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只賺 50、一兩百 嗎?
像光華那些一個店面請N個員工
使用推銷員制度
賺多少就分紅多少
再扣除租金電費什麼的
那老闆還賺什麼東東
確實有些店面
使用以量獲價的手法
但這卻是高風險的手法
只要一不小心今日跌出進貨價,那真的就
不是沒賺頭的問題而已了
(對淘汰率高的高價商品又不能放著慘賠)
但一般人只能這麼想
如要減低風險那該如何是好呢
方法有
聯合進貨 壓低成本
(本身就擁有多家連鎖店面那就更好辦了)
第二種方法就是
契約式論價與推銷
轉嫁風險
談的來風險還可由上游來負
(比如原本近萬元的單一零組件一下就跌個半千元,這個方法還有很多應用手法...)
再來還有
跳過盤商的手法
(要做到這點比較難,因為代理商是商場學的機制裡的重要一環)
由此可知
契約式論價與推銷
是比較好的方法
不過不可能每項商品都可這麼辦
所以要商品多樣化
就像大賣場
某些東西是吸引用
最好是東湊西湊讓客人能在你的店面一次購足
截長補短
(所以有些店會讓人覺得你很不被看在眼裡
因為...你只買一樣東西,而且是他用來作釣餌的商品...)
總之資本大能作的選擇會比較多
但
台灣的商場文化(別的國家我不知)人之交往 卻也有很大的比重
所以要開店 網住人才 培養通路
就變的相形重要多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