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台北11日電)
早春3月正是吃鮮美河豚的時節,但河豚的劇毒令饕客望之卻步。不過上海研究10多年河豚養殖技術的陽清,終於研發出人工養殖、不含任何毒素的河豚,將來「拚死吃河豚」可能成為歷史。
上海市水產研究所專家陽清發明的「暗紋東方家系無毒化養殖技術」,還獲得第2屆上海發明創新大賽頒贈的上海發明創新獎2等獎。
他向上海新聞晚報介紹,暗紋東方是河豚的主要品種,野生種群含有劇毒。這套人工養殖技術卻能讓暗紋東方河豚不含任何毒素。陽清說,有了技術的保障,加上政府部門有效監管,以後吃河豚就安心多了。
河豚到底有多毒?行政院衛生署食品藥物管理局對河豚毒素(Tetrodotoxin)的說明指出,河豚是暖水性魚類,分佈在溫帶、亞熱帶和熱帶海域,在台灣近海有30多種,體型有長、有短、有圓、有方,共同特點是遇到危險時會將肚子漲大以嚇走敵人。
它的毒性也因種類、地域及季節不同而有強弱之分,其中卵巢、肝臟含有劇毒,腸、皮膚含有強毒,也有肉中含毒者,毒性屬於神經毒素,強度約為氰化鈉的1000倍以上,且耐熱性,在攝氏100度下加熱30分鐘只能破壞2%左右。
一旦中毒,患者常見的症狀為唇舌發麻、手麻、腳麻、頭痛、眩暈、嘔吐,嚴重時可能導致複視(雙重影像)、無法發聲、瞳孔擴大、抽搐、血壓下降,接下來是肌肉鬆弛、橫膈膜運動停止造成呼吸衰竭死亡,死亡率約為61%。1000311
http://news.msn.com.tw/news2085340.aspx
聽說這是非常好吃的咚咚
如果真能養殖出沒毒的....那以後就可能大量繁殖了!!!
河豚應該是很好養的吧!!!
海裡面是一大堆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