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朋友轉寄的文章(特殊字是原文格式),也是我長久以來的疑惑
身旁有小孩的朋友,教育態度分2類
一類是怕小孩知識技能不足,家長會焦慮地幫小孩複習功課並打探那間補習班對孩子有幫助
一類是採放任制,認為不必過度逼迫小孩,小孩有動力時自然會認真唸書
問他們小學課業好教嗎?一致的回答是:課業跟我們求學年代時差太多,家長等於要重新研讀課程,才有辦法教導小孩
誰也不希望看見孩子在痛苦的氛圍唸書
但怎樣的教育方式才是對小孩最好?就真的是見仁見智
以我而言,我是那種平淡無趣的乖乖牌,
求學歷程就是在一個被設限的安全框框內,
雖是高壓的填鴨式教法,但很平順且沒啥特殊挫折感地完成學業。
就算如我弟也有適應不良、厭惡老師、逃避上學的情形
在不確定有更適合的教育方式時
我個人是認為全國性的基礎教育應是一體適用,有特殊需求的學生再另外處理
為了學術自由、活化教材為名,各校有不同的版本、不同的教學進度,看來反而雜亂無章、有害無益。
畢竟我是局外人,我會認為給孩子最基本能用的教育就足夠,
學歷不用過高,能應付日常生活所用即可,只求別成為社會的敗類

只要能用心把基礎教材學好、融會貫通
其他的,等孩子有學習動力時,自然有深造機會。
看到某些人的痛苦求學心路,不知怎樣的教法才是對孩子有幫助?
不曉得各位父母心,對孩子的教育有何想法與期望?
是覺得現在的教育方針及學測制度較好?
還是回歸一試定江山的聯考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