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費生命指的是浪費病患本身的生活品質
浪費醫療資源,最明顯的就是健保費的分配運用
現在醫療技術與設備不斷更新、進步
只能延長壽命,生活品質不見得有所改善
當親友病危時,能有續命的一線生機,家屬當然是極力搶救,不忍心簽下放棄急救同意書
病情穩定後,面對的是往後長久的照護問題,那又是牽涉既廣且極複雜的難題
其實不光是癌末病患,如果我是生活瑣事須仰賴他人照顧的長期臥床重症病患,
我會簽下放棄急救與安樂死同意書。
我不希望不但自己活得痛苦,也拖累家人耗費時間、精神、金錢。
從務實面來看,健保立意是要希望大家能享有相同的醫療品質
若要強求齊頭式的平等,最後必定是大家一起垮
健保總收入是固定的大餅,有人資源耗用得多,在財政困難下,最後勢必影響另一部分人能運用的醫療資源
以前讀到一篇文章
是關於一位菁英醫師得知罹癌後,選擇放棄治療
因為他要把資源留給更需要的人
當時覺得不解,為何有人要放棄生命,讓親人難受?
現在想想....
每個人的狀況不同
平常時當然是該努力、積極地求生
若如該醫師已經心無掛礙,那就選擇自己想要的治療方式。
久病床前無孝子
我認為楊署長的話是提供「面對死亡」的務實面觀點
能在清醒時預先決定後續的治療方式,是好的提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