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琪大引用的食獅文
是趙元任先生,在1930年代著作的"施氏食獅史"
趙先生在寫這篇文章,有其時代背景
那時的國民政府,面臨中文音譯標準定規之時,各方意見分歧
趙先生堅決反對以拉丁音,注譯中文,主張以羅馬併音注譯
於是寫了這麼一篇以"食"音為主軸的文章
此文章如以拉丁文注音時,實在無法分辨所言為何字
詳細內情,請看
施氏食獅史<----有興趣請點選看內容
小Q談到有二句怪怪的
這就如同小弟在昨天水區的發文一樣
當文章有些地方讀不懂或讀起來不合理時
就要.......斷句
只要斷句正確,疑惑就可迎刃而解了
氏視十獅恃矢勢
這句,應斷句為....
氏視十獅.....恃矢勢
分成二句就可以看懂了!
合成一句時"恃矢勢"的主語是"獅",分成二句時主語就是"人"了
在此.....小弟還是要說句公道話
這文章的"原作",其實不是......趙先生
天下文章一大抄,這也沒什麼希奇!
"施氏食獅史"有很多的版本
小弟在小學的時候,就已經會背這文了
不過內文有許多不同
石室詩士,詩史施氏,嗜獅,誓食十獅,時適市視獅............
這文是清代名儒所撰
趙先生,做了一些修改和潤飾
因為小時就已熟背,到現在還能一字不誤的錄下原文
待有空時,再替這文尋根吧!
趙元任先生在當時一共撰了二個同音文
另外一文是以"幾"音為主軸的同音文
有興趣的同好,也可以參考看看
季姬擊雞記
季姬寂,集雞,雞即棘雞。棘雞饑嘰,季姬即箕稷濟雞。
雞既濟,躋姬笈,季姬忌,急咭雞,雞急,繼及几,季姬急,即籍箕擊雞,箕疾擊及伎,伎即齏。
雞嘰集几基,季姬急極屐擊雞,雞既殛,季姬激,即記《季姬擊雞記》。(78字)
白話譯文:
季姬感到寂寞,搜集了一些雞來養,是那種出自荊棘叢中的野雞。
野雞餓了叫嘰嘰,季姬就拿竹箕中的小米喂它們。
雞吃飽了,跳到季姬的書箱上,季姬怕髒,忙叱趕雞,雞嚇急了,就接著跳到几桌上,
季姬更著急了,就拿竹箕為趕雞工具,投擊野雞,竹箕的投速很快,卻打中了几桌上的陶伎俑,陶伎俑被打得粉碎了。
雞就躲在几桌下亂叫,季姬一怒之下,脫下木屐來把雞打死了。
想著養雞的經過,季姬激動起來,就寫了這篇《 季 姬 擊 雞 記》。
實話實說...還好...尊敬的趙先生已作古多年,應該不會告小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