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論壇說明 |
|
歡迎您來到『史萊姆論壇』 ^___^ 您目前正以訪客的身份瀏覽本論壇,訪客所擁有的權限將受到限制,您可以瀏覽本論壇大部份的版區與文章,但您將無法參與任何討論或是使用私人訊息與其他會員交流。若您希望擁有完整的使用權限,請註冊成為我們的一份子,註冊的程序十分簡單、快速,而且最重要的是--註冊是完全免費的! 請點擊這裡:『註冊成為我們的一份子!』 |
![]() |
|
|
主題工具 | 顯示模式 |
|
|
|
|
#1 (permalink) | |
|
長老會員
|
引用:
風災造成的劫難是很多因素會集而成 我還是不懂為何『批評』會等同『責怪』? 『批評』馬政府救災不力、失職失能,是希望馬政府能做得更好、更快 如果馬政府團隊一直聽不到多數的批評聲音, ![]() 他們總自認完美無缺,永遠不知自己與民間期待的落差有多深 ![]() 卡崔那使布希飽受指責,殷鑑不遠 老實說,如果馬政府的神經不是無敵霹靂的粗,就該有警覺心 現在我也懶得說這些,最重要的是災區的重建與規劃 怎樣的重建方式對災民,對土地利用最好?這真的要靠專家的理性建議 ![]() =================================================== PS...最後發表點感想,絕無針對任何人,只是我這2個星期的觀感,不喜者就別往下看唄 是非對錯終將因時間有水落石出的一天 不希望台灣再度陷入藍綠、意識型態的內亂 就該在馬政府鑄下大錯前,踹醒它 ![]() 例如這次風災若大家都不批評,可以想見,馬政府會『狀況外』很久 ![]() 救災的進度與心態不如現在積極 若等到事證多到無法掩蓋馬政府的缺失,就等著被民進黨抓住辮子加以渲染 到時藍、綠雙方再度各擁其主,歷史不就又重演了。 ![]() |
|
|
__________________ 無所從來,亦無所去。 |
||
|
|
送花文章: 8155,
|
|
|
#2 (permalink) | |
|
長老會員
![]() |
引用:
今天就不是這種情形了 我們當然知道批評的意義 問題是我們的媒體好像永遠不懂 我其實很確定,一般政府所聽到的批評絕對不是你知道的那種 經過媒體所傳達出去的訊息,通常都是一堆狀況外的責罵 理性的批評在媒體上是沒人理的,所以政府永遠聽不到 所以我們的批評永遠跟進步絕緣 再說,並不是什麼人都能接近這些權力者 而能接近他們的人又不一定正直不阿 我想他們也不是沒有接受批評的肚量,問題是這個批評的質量呢? 批評跟抱怨總是不一樣的吧。批評跟惡搞也是不一樣的吧? 我們一般人也不可能長期當抗議者去尋求當權者的注意力 這種時候媒體是什麼樣子,就決定了政府會是什麼樣子 |
|
|
|
送花文章: 760,
|
|
|
#3 (permalink) |
|
管理版主
![]() ![]() |
批評政府是人民的權利與義務
不畏強權堅持正義的該是政府吧! 怎會變成是人民了呢?? 馬英九政府的無能 是出在他無法有效的處理民進黨的指責 總是被罵到滿頭包 如果反過來 國民黨如此指責民進黨 民進黨早就翻了天罵回去了!! 這就是馬英九政府的無能 無法強而有力的執政 反而成了毫無主見的鴕鳥 被人指責了就不斷的道歉 這樣的政府能做出什麼像樣的政績呢 劉兆玄理髮染髮 我就抖出那晚那些民進黨的政客都在幹嘛?? 那些南部縣市長都在做什麼 看看誰才是最糟糕的不愛民 一個災難就搞到總統行政院長整天在災區 這些該是他們該去做的嗎 難道我們的國家都沒有其他重要的公事了嗎 台灣真的是沒救了吧!! 高官被當成小官來操弄 地方官簡直成了村里長了 |
|
|
送花文章: 39317,
|
|
|
#4 (permalink) |
|
長老會員
![]() ![]() |
中央對地方要硬,地方對民眾要軟;甩掉那些虛偽的繁文縟節,不必學韓、日政客,逢變事就道歉,應挺直腰桿,作國家人民的中流砥柱,實事求是的去為民服務,這才是政府成立的目的;取之於民,用之於民。
領導團隊只要盡了力,就能無愧於心,根本不必在意風言風語;若有愧於心,則自當集體下台,不必屈膝討好那些政治登徒子;狼梟於外,君定於內,做人不必面面俱到(摒儒氣、揮鐵腕,當年的蔣經國不就是個好例子﹗),做事徹底盡職,運用政治智慧,取賢用才,盡全力而為之。 人民的眼睛是雪亮的,努力過後全民自有公評。 |
|
|
送花文章: 71895,
|
|
|
#5 (permalink) | |
|
長老會員
![]() ![]() ![]() ![]() |
引用:
就是因為有一些亂七八糟的事情 有著亂七八糟的政治圈 所以才會讓台灣社會亂象叢生,沒甚麼人願意做事情,大家都做表面功夫 因為殺人放火金腰帶、修橋鋪路無骨骸 這樣子有多少政治人物願意做事情? |
|
|
__________________ 幸福背後要付出的代價是非常非常大的 但人們往往只看到幸福的假象 卻沒想著該付出的努力代價 本是浮雲隨風飄 落下凡塵惹塵埃 我究竟還要走多遠的路才能獲得別人的認同 |
||
|
|
送花文章: 3755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