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論壇說明 |
歡迎您來到『史萊姆論壇』 ^___^ 您目前正以訪客的身份瀏覽本論壇,訪客所擁有的權限將受到限制,您可以瀏覽本論壇大部份的版區與文章,但您將無法參與任何討論或是使用私人訊息與其他會員交流。若您希望擁有完整的使用權限,請註冊成為我們的一份子,註冊的程序十分簡單、快速,而且最重要的是--註冊是完全免費的! 請點擊這裡:『註冊成為我們的一份子!』 |
![]() ![]() |
|
主題工具 | 顯示模式 |
|
![]() |
#1 (permalink) |
註冊會員
![]() |
![]() |
![]() |
送花文章: 204,
![]() |
有 9 位會員向 barrielee 送花:
|
![]() 感謝您發表一篇好文章 |
![]() |
#2 (permalink) |
長老會員
![]() |
![]() |
__________________![]() |
|
![]() |
送花文章: 30924,
![]() |
有 9 位會員向 Tracy 送花:
|
![]() 感謝您發表一篇好文章 |
![]() |
#4 (permalink) |
管理版主
![]() |
![]() 路過簽個名
說幾句話, 做好事是發自內心去做好事 如果是背後有什麼目的才去做好事 那是假的 也不會有什麼福報滴........ ![]() ![]() ![]() |
__________________![]() |
|
![]() |
送花文章: 7482,
![]() |
![]() |
#12 (permalink) |
長老會員
![]() |
![]() 少林武術與達摩並無關係
![]() ![]() ![]() 明代天啟四年(1624年),天台山紫凝道人宗衡造了一部《易筋經》,托名是菩提達摩撰寫的。為了神乎其事,宗衡又編造了兩篇序言,一篇是唐初名將李靖,序於貞觀二年(628年);另一篇是南宋初年名將牛皋,序於紹興十二年(1142年)。 李靖的序言說:達摩死後,留下一個鐵箱。僧徒們開箱後,發現內存《洗髓經》及《易筋經》各一部,都是用天竺梵文所書。《洗髓經》被慧可取走,已經失傳;《易筋經》雖存於少林寺,但只能看懂一小部分,於是僧徒們便「各逞己意,演而習之,竟成旁門,落於技藝,失修真之正旨。至今少林僧眾僅以角技擅名,是得此經之一斑也」。後來,經西天竺僧般刺密諦譯出,輾轉到了虯髯客手中。虯髯客又傳給了李靖,謂之「仙聖真傳」。 牛皋的序言則說,他在行軍途中,遇到一個游僧,自稱是岳飛的老師。游僧感歎岳飛「名雖成,志難竟,天也!命也!」他請牛皋轉送給岳飛一個小箱,內盛《易筋經》二冊,然後便稱西訪達摩師,飄然而去。不久,岳飛為好人所構,這部書就由牛皋傳了下來。 最初,《易筋經》只有抄本流傳。清嘉慶十年(1805年),有了祝文瀾的刊本。至道光三年(1823年),又有市隱齋刊本。咸豐八年(1858年),由少林寺傳出一本,改名為《衛生要術》。王祖源在少林寺住三個月,得到一本《內功圖》,一本《槍棒譜》,內容與《衛生要術》相同,他刪去「羽流邪說」後,於光緒七年(1881年)刊印,另定名為《內功圖說》。晚清諸種版本,在《易筋經》的基礎上,又補充了許多內容,一部分則剽自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徐鳴峰編的《壽世傳真》。 民國廿六年(1938年),吳圖南先生出版了《國術概論》,其中關於《少林拳史略》等節,亦沿襲舊說,稱「五拳之法,導源於達摩禪師之十八羅漢手」,又列表為「跋陀——惠光——達曇——達摩——惠可」的傳承系列。1988年10月出版的《新編少林寺志》也稱:「達摩來到少林寺,他主張『壁觀』坐禪……創造了十八手,這便是少林拳的雛形。」均屬耳食之談。 對於《易筋經》及李、牛二序,北京大學張傳璽教授在《少林武術與達摩並無關係》(刊於《光明日報》,1984年2月22日)的長篇論文中,已論辨其偽,對少林武術起源於達摩之說做了有力的批駁。 |
![]() |
送花文章: 1470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