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不是這樣喝的
「咖啡不是這樣喝的!」一個稍有年紀的女士跟送餐的服務生「說理」,在一家連鎖咖啡館裡。
這位女士發現服務生沒跟買餐的外籍看護問要大杯或小杯,直接以大杯結帳;嘀咕了一陣後,讓外看去跟服務生反應。
金車旗下的咖啡館櫃台服務生,沒讓我這個常客看戲人失望,客氣地處理退費,稍後送餐時,也搗蒜受教。
我認同這位女士的堅持,也認同服務生的客訴處理;讓我胡思的倒是這位女士的「咖啡不是這樣喝的!」論調。
台北的星巴克很奇怪,生意超好,幾乎不論什麼地段,同區域的其他連鎖咖啡館如果客滿,她一定客滿,其他店家客人稀落,她老星還是客滿(中午以後)。
可是老星也是這些連鎖店中,最「奸巧」的一家。她會在台上擺上一堆尺寸樣品杯,客人說要「小杯」的,在不同店家或不同服務生手上,會結到不同的咖啡帳,以拿鐵來說,85元或95元。因為還有一種「更小杯」,不在樣品杯上,有的服務生會拿出最小杯確認客人是否要「這麼小」,有的服務生動作俐落地把95元當成小杯來賣。
在老星買咖啡,好像買「最小杯」是稀奇事兒,所以每次買最小杯,也好像面對服務生「你嘸知咖啡要喝大杯才夠嗎?」的質問。
以老星的尺寸,他的「最小杯」,至少就「熱」的來說,都已經太大杯了,如果她真的在乎咖啡。
上頭那個女士還說,「喝咖啡又不是喝水」。
連鎖店把咖啡當成解渴飲料,或許更精確來說,當成大胃王比賽器材,不知和台灣的缺水危機有嘸關。
咖啡的口感和溫度有關,這在所有的咖啡書裡都有寫。(我沒查,搞不好店家的教育性文宣也有說)。但老星的咖啡,只管水量,不管溫度。重視環境氣氛,例如音樂佈置,不講口感餘韻,例如一大杯冷冷灌。
總之,老星不在乎咖啡「原」味,她把咖啡當成可樂賣。當年我們如何習慣了灌可樂,現在也被訓練成不「灌」咖啡不行。
老星不是唯一的不管咖啡「原」味的店家,只是她的病最重,至少因為客人多,引來我眼紅地集中抱怨。
或者,敢賣一小杯的咖啡的店,才像是「相信咖啡」、也對自己的咖啡有信心的店,因為生意不好做嗎?連鎖店只能競相賣解渴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