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單個文章
舊 2010-02-08, 02:54 PM   #5 (permalink)
NKNK
長老會員
 
NKNK 的頭像
榮譽勳章
UID - 8676
在線等級: 級別:70 | 在線時長:5231小時 | 升級還需:94小時級別:70 | 在線時長:5231小時 | 升級還需:94小時級別:70 | 在線時長:5231小時 | 升級還需:94小時級別:70 | 在線時長:5231小時 | 升級還需:94小時級別:70 | 在線時長:5231小時 | 升級還需:94小時級別:70 | 在線時長:5231小時 | 升級還需:94小時級別:70 | 在線時長:5231小時 | 升級還需:94小時級別:70 | 在線時長:5231小時 | 升級還需:94小時級別:70 | 在線時長:5231小時 | 升級還需:94小時級別:70 | 在線時長:5231小時 | 升級還需:94小時
註冊日期: 2002-12-10
住址: “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
文章: 4591
現金: -2 金幣
資產: 26502156 金幣
預設 學而第一(下)

學而第一(下)


·幾個中國皇帝的例子


111【原文】子曰:「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 」

【註釋】其:他的,這裡指兒子,不是指父親。 沒:死去,與在」相對。三年:泛指多年。

【譯文】孔子說:「當他父親在世的時候,觀察他的志向,當他父親死去以後,觀察他的行為。如果他長期不改變父親的原則,可以說是做到孝了。」

【讀解】《中庸》說:「夫孝者,善繼人之志,善述人之事者也。」也就是說,所謂孝,就是要繼承先人的遺志,完成先人未竟的事業。這與「三年無改於父之道」的意思是一脈相承的。但是事與願違,不僅現代社會如此,就是在封建宗法制的時代,儘管父親有絕對的權威,也仍然有「訓有方,保不定日後作強梁」的現象發生。

我們再來看看這個孝是如何評定的。 「父在,觀其志」;從白話直接翻譯呢,就是父親活著的時候要觀察他的志向。 「父沒,觀其行」;父親去世以後就要觀察他的行為。而且「三年無改於父之道」,三年不改變他父親的行為原則,那麼「可謂孝矣」。這樣理解對不對呢?當然也對,但是太膚淺了。我們舉幾個中國皇帝的例子:宋徽宗當皇帝,北宋滅亡。怎麼會這樣呢?他的志不在當皇帝,他做一個畫家是絕對優秀的,會成為超一流的大師。但讓他做皇帝就不稱職了,不知道怎麼把他選來當皇帝了。明朝的天啟皇帝,下面有個魏忠賢大家都很熟悉,一個很壞的閹黨。那個天啟皇帝,對做皇帝他根本沒這個雅興,他是一個優秀的木工,皇帝中的魯班。你讓他做木工活,搞點建築設計、建築施工他渾身都是勁;但是要他看奏摺,他一見就頭疼,乾脆不管,讓他奶媽「奉聖夫人」管,最後就讓魏忠賢去管,結果把國家搞得很壞。所以,這就需要觀其誌了,我們在對待自己的子女的時候如何觀其志呢?像我們坐頭排的這位小朋友,自己在參加少兒讀經,覺得很舒服,今天把他父親都拉來學習,像這些孩子就很不錯。我們要觀其志,志在什麼地方?當然父之志和子之志未必一樣,老爸是學文的,兒子可能是學工科的;特別是在滿清末年的時候,八旗子弟哪個還有從政的機會呢?都送去留洋去了,有些就開始搞文藝。我們近代的一些文藝大家好多都是滿人,比如老捨啊、啟功啊,還有愛新覺羅氏的這個那個,很多都是書畫名家,還有一些是搞史學研究、哲學研究的,都改行了。因為局勢不一樣了,你不可能要求兒子與老子完全一樣。

「父在,觀其志」,如何評定一個青少年?父親在的時候,就要看他的志向,他的人生觀是在什麼方面確立的。 「父沒,觀其行」,父親故去之後就要觀察他的行為,這個是古代的事情,放到現在又應當如何理解? 「三年無改於父之道」,那麼就要聯繫到家族。以前是聯繫到一個家族乃至一個國家,這個父子關係可能是一個君主家族,或者是一個世襲的士大夫家族。因為孔夫子那個時代的家族都是世襲的,做天子的就是天子家族,諸侯就是諸侯家族,大夫就是大夫家族,士就是士家族,一般老百姓就是老百姓家族。這個是聯繫到家族的,當然也包括企業,因為現在家族企業也很多。從當年農村裡搞社辦企業開始,許多社辦企業如今都是家族企業了。私有民營經濟開始活躍以後,很多也成為了家族企業。這個也是涉及到家族企業乃至國家政策的穩定性、連續性的問題了,我們不能朝令夕改,我們的作風和政策都應該有穩定性。所以現在如何保持我們國家的穩定,並不是表面上看社會上有沒有人在那裡鬧事,關鍵還是政治的一種穩定,當然這種穩定是良性的,不是強制性的,硬要它穩定。所謂和諧社會是一種有機的,有生命的一種和諧,各行各業都很有朝氣的一種和諧,那樣才行。所以「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我們要從這樣的高度來理解。當然,三年之後,在原有的基礎上穩定下來之後,該改的也應該去改,該變的也應去變,一成不變也不行。


·「和」與「禮」的辯證關係

112有子曰:「禮之用,和為貴。先王之道斯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禮節之,亦不可行也。 」

【註釋】斯:此,這。節:節制,約束。

【譯文】有子說:「禮的施行,以和諧為貴。以前聖王的治理之道,好就好在這裡,不管小事大事都遵循這一原則。有行不通的地方,只知一味地為求和諧而求和諧,不用禮儀來加以節制,那也是不行的。」

【讀解】禮,在周敦頤《通書》裡說:「禮者理也。」合理的規章制度,合理的禮節才能稱為禮。在孔夫子的春秋時代,「禮」上及周公所製定的一系列等級觀念,人與人之間交往的各種規則。這些規則的作用是什麼?是一種和諧。它的可貴之處就在「和」字上,在和諧上。這個「和」,並不是你好我好大家好,這麼一種虛假的、客套的和氣。它是整個社會渾然一體的、有機的一種和諧。比如我們自己的眼耳鼻舌身,我們的五臟六腑,它們是否和諧的處在一起?眼睛和耳朵吵不吵架?手和腳會不會打架?會不會爭誰的功勞大?手說:碗是我端的,飯是我送到嘴裡去的;腳說:我不走到餐桌前去,能吃到飯啊?眼睛說:我不看著,筷子也遞不到嘴裡;五臟六腑說:我們不給你消化,不提供能量你能管事嗎?但是五臟六腑又是渾然一體的,天然的和諧。如果不和諧,對不起,就只好送到醫院裡去。通則不痛,痛則不通,痛起來就有麻煩了。
 
「禮之用」也是這樣的一個社會整體,就像我們人一樣,五臟四肢百骸構成了一個社會整體。這個整體需要一種和,就和中醫講求陰陽二氣、奇經八脈之氣要流通和諧一樣的;氣血運行周遍無障礙,這個無障礙就是和。和為貴,如果不和,那麼社會矛盾和麻煩就出來了。所以我們看這個禮不能簡單化,因為禮實際上就和人的生命一樣,運行著的無障礙狀態就叫做禮。 「先王之道斯為美」,先王之道是什麼?為什麼先王要製定禮樂。在堯舜禹時代就有關於道統法統的所謂十六字秘訣:「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這個就叫先王之道,所以堯舜禹相傳,文、武、周公到孔夫子,直到宋明理學家說,道統、法統就在這十六字口訣裡。這個就是先王之道,先王之道斯為美,落實到這裡就是「禮之用,和為貴,先王之道斯為美」,就落實到「和為貴」三個字上了,「和為貴」是什麼呢?就是社會生機活力最佳的一種表現形式,這個就是先王之道,這個也是中國歷代政治的最高理念。

我們想一想紫禁城裡的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哪一殿離得開「和」呢?為什麼?因為「和為貴」嘛,《易經》乾卦裡說:「保和、太和乃利貞」。它都是需要一個「和」字,生命離不開和,社會離不開和,家庭離不開和,企業離不開和。離開了這個「和」字呢? 「和」字的反面就是一個「死」字,這個「和」還不僅僅是生活那個「活」,是和諧。不和諧則病,再厲害一點就是死。這個和為貴,斯為美,而且是小大由之。國家的大事也好,家庭的瑣事也好,都浸透了這種「禮之用,和為貴」的精神。所以在《大學》裡說:「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這個同樣是大小由之,不管是天子還是庶民。所以我們無論在大事還是小事上都以和為貴,你真正「和」字入了骨了,就會做到前面所說的孔夫子的溫、良、恭、儉、讓。溫良恭儉讓所透出來的就是一個和氣嘛。具備了這樣的品格,你去當乾部,不管是去中南海還是去部委、省廳,哪怕是一個縣上、地方上,不管你居高位還是怎樣,你都充滿了和氣;哪怕你在辦事處做一個一般的工作人員,你還是充滿了和氣;你是個平頭老百姓,在大街上做個義務交通員,你還是帶點和氣啊。所以大小由之,具備了這個你就無礙了,幹大事你也和,幹小事你也和,你一身都是和氣,那樣多舒服呢!

「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禮節之,亦不可行也。」有的人懂得這個「和」字,知道走到哪裡都要和氣,要和善,以和為貴,一團和氣;但他沒有貫穿到先王之道,沒有入骨,他把這種和當成一種用,沒有歸體,只把這種和當做一種手段是不行的,或者當成一種膚淺的目的,也不行。 「知和而和」,知道了和的好處,處處都去和,不以禮節之,也不行啊。所以這個和還是有限度的,無論在當時的社會條件下,還是在我們現在的社會條件下都是一樣的,還是要「以禮節之」。一般的職工見了老總,和他一團和氣行不行呢?當然可以,但這種和是下級對上級的一種和。老總來了,慰問一下下面的職工,滿臉堆笑,紅包一發,他還是和啊;但他是「以禮節之」的,不可能和你像哥們兒一樣稱兄道弟、喝酒喫茶。所以「以禮節之」,就要各安其分,各守其位。上一節課我們反反覆覆說到這個位字,什麼叫禮,禮就是為位而設立,因位而有禮。你的地位如何,你的社會關係如何,離開了這個位又何從談禮呢?沒大沒小,沒尊沒卑的可不行。所以儘管和,但是要把禮看住,因為禮是為位而立,不然就亂套了。我們不可能讓手去走路,腳放起來吧?儘管手腳都是為我們的生命服務,而且服務得很周到,但你也不能亂來啊。讓耳朵識字,眼睛去聽音樂可不可能呢?不可能。 「不以禮節之,亦不可行也」。所以我們應該看到,在這個方面,儒家思想在體用上,是很到位的。哪些當為,哪些不當為;哪些在體上表現,哪些在用上表現,都是比較圓融周到的。孔夫子說:到了七十歲,「從心所欲,不踰矩」,他還是要以禮節之,要把這個守住。如果不守住,從心所欲也不行。

·怎樣煉出優秀的氣質


113【原文】有子曰:「信近於義,言可複也;恭近於禮,遠恥辱也;因不失其親,亦可宗也。 」

【註釋】復:實現。因:依靠。宗:可靠。

【譯文】有子說:「信譽符合道義,才能兌現諾言;恭敬符合禮法,才能遠離恥辱;任用可信賴的人,才會取得成功。」

【讀解】這裡又談到了信。信,是仁義禮智信的基礎,屬於五常。如果無信,那麼這五常就立不住,仁將不仁,義將不義,禮將不禮,智將不智了。所以仁義禮智都基於信,有了信這個基礎,才可以談義,也才近於義了。有了信之後「言可複」,什麼叫「可複」呢?就是兌現,人家才可以相信你的話。如果無信,那麼誰相信呢? 「恭近於禮,遠恥辱也」,一個儀態端正的人是把他的五官、四肢管理得比較好。眼睛不管好是要闖禍的,在一定的場合,你眼睛四處亂瞟,說不定會發生矛盾;你的嘴巴亂歪,手腳亂動,也會惹麻煩,何況你語言釋放不到位;所以「恭」就是把我們的眼耳手腳管住,使自己莊重、凝重。這樣的人無論到了哪裡,都不會有人來冒犯他。前面一段不是說,「君子不重則不威」嗎?重從哪裡來?從恭中來。有了恭敬之心,有了恭敬之態,威就在其中了,誰還敢來冒犯你呢?何況恭本身在人與人的交往之中就很合理,下面的人對上面的人「恭」是一種肅穆的、不放肆的儀態,是合理的;上面的人對下面的人「恭」 ,也是合理的,是對下屬的尊重;所以這個「恭」還有上下的區別,很微妙。但是你只要把這個「恭」字守住,就不會給你帶來恥辱。一般人沒有留意到這點,恭的對立面就叫放肆,一旦放肆了,就會給自己帶來麻煩。
 
「因不失其親,亦可宗也。」我們能夠信,能夠恭,那麼就近於信,而且能夠遠恥辱,就不失其親。不失其親是什麼呢?就是自己的環境,近的就是自己的親戚、家人;在外呢,就是朋友、同事;都可以看作自己的親,也就是親近的人,所以「亦可宗」也。為什麼呢?大家都歸順於你,都遵從於你、尊敬你。這個宗,在這裡就是歸順、遵從的意思。別人為什麼不尊敬你,為什麼不歸順你?乃至不遵從你,就是因為你無信、因為你放肆啊。一天到晚說話,麻煩多多,你怎麼會得到人家的尊重?你要想人家順從你又怎麼可能呢?所以平時個人的氣質怎樣錘煉出來?怎樣煉出優秀的氣質?確實很重要。如果你整天抱怨沒有朋友,或者感覺很孤獨,很孤單,走到哪兒去都不順心,就要想想自己在「信」和「恭」上是否做得好?做得好就不失其親,那麼親朋好友對你就很恭維、歸順,遵從於你。

·養成優秀的生活習慣


114【原文】子曰:「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 」

【註釋】就有道:接近德才兼備的人。 正:改正,修正。

【譯文】孔子說:「君子飲食不貪求飽足,居住不貪求舒適,做事勤敏而說話謹慎,接近德才兼備的人而改正自己,這樣就可以說是好學的了。」

【讀解】這是對自己提出的又一條要求,乃孔夫子聖人所言。 「食無求飽」,現在當然是很多人都食無求飽了,「三高」(指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的人,特別是女同志,為了保持自己的體態,吃飯只吃三分,都很自覺地遵守聖人的教誨了。但是想一想,我們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特別是過「糧食關」的時候,晚上做夢都在吃東西,吃了幾大桌也像沒吃飽一樣,那是處於一種飢餓狀態,就想求溫飽。但那個時候想求溫飽亦不可得,確實很艱難。古時作為一個君子就要食無求飽,孔夫子眼中的「君子」,一個是有德,一個是有位,才能稱君子,無德無位是小人。君子在以前都是大夫、諸侯之類。

現在物質條件好了,在成都,無論是哪家人,包括吃低保的,都有肉吃。農村裡的也都有肉吃啊,現在農業稅也免了,自己養的豬不像以前必須交到屠宰場,公家收一半,剩一半自己回去吃一年。自從改革開放以來,我們比較富裕了,整個社會的生產力得到了相當的發展,我們解決了溫飽問題,而且是可以不要吃得那麼飽了。我當年下鄉當知青的時候,農村裡不管是男女老少,幾乎可以說看不到一個胖子。而現在到了農村一看,胖子不少,為什麼呢?環境好了嘛。講這些都有點離題了,作為一個君子,我們追求的目的是什麼?我們生活的目的是什麼?難道還是追求一個吃飽飯嗎?所以現在誰要請我下館子去吃一頓,我還真是沒有那個雅興。我奉行的宗旨就是飯吃五分,酒飲三成。吃五成飽就可以了啊,吃那麼多反而不消化。為什麼食無求飽,居無求安呢?吃飽了,只想睡覺;居安了人就懈怠。

美國人做了一個實驗,把兩窩老鼠,一窩老鼠飽茶飽水隨便吃喝,一窩老鼠只給它三分口糧,每天處於飢餓狀態。結果吃得好的那窩老鼠,半年以後「三高」——心臟病、高血壓、糖尿病接踵而至,不到一年,這些養尊處優的老鼠都死亡了;反而是那些處於飢餓狀態的老鼠,養了三五年還健健康康的。我們試想一下這是什麼原因?生命的動力從哪兒來?一個人甚麼都好了就沒追求了啊。

我以前很佩服大慶油田的鐵人王進喜。王鐵人那條語錄我背誦了幾十年——「人無壓力輕飄飄」。我就覺得人還是應該有點壓力,應該接受一點挑戰,人要給自己製造一點困難,才能夠「苟日新,日日新」。天天都腹以飽,居以安,那還「新」得起來麼?動力都沒有了。 《易經》裡面就說「窮則變,變則通」,如果你很舒泰,很舒服了,你就不能求變。所以毛說:「窮則思變,要幹,要革命。」這個也是很在理的。所以我們一定要給自己製造一個警醒自己的對立面,美國也是這樣,他永遠要給自己製造一個對立面,製造一個威脅,提醒自己保持警惕性;日本人也是這個樣子。但我們中國呢,幾千年來都是老大哥,用拿破崙的話說就是東方睡獅。因為周圍沒有什麼強敵,除了北方的一些遊牧民族還能夠讓中央政府頭疼之外,東南沿海都是一些沒有威脅的小國。所以天朝帝國的思想根深蒂固,那些洋人高鼻子們來了之後還不以為然,還挖苦人家說;「看看你們,是哪兒來的啊?船上下來的,腳都打不直,彎腳丫子。什麼英吉利、法蘭西、西班牙、葡萄牙,肯定是編造些名字來欺騙我們,無非是想得到天朝的賞賜罷了。」真正到動起手來了才覺得人家確實厲害,惹不起。
 
只有在「食無求飽,居無求安」的情況下,你才有上進心,才有動力,另外要「敏於事而慎於言」。什麼叫敏於事?佛教裡邊,熟悉的人都知道,老和尚們經常敲打說:要有覺照力哦。我經常說一句口頭禪,腦門上要有個警察站崗,有站崗的了你才能夠敏於事。要對週邊環境有警惕性,不管是順境逆境,在上在下你都應該有一定的警惕性,特別在太平環境之中仍然要帶有一定的警惕性,要居安思危。想當年,1949年毛澤東進入北京城之後製定國歌,當時方案很多,幾百種,就像現在的奧運會吉祥物一樣,在上萬方案裡去選擇,後來毛澤東就選了《義勇軍進行曲》,他老人家的批示裡面怎麼說呢?他說:「安而不忘危,得而不忘失,存而不忘亡,我們今天勝利了,不能忘記我們民族苦難和奮鬥的過程。」所以他建議用《義勇軍進行曲》為好。他就是要讓我們保持警惕啊,我們在聽到國歌中「起來!不願做奴隸的人們!把我們的血肉,築成我們新的長城!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就是警鐘長鳴啊!我們能否使自己警鐘長鳴?在太平年代之中,在我們優哉游哉的生活之中,只有這種警惕性才能敏於事。很多人現在麻木了,被周圍的環境所麻木了。在機關裡八點鐘上班,十二點下班,成了一種習慣上的條件反射了,真正上班是做什麼都說不清楚。今天領導要來視察,明天要學習,都是一種應酬,應酬差事一樣的,那麼你能夠叫敏於事嗎?
 
我平時喜歡貓,只要不是太懶的波斯貓,把它放在屋子裡,到了晚上它敏感得很,耳朵眼睛非常敏銳,哪兒有一點響動,耳朵就立起來了,像雷達探測器一樣,一下就掃瞄過去鎖定了目標。而我們現在在生活中能否做到敏於事呢?我們身邊發生了些什麼事?哪些與自己有關?有些人庸懶成習,明明與自己有關卻視而不見,過一段時間遭殃了才後悔,早知今日,何必當初?當初為什麼不敏於事呢?所以「敏於事」三個字看起來簡單,其實蘊涵了很多道理,包括你整個的生命力、智慧力、洞察力,對環境的適應能力、對環境的觀察能力,全在其中。進門看臉色,出門看天色,如果你這點都不知道,那麼你的腦子一定是沒有多大用處的。

 「慎於言」,為什麼要慎於言呢?我們每天與人與事打交道的時候,我們說什麼?怎麼說?說到什麼程度?怎樣使自己的語言恰倒好處呢?所謂「病從口入,禍從口出」,用《易經》裡面的話說,就是:「言行,君子之樞機。樞機之發,榮辱之主也,……可不慎乎?」在這裡孔夫子談到「慎於言」,也就是說我們平時一定要掌控好自己的語言,使自己的語言有的放矢,恰到好處,不要胡說一通,這樣才會讓自己覺得有一定的安全感。此外還要「就有道而正焉」,什麼叫有道?就是有修養、有修為、有知識、有學問、有道德的人,我們應當經常親近他們,來調理我們自己的身心。就如同前面所說的「賢賢易色」,賢賢易色就是就有道而正焉,這兩者是同一個意思。我們能夠這樣來對待自己的生活,料理自己的生活,用子夏的話來說,就叫「可謂好學也已」,這樣的人才是真正好學的。但是這幾條中哪條與「學」有關係?我看放到而今的大學裡面,可能沒有哪個專業是講這個的,不信你看川大哪個系裡邊是在講「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沒有!但是子夏卻說這是「好學」,不僅僅是投入,而且是善於學,這個「好」字的意思就是善於。我們再來仔細感覺一下什麼是學:四書裡面第一篇就是《大學》,也就是修身,變換自己的氣質,這些都是學問,而且是大學問,是最大的學問。我們把《論語》看完了就知道,其實《論語》都是圍繞著這些語句轉的。

·安貧樂道與富而好禮


115【原文】子貢曰:「貧而無諂,富而無驕,何如? 」子曰:「可也。未若貧而樂,富而好禮者也。 」子貢曰:「詩雲:'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其斯之謂與? 」子曰:「賜也,始可與言詩已矣!告諸往而知來者。 」

【註釋】諂(chǎn):巴結,奉承。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見《詩經·衛風·淇澳》。這兩句詩有兩種解釋:一種認為切、磋、琢、磨分別指加工獸骨、象牙、玉、石頭為器物的工藝,引申意義則指學者做學問和修養自己離開了切磋琢磨就不能成器。另一種解釋則認為切、磋是指加工牙骨的工藝,切開了還得磋(銼平);琢、磨是指加工玉石的工藝,琢(雕刻)了還得磨(磨光滑) 。引申意義則指學者做學問和修養自己要精益求精。從本節上下文的意義來看,宜作精益求精的理解。其:大概,表示推測的語氣。賜:子貢的名。諸:之。

【譯文】子貢說:「貧窮而不去巴結人,富有而不驕傲奢侈,這種人怎麼樣?」孔子說:「可以,但不如貧窮而歡樂,富裕而好禮的人。」子貢說:「 《詩經》上所說的切磋琢磨,精益求精,大概就是這個意思吧?」孔子說:「賜呀,現在可以和你談論《詩經》了,因為告訴你一件事,你已經可以領會未告訴你的事,舉一反三了。」

【讀解】子貢也是孔夫子的優秀門人之一,他向孔夫子匯報自己的學習心得,說:貧而無諂,富而無驕,一個人的修行達到這個層次又怎麼樣呢?孔夫子說:可以!先肯定了他這兩條。 「貧而無諂」,但很多時候,貧和諂往往是聯繫在一起的。就像我曾經說過的,有些朋友,有一定職位的,平時在下屬面前,趾高氣揚,不可一世;有一天上級領導來了,那副尊容一下就變了,老爺子變成孫子輩了。有些人平時在窮人面前做出不得了的樣子,但是大老闆來了,腰馬上就彎下去了,說話的態度也不一樣了。我們可以仔細觀察一下周圍的環境,觀察一個人對上對下,對貴對賤的那種反差,看了之後心裡恐怕都要打寒戰,簡直令人作嘔。試想一下,倒退二三十年,我們大多數人不都很窮嗎?是不是諂呢?阿諛奉承,巴結上級,討好賣乖,有沒有這些行為,有沒有這些動作?孟夫子說「貧賤不能移,富貴不能淫」也是指這方面。所以「貧而無諂,富而無驕」是人的基本修養。

達到這種修養的人,就像《呂氏春秋》上所說的那樣:「窮亦樂,達亦樂。所樂非窮達也,道得於此,則窮達一也。」孔子也說:「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論語·述而》),顏回「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論語·雍也》),都是這種修養的體現。

「富而無驕」,有的人有錢了,就了不得了,做出有錢人的樣子:我今天要施捨點給你。這樣驕不驕呢?驕了不好的,像某明星一樣,天下第一富婆,最優秀的演員,第一大款,結果給自己埋下禍端,所以驕不得,驕兵必敗。孔夫子就說:貧而無諂,富而無驕,達到這種程度也是很不錯的了,但是應該再提高,提高到什麼程度呢?貧而樂,富而好禮。我們也看到一些人貧,他們不諂,對富人卻懷著一種憤恨心、嫉妒心。看到人家有高級汽車,就把人家輪胎的氣給放了;看到人家住別墅,就用石頭把人家玻璃砸了之類的。見到富人了還要甩甩中指,吐吐口水,他也不諂,但這是一種憤世嫉俗的心態,這樣很不好,那應該怎樣呢?貧而樂!安貧樂道嘛,用《中庸》裡的話來說:「素富貴,行乎富貴;素貧賤,行乎貧賤」;要樂在其中,要在貧賤之中保持自己的本分,保持自己的本懷。樂什麼呢?樂道。道不是有錢人的專利,往往是窮人的專利。人有錢了,富貴了之後,哪兒還會想到「道」呢?所以孟夫子說:「生於憂患,死於安樂。」有這樣一種必然性,安樂的人,富貴的人,子孫都難保昌盛。他沒有奮發的動力了,老是想著,反正父母給我留了億萬遺產,我躺著吃,子子孫孫都吃不完的,還需要發什麼奮呢?窮人的孩子就不一樣,他自己去掙自己的前途,如果不努力,永遠都只能在山裡面打豬草,那樣的日子是沒指望的。中國宋朝以後的科舉,金榜題名的大多是窮人家的孩子。因為有宋一代,教育都比較普及,並不是有錢人家的孩子才能上學。為什麼呢?那個時候義學很多,寺廟裡面都有辦義學,有錢人做好事也要辦義學,像范仲淹也是在廟裡讀書,廟裡吃飯培養出來的,結果成了北宋第一名臣。蘇東坡家裡又有多富裕呢?也不是官宦子弟,他的父親用現在的話來說,不過是一個城市貧民,不是高乾子弟,不是富翁員外,但兩兄弟三父子都是進士及第。他們為了改造自己的命運,窮則思變,所以貧而樂道。
 
富呢,就要好禮。因為富貴容易腐朽,腐朽就忘乎所以了。所以富而好禮,才能像剛才所說的「敏於事」。好禮的人往往是敏於事的,不敏於事的人絕不好禮。善於分析、善於觀察、善於應變就叫做「敏於事」;而善於分析、善於觀察、善於應變的人恰恰就禮在其中了,所以富而好禮是這樣子引申來的。
 
子貢聽了孔夫子的這番話心領神會,於是向孔夫子匯報說:「詩雲'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謂與?」我們經常說遇到事情要切磋、琢磨,切磋琢磨一下之後就胸有成竹了。以前磨玉石,刻象牙是需要打磨的,所謂「玉不琢,不成器」。我們來仔細看看前面這幾句話與「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有什麼關係? 「貧而無諂,富而無驕;貧而樂,富而好禮」這幾句為什麼一下就扯到「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呢?實際上子貢和孔夫子本來就在切磋,就在琢磨了。另外,從「貧而無諂」到「貧而樂」也是一個琢磨的過程,也是一個切磋的過程。為什麼呢?這是一個提升,一個質的提升、品位的提升,用現在的話來說,是一個附加值的提升。所以孔夫子表揚他說:「賜也,始可與言詩已矣!」孔夫子表揚可以言詩的人是很不容易的啊,因為《詩》中是有微言大義的,《詩》經過孔夫子的整理之後內容是非常深厚的,並不是我們現在所看到的白話《詩經》那麼淺顯。這樣才可以言詩。
 
「告諸往而知來者。」通過以上的對話,孔夫子才說,子貢現在已經有資格學習和研討《詩經》了;因為你能夠舉一反三,就能夠發揮了。為什麼呢? 「告諸往而知來」,這句話在《論語》裡還有「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溫故而知新,過去、現在、未來,怎樣把它連成一氣?這些我們應該好好的琢磨琢磨,下來之後可以切磋切磋,把學習《論語》的感覺深化一下。

·別人不瞭解自己怎麼辦?


116【原文】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

【註釋】患:憂慮,怨恨。不己知:「不知己」的倒裝句。

【譯文】孔子說:「不憂慮別人不瞭解自己,只憂慮自己不瞭解別人。」

【讀解】 這條又回應了前面的「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不患人之不己知,這是一個倒裝句,就是人不知己。就是說,我們不要一天到晚地去說人家不瞭解我,為什麼人家不來瞭解我?我這麼光榮、優秀的人,為什麼人家不知道呢?不要去著急,不要去考慮這些事情,你要著急什麼呢?要著急自己不知道別人啊!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首先要知人。不要把你自己暴露在外嘛,我們現在很多人都喜歡學《鬼穀子》,《鬼穀子》搞陰謀術是很厲害的,你自己躲在陰暗面是很舒服的啊,可以藏在黑屋子裡面觀察別人。人家整天把你像看模特一樣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了你反而有麻煩了。要想處在安全地帶就少讓人家瞭解你,被別人瞭解多了並不是好事情。不要考慮自己是否是為人所知,但是你卻要考慮你是否知人,你周邊的環境你是不是瞭解,週邊的人事你了不瞭解,環境變化的微妙之處你清不清楚?如果你清楚,你就了不起;如果不清楚,你就很可能陷入危險之中了。你的眼睛是黑的,耳朵是聾的啊。人家知你,知你什麼呢?患人不知己,無非是想撈一點名罷了。但名是一把雙刃劍,有可能給你帶來好處,也可能給你帶來麻煩;如果你名不副實,那麼麻煩還大著呢。

所以這裡講的就是對自己名譽的一種感覺,對自己智慧的一種感覺。不患人之不己知,你不要去多考慮自己如何如何;就像我們書院一樣,去考慮書院應該如何擴大影響、擴大聲望,我認為都沒有很大必要,不患人之不己知嘛。關鍵是「患不知人」,如果我們不瞭解國家的大環境、大方向,我們在這裡亂說一通,就會自己給自己惹麻煩。至於人家知不知道你,了不瞭解你,就要看你自己有多大的本事了。但是「畫虎畫皮難畫骨,知人知面不知心」,我不瞭解別人,則不知道別人的是非邪正,不能親近好人,遠離壞人,這倒是值得憂慮的。
__________________
百戰功成老太平
優柔誰肯苦爭衡
玉鞭金馬閒終日
明月清風富一生
NKNK 目前離線  
送花文章: 14708, 收花文章: 3713 篇, 收花: 26120 次
回覆時引用此帖
有 6 位會員向 NKNK 送花:
grc45 (2010-02-08),K22514 (2010-02-14),KT88 (2010-02-18),lauda (2010-02-09),qdenise (2010-02-10),quasar (2010-02-08)
感謝您發表一篇好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