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聊聊狂牛症吧!!
「狂牛症(Mad Cow Disease)」又稱「牛海綿狀腦病(Bovine Spongiform Encephalopathy, BSE)」,病原為變異性「普里昂蛋白(Prion)」(為許多動物體內自然存在之蛋白,正常形式之普里昂蛋白不會造成腦組織病變。),1985年在英國首度被發現。
「牛海綿狀腦病」名稱的由來,是因為受感染的牛隻,腦部會呈現像海綿一樣空隙的病變,並導致神經症狀如亂踢、走路異常,並呈現攻擊性等行為改變與運動失調現象,感染率約為十萬分之一,對養牛業來說是罕見疾病。
經由檢驗研究,發現變異性普立昂蛋白只存在所有年齡牛隻的扁桃腺和迴腸末端。30月齡以上牛隻的腦、眼睛、脊髓、頭顱以及脊柱。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管制感染規定,變異性普立昂(Prion)須使用134℃高壓蒸氣滅菌18分鐘以上,或是使用氫氧化鈉或次氯酸納溶液浸泡再加上高壓蒸氣滅菌處理,均可去除其活性,使其失去感染力。
可以算是人類的狂牛症==>庫賈氏病(Creutzfeldt-Jakob Disease;CJD),最初在 1920 年代被發現,其病理特點主要呈現於腦部,即大腦皮質退化產生空洞化,使大腦組織呈現海綿狀,又稱為海綿狀腦病(spongiform encephalopathy)。此疾病由變異性普立昂蛋白(prion protein,PrP)引起,不斷在神經細胞內複製堆積,造成神經元細胞壞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