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 grc45
|
全球防衛誌 252 期(2005年8月)
新世代超級塑膠蟲在天
美國海軍的新戰馬:F/A -18E/F超級大黃蜂戰機
全文:http://www.diic.com.tw/mag/mag252/252-56.htm
引用:
作者: grc45
CF-18 大黃蜂 整合防衛系統 概述
經戰鬥證明 CF-18 大黃蜂戰機為雙引擎,多任務的戰術戰機。針對空對空與空對地的戰鬥任務轉換僅在彈指之間。加拿大的大黃蜂滿足了下列的形式的作業任務︰戰機護航,壓制敵方防空系統,偵察,前鋒空中管制,密切空中支援和全天候打擊任務。
為適合國情而改版的加拿大 F/A-18 噴射戰機特徵如下︰
﹡機身下置探照燈以利夜間視覺識別
﹡適應加拿大環境的求生設備
﹡多樣化的駕駛員座艙設局
F/A-18大黃蜂戰機已經部署並武裝服務於下列國家︰美國(海軍與陸戰隊),加拿大,澳洲,西班牙,科威特,芬蘭, 瑞典和馬來西亞。
1980年加拿大是第一個下訂單採購大黃蜂的國際客戶。該機經由不斷的改良與測試各項先進功能,如頭盔視讀系統、數據連結系統和電子作戰系統於 79 CF-18大黃蜂。該流程預計於2010年3月完成。
http://www.boeing.ca/ViewContent.do?id=39653
.
|
問題就出在連結內的第一個字;「
The Boing...」
http://www.boeing.ca/ViewContent.do?id=39653
波音是一家研發/製造「超大型傳統運輸機」的巨頭,從客機、貨機到運輸機,乃至於轟炸機,
前題是...「次音速」,若且唯若「次音速」;而且最好是在「傳統構型」的範疇內。
就如 JSF 專案中,其所設計的 X-32 就是古早貨的現代版,又不俱水平超音速飛行能力。
如何勝出?
自認 CAD/CAM 能力一流,但卻從不曾研製出任何一款「曾服役-超音速空優戰機」。
在醬子的背景下,併了麥道後,又能有多大的力度在處理極端複雜的 F/A-18 專案相關議題?
祗是把靈活的麥道的手腳給綁緊了而已。即使麥道有充份的 F-15 系列沿革經驗,
最後竟為了國會預算問題,在波音的強壓之下,向來手段靈活的麥道,
竟跟著美國海軍的說法:「這是 F/A-18 C/D 的改良型」辦事,
因而不實作原型機,其後果曾略錄於下文,因為「超級塑膠蟲」早已是全球軍迷的笑柄,
也是過度信任「計算流體力學」的教案:
http://forum.slime.com.tw/post1453716-1.html
最後,不知是否筆誤,瑞典是有名的戰機製造國,其 SAAB「龍式」、「AJ-37」、「JA-37」;
以及現役的「JAS-39」皆是當代名機,應不曾採用美製 F/A-18 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