觀念 ... 以前我幫人修電腦常常遇到有這種觀念的客人 ...,為此我還要開導他們, CPU、顯示卡、主機板等都已經買這麼貴的,為何不花錢在POWER上用好零件, 爛POWER、瓦數沒匹配好,日後不只會很不穩,連問題都不好查..., 嚴重時還會燒零件,可能整台壞光光。 而完原全不升級的情形下使用的機器,需要保留升級的電力嗎? 若是做了不需要的的升級保留,只是浪費錢的,到底要抓多少才對 ..., 只能說沒有一定或絕對的答案,完全看用的人的環境 ...。 有人會抓 350W,因為中低皆的配備,多數OK,然後一些低皆的配置 若要升級也可勝任,重點價格上也比較能接受。 因此我所製作的【電源供應器計算表】,才會有具有一種留開放輸入的功能, 要預留多少升級電力+退縮電力,甚至用安全負載等幾種方式,來做 為一種預留電力的方式。 還有做這個表的真正目的是,萬一沒有網路的狀況,也是能估算的。 |
|
![]() |
送花文章: 37855,
![]() |
![]() ![]() |
|
|
![]() |
||||
主題 | 主題作者 | 討論區 | 回覆 | 最後發表 |
疑問 - 請問大家有關三套OS裝在同一電腦上面的問題 | lutunhsiang | 一般電腦疑難討論區 | 6 | 2008-04-14 10:01 PM |
請問一下關於"電源供應器"的問題 | 阿凱 | 硬體疑難使用問題討論區 | 7 | 2004-06-09 11:57 AM |
電源供應器的問題?? | welson | 硬體疑難使用問題討論區 | 9 | 2002-12-13 11:07 P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