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 古里特
恕刪
我想替老人家說點話
你紅字的部分是你所有論點的大前提
但是這一卡車的低分錄取生是如你所說他願意念?
還是被父母逼著來念大學?還是嚮往著大學多采多姿的糜爛生活?
若是這些人真的是有學習的意願,你的這個大前提成立
才會有你以下的論點
我想說的是
站在第一線教育界的人
感受永遠會比我們這些旁觀者來得深刻、來得真實
|
低分代表什麼呢?
所謂低分,至多代表「學習成就低落」
而所謂學習成就低落≠不愛學
請問您,中學您學些什麼課程?國文英文數學物理化學歷史地理生物地科點點點點點
請問您,從以前的聯考到現在的指考,考了些什麼?國文英文數學物理化學歷史地理生物地科點點點點點
有沒有哪次聯考問你應該如何養肥一頭牛?
有沒有哪次指考題目是畫出一幅漂亮圖畫?
有沒有哪次學測考你日本文文法時態如何?
我要表達的是:大學聯考/學測/指考/統測,考的科目不是每個人都有興趣,也不是每個人都讀得來。他至多是一個指標,但不是絕對的指標。
為什麼教育改革要弄到多元入學方案?不外乎是想要讓那些有特殊才藝的人,有另一個展現的舞台(至於那些衍生出來的弊端暫不在此列討論中)
事實上,只要這種全國性的,統一性的考試存在,台灣的中學教育就永遠叫做升學主義掛帥,教學方式95%以上還都是填鴨式教育,根本不可能徹頭徹尾改變。家長觀念不可能變,教師觀念不可能改,學生觀念更是根深蒂固。
***
老實說我高中成績也是爛得一蹋糊塗,英文數學三年都補考,名次永遠在學校的倒數第一二名,不過我大學唸到我喜歡念的科系,以當時我在班上的成績,還挺多人羨慕的。(當然,一個科系裡面也還是有我擅長與不拿手的科目,不是所有的科目我都最好的)
***
借用您的最後一句話
只有走出那些制式教育,進入大學殿堂而開擴出另一番天地的人
感受永遠會比我們這些批評者來得深刻、來得真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