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經多年的政治口水與2次政黨輪替
今日的台灣公民結構與自主思考、動能,已不同於過往的顏色、族群之分
政客是否過於推責?、有無吐實?,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思考角度
這次的災害是前所未見的嚴重,事後諸葛當然可以說得漂亮
在緊急當下,換成民進黨政府是否能比馬政府優秀許多,是未定之數
但民進黨對民眾的言辭上的安撫誠意一定會比馬政府好
現在看來馬政府在救災的速度是慢了些,
不知往後總檢討時期能為馬政府平反「救災不力」的事證有多少?
在現今國家剛從去年的統獨、族群、歷史...等議題剛歇息不久
兩岸闗係與外交政策也暫時穩定中求發展
馬英九下台後,接續的民進黨能不能以『中華民國』的格局與執政者的角度,
去思考種種內政、外交、兩岸關係、歷史、族群、兩蔣功過....等問題?
民進黨上台後,會不會又是另一對立、撕裂的開端?
此次風災,影響了數千人的生計與安危
極可能有數百人生命已驟然失去
若馬英九此刻不宜下台,此時內閣也不宜大幅更動
那一定要有層級甚高的官員請辭下台,負上政治責任
後續再觀察馬政府的災民安置、國土規劃、災後重建種種工程,還有國民黨內部的自治內省
台灣選舉很多
,民進黨怎麼垮的,國民黨就怎麼垮
================================
補充想法:
(剛看完東森的政論節目,偶最喜歡看這種務實討論的節目
)
如果民進黨能不以激進、狹獈的角度看待『中華民國』,
以務實包容的態度接替馬政府現有的種種政策,
換掉無法體會民眾苦楚、執行力低落的領導人,也是件好事
若從藍綠對立的角度.....那馬英九就不能下台,但職務需架空,
以目前的事證看來,馬英九真的只是擺好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