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業率是落後指標嗎?
去年的金融海嘯席捲全球,世界各國的股市到去年年底前都是持續崩跌的!不過,最近的急單效應感覺似乎企業的營收不再下滑,甚至月增率大增!於是,感覺景氣已經到谷底,從年初開始股市大漲已經三成,有的已經漲了數倍,去年的悲觀似乎已經煙消雲散,這裡只是想釐清兩個想法!
其一、成長率的迷思。所謂成長率,是和一個基準相比,例如去年體重五十公斤,今年六十公斤,那麼胖了百分之二十((60-50)/50=20%),這個我想大家都知道。現在問題來了,放在企業營收報告上,如果一個企業以往營收都是一百億,去年衰退四成,只剩下六十億。之後我們的基期就換成六十億,如果,一月六十五億,那就成長8.3%((65-60)/60=0.0833),二月營收八十億,月增率是23%((80-65)/65=0.2307),企業大幅成長!但是如果和去年相比仍然大幅衰退百分之二十((100-80)/100)!所以月增率是短期,還是要和年增率相比!再者,要回到正常水準似乎還有一大段路。
另外,營收的成長也要考慮營收的產品組合,以往營收可能是高毛利的筆電,但如果營收的成長如果主要來自毛利低微的山寨小筆電,那麼,營收成長的背面就非常危險了。
其二、就是本文要討論的,失業率是落後指標嗎?最近常常聽到這種說法,他們說景氣的谷底伴隨著大量的失業率,可是開始翻揚的時候失業率還是大的,所以,失業率是落後指標。然而,並沒有相關的實證研究(Empirical Research)說明。可是,我站在會計的立場來思考,如果一企業因為衰退而裁員,那麼釋放出人力,使的失業率上升。不過,此舉也使得企業的產能下降!本來可以做一千萬的訂單,現在只能作八百萬。除非企業訂單回復到一千萬,把人力雇用回來,也就是失業率降回去,否則,景氣不可能回到從前!所以,按理景氣和失業率應該是雞生蛋,蛋生雞的問題。當然,這也是我自己想的,一樣沒有相關的實證研究說明。
虎爛經濟觀點,看看就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