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到學車,就便順談談人性的問題。假設條件是您就坐在駕駛座旁(當教車教練,車子當然就用您的),學車的人又分兩類,一類是朋友,另一類是親人。
當前者不管如何的不小心的犯錯,您大多會很克制(勉強的維持禮貌與尊重,有點虛偽做作之嫌),您此刻擔心的只是車子不要撞毀或不小心被交通警察逮到違規的部份而已;可問題來了,若學駕駛的人是您的親人,尤其是配偶等至親時,那種因天倫愛的嚴重關切,就會毫不保留的表露出來了,什麼話都會直接反應出來,比如危險、減速、壓線、太靠近路肩(車輪外表摩擦到混凝土)、換錯線、紅燈左轉、不察看後側死角、忘了打左右轉的車燈等時,就會因為親情的親密而特別的重視安全與後續的深度關切,甚至於因不耐煩而口出重言的訓斥說,你這麼這麼笨,老教不會﹗
很諷刺的是所謂的「朋友」就反而不會有這種特別的感情顧慮,只有表面短暫的關心,心理不會有負擔,這是在學院學心理學時所談到的。當時的我還同教授激辯朋友才是最需要「關切」的,不過這點在孩子們也在學車與考照時全部不攻自破,問了很多不同族裔的人,大家都完全如此,而且越親密的人越嚴重,如配偶就是個最明顯的例子。對於孩子的年輕與過度信任別人,他們總認為一切都很樂觀,所以開車時都很不經心,結果根據數據統計,所有的車禍肇事比例以年輕人居多,所以保險費最高。
個人教育小孩子們不要投機冒險過關,研究考官所勾選未通過的要求,並細看考官所加註的違規解釋,尤其是關鍵性的危險動作(如紅燈左轉),並好好的領略改進。身為父母,大家寧願自己的孩子們安全第一,至於被刷下來的應試者,真應該感謝這些活菩薩的公正判斷,否則,那種蒙混過關的人,遲早都要付出不可逆轉的代價。
相對的,對朋友您絕對不會痛徹心屝的本能反應的,人還是自私的,這就是人性;不信的話,且看很多人性的本能反應就知道,在危險關頭最關心的人還是親人。話說回來,若要練車而不想被過度關心的話,找第三方會是個折衷的方法,然而朋友與教車教練一樣,他們是提不出那種來自原始本能的愛,因為朋友隨時隨地都可結交,而親人只有一個,到底同根生者,較易吐露真言 - 毫無保留的摯愛。
若要親人自教學車的話,在言行上要很謹慎,就因為彼此太瞭解了,很容易觸踏到底線;過度關心卻換來了反目,這永遠不會發生在非親屬關係的人之身上;其關鍵區別就是愛﹗
.
此帖於 2009-07-22 11:40 AM 被 grc45 編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