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單個文章
舊 2009-01-15, 05:47 PM   #1
ppp0600
長老會員
 
ppp0600 的頭像
榮譽勳章
UID - 19602
在線等級: 級別:72 | 在線時長:5508小時 | 升級還需:113小時級別:72 | 在線時長:5508小時 | 升級還需:113小時
註冊日期: 2002-12-30
住址: 混亂地獄
文章: 10281
精華: 0
現金: 1 金幣
資產: 232048398 金幣
預設 讓3600消費券發揮5倍效果

郵件收到的,各位覺得如何呢?

如果要唉聲嘆氣不如做點事情

買台灣製造 救台灣經濟
讓3600消費券發揮5倍效果

如何用3600消費券拯救台灣經濟(一個小企業老闆的觀點)

金融海嘯席捲全球,各國經濟無一幸免,當各國政府紛紛提出救市方案的同時,馬政府提出3600消費券方案,不管您認不認同這一個方法它已成定案,我們能做的也只有花掉它,希望它能如官員所言達到預期效果,但是如何利用少少的3600消費券,達到振興台灣經濟效果其實是有方法的以下是小弟的一點淺見。

1.一定要買台灣製造的好商品: ! 例如:家電,鍋具,3C產品,衣服,因為這些產品可將您的3600消費券發揮3~5倍效果,當您購買一件台灣製造產品3600元店家可能賺600元,另外3000元向大盤商進貨,大盤商賺300元在用2700元向工廠下單,工廠賺500元後,利用2200元向材料商買材料生產商品,材料商賺200元後又同原料生產商下單原料2000元,原料生產商賺300元後才向國外原物料廠買進原始物料1700元後加工出貨,這樣國內最少經過五層次消費,國內總營業額變成為13500元國外1700元,總利潤為1900元,其中還不包括各工廠的商品運輸,工人薪資 餐食 店舖租金...等營業額及利潤,所以別小看了3600消費券。

2.不要買進口貨(尤其是韓國貨):按照上述商業模式,進口商品國內總營業額只有6600元國外7300元,國內總利潤為900元,經濟規模只有國產品一半不到,況且相同商品是互相競爭的,多賣一台韓國手機就可能少賣一台台灣手機,少賣100台台灣手機就有一位台灣工人失業,3600消費券是我國舉債推動,當然應該用在台灣不該流出外國,尤其是韓國對我國產品非常不友善,最近韓國DRAM廠利用韓幣貶值優勢加上韓國政府背後支持流血舉債賠錢賣DRAM,唯一的目的就是要將台灣DRAM廠擠倒,相同的戲碼在液晶銀幕.手機,汽車,衣服,鋼鐵,造船各種產業上發生,您可能認為這就是自由經濟,可是韓國政府保護國內市場可就是不講道理,您知道嗎有韓國部長因為抽洋煙下台,韓劇裡面要是! 出! 現進口車要將LOGO遮掩起來,用這樣方式韓國人被教育成仇視使用外國貨的人(除非韓國無生產)所有的飯店和公共場合所使用電視不是LG就是三星,看看別人想想我們身為台灣人真該團結。

3.消費券一定要在一般商店消費:因為這一波經濟不景氣傷害最大的就是一般商店,它的資本小沒有大財團支撐只能在區域性服務在地客戶,開一家大賣場附近可能要倒閉50家超市及電器行,但是每一家商店都有一個老闆加二位員工,他們的消費能力加起來絕對超過一位大老闆加上100位員工,況且財團發生危機有銀行及政府疏困,那一般商店就只能靠我們這一些街坊鄰居了,所以要善用您的3600消費券。

4.一定要把消費券短時間使用完畢:政府規定使用消費券可到九月份,時間還是太長,3600消費券方案是促進消費並不是救濟,是要在目前如一池死水的國內市場,投下一顆金錢巨石好掀起需求波浪,讓國內市場產生經濟流動,如果時間拖太長就像分批投下小石頭效果將大打折扣。
ppp0600 目前離線  
送花文章: 26729, 收花文章: 7696 篇, 收花: 38399 次
回覆時引用此帖
有 22 位會員向 ppp0600 送花:
a471 (2009-01-21),anan6608 (2009-01-17),andycop (2009-01-30),anotherlevel (2009-01-22),cara551977 (2009-01-16),chenhan2603 (2009-01-18),Dimo Chen (2009-01-15),getter (2009-01-24),grc45 (2009-01-15),K22514 (2009-01-19),kedey0660 (2009-01-16),KL-iris (2009-01-16),lardisign (2009-01-15),magicwoo (2009-01-16),max0551 (2009-01-16),netboy (2009-02-11),qdenise (2009-01-15),quasar (2009-01-21),rainfire (2009-01-16),take5 (2009-01-21),微微的風 (2009-01-25),放下是真功夫 (2009-01-18)
感謝您發表一篇好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