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 YaYa07
首先感謝提供了如此好的文章
只是這該放在時事版嗎???
文章寫得很感人
只是真的適合我們嗎??
我們當父母的每天忙於工作
哪有時間陪小孩呢??
也沒能力將小孩送到美國學校
最多只能送到補習班就很辛苦了啦!!!
美國也沒那麼美好
那的學生糟糕的比我們這的還嚴重
我認為這都是片面之詞吧!!
美式教育也沒好得像天堂
我們這的升學方式再怎麼改也一樣的
學生比以前的我們讀的更可憐
教育最該改進的是那些教育專家
教育不是為了要培養出多少個碩士博士
教育只是要教導出更多個喜歡自己與讀書的人吧!!
只有這樣的目標下...讀書才不會是個沉重的負擔啦!!!
否則學校只是個過濾器
不斷的刷掉不合格的學生而已
|
+1

呵呵....不知那裡有主張人本教育...等學者的背景
我猜....
像李遠哲、洪蘭這類,在當代的台灣苦讀後留洋
是不是因為他們異於常人的優秀,使得他們的求學心路備受壓抑,所以想改革舊有教育模式
像我是平庸之輩,老師教什麼,就吸收什麼,沒被啟發創意頭腦,也沒心思想太多雜事,按步就班地完成每一階段的求學歷程
我在想.....
我們每個人的資質不同,求學歷程也不同
資質高的人,如提倡教改的學者,在接觸歐美教法後,認為填鴨式的教育是壓抑孩子創意的惡制
像我這種邏輯發展遲緩的平庸之輩,啟發式教育會比填鴨式教育適合嗎?
(時光無法倒流,這是個無解之謎= =a)
以前填鴨式教育只重智育,像我父母只負責小孩的品行,頂多再注意那家補教機構較好
不像現代的父母要研讀小孩課本,才有辦法緊盯小孩的學習進度
現在教改要求五育並重,這原本立意良好
就如YaYa07大所言,依台灣父母求好心切的心態..........
以前的孩子只要智育成績優良,現在的五育並重就變成樣樣都要拿高分
想來就好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