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 古里特
如何拒絕別人,真是一門學問
要如何適度幫助別人,更是一門學問
別太熱心幫助他人
|
「誠實的對待自己」是上策。
通常,我們釋出的善意,都不是誠實面對自己的結論;
而是... 價值觀的產物...
當我們被自己的價值觀拉扯的時候,我們時常忘了... 自己才是自己的主人,
而卻不明白自己所擁有的價值觀;
往往祗是一堆從小到大所纍積出來;而從不曾花時間犛清過的混亂概念。
這個情形使得我們活在拉扯、衝突不斷的思維中;
進而影響到我們的行為、與人的互動、人際關係... 與情緒、事業和健康,
這,就是「內在世界的外在投射」;亦即「裡面怎麼樣;外面就怎麼樣」的成因。
偶爾,我們遇到了比較體諒我們的人,我們就覺得舒服;
偶爾,我們遇到了不願容讓我們的人,我們就覺得難過。
日復一日,周而復始;
最後又形成了新的價值觀...「助人很難」;甚或「別太熱心幫助他人」...
阿古,其實我們的世界真的是可以操之在我的,
祗要每當那個不舒適的感受上來時,讓自己儘可能的先停下來,
停止給出回應,包括情緒的、言語的;當然還有行為的。
先和自己相處一下;感受一下自己當下想要什麼;不想要什麼,為什麼...
然後再花幾分鐘沈澱一下,給自己的心情一點兒緩衝,再給出我們的回應...
可以的,我們是可以醬子做的。
為了得到進入這個過程的機會,我們很可能有必要先告訴對方;
「真抱歉,可否請您給我一些時間想一想,之後我再答覆您,先感謝您了!」
當然,這兒有一個關鍵,就是當我們感受到那份來自於雙方互動的壓力而不舒適時,
我們常不小心就把茅頭指向對方,這是行不通的...;
您知道的... 釀子是不會增益我們的回應能力的。
這時候有一句話,挺有用的;
「其實我...」;
(而不是「幹...」)
前者與後者的差異在於;前者將重點放在自己的身上;後者將注意力放在對方的身上。
當能量被放在對方的身上時,我們就錯過了我們自己成長的機會,不是嗎?
阿古,我衷心的相信;您的未來已經充滿了無限的美好,恭禧您!
先為您命中注定的美好前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