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論壇說明 |
|
歡迎您來到『史萊姆論壇』 ^___^ 您目前正以訪客的身份瀏覽本論壇,訪客所擁有的權限將受到限制,您可以瀏覽本論壇大部份的版區與文章,但您將無法參與任何討論或是使用私人訊息與其他會員交流。若您希望擁有完整的使用權限,請註冊成為我們的一份子,註冊的程序十分簡單、快速,而且最重要的是--註冊是完全免費的! 請點擊這裡:『註冊成為我們的一份子!』 |
![]() |
|
|
主題工具 | 顯示模式 |
|
|
|
|
#1 (permalink) |
|
長老會員
![]() ![]() ![]() ![]() |
當年可是有個諾貝爾得主出來教改
人家可是拿到了諾貝爾獎,至高無上的榮譽 因此就有人找來了李遠哲實施教育改革 說起李遠哲的經歷,說出來可是會嚇死你 諾貝爾化學獎喔! (甚麼!?不是諾貝爾教育獎喔==?) 諾貝爾化學獎的得主來實施教育改革,嚇都嚇死你 他的語錄可是罄竹難書,懶得寫,自己上網查 ![]() ![]() ![]() 話說 當年我可是聯考最後一屆 運氣不好,考差了,原本想要重考 但李遠哲回國實施教育改革 說了一大堆屁話之後,嚇死我老爸老媽,也嚇得我屁滾尿流 只好乖乖去選填志願上大學,不敢重考 |
|
__________________ 幸福背後要付出的代價是非常非常大的 但人們往往只看到幸福的假象 卻沒想著該付出的努力代價 本是浮雲隨風飄 落下凡塵惹塵埃 我究竟還要走多遠的路才能獲得別人的認同 |
|
|
|
送花文章: 37553,
|
|
|
#2 (permalink) |
|
長老會員
![]() |
所謂的教改,我很幸運沒有搭上
當年的教改由國中開始,我們眼睜睜看著一群白老鼠孩子經過三年試煉 最後被扔進水溝自生自滅 之後的教改由一綱多本開始,我們眼睜睜看著書商一家家開,白老鼠孩子們書包超過了十公斤 我一直記得當年教改方案出來後,學校老師們的無奈 我們教授更直言教改不可能成功,因為從頭到尾教師們都沒有參與過任何決策 這樣的教改,李遠哲推了 這樣的教改,李登輝做了 白老鼠孩子們被浪費的青春,這兩人卻不打算負責 至今我依然想詛咒這二人 快死吧快死吧 |
|
|
送花文章: 760,
|
|
|
#3 (permalink) |
|
長老會員
![]() |
教改一開始是推自學方案,也就是不參加聯考,直接由自學班升高中
後來遠見雜誌幾年前有追蹤這當年教改的第一批白老鼠學生 很不幸的是 這批學生最高的成就念到高中畢業, 大學都考不上 有些連高中都沒畢業 為何? 因為他們是用推甄的,沒經過聯考洗禮 上了高中尤其是前幾志願的高中 明顯程度跟不上同學 因為無壓力學習的結果就是無實力 因為跟不上班級程度,低成就感所以有些人放棄了學習 有些人硬撐畢業卻在當年的聯考挫敗或者退縮 出了社會 這一批人無法找到好工作 很多是在工廠當作業員 或者想再進修卻苦無機會或時間 當接受訪問時 他們都很後悔當初的決定 如果人生可以從來,他們寧願參加聯考 在絕大部分同學都在辛苦的奮戰中,他們選擇了快樂的學習卻讓他們面對以後的人生痛苦 這些人..不是他們放棄教育,而是教育的制度害了他們,(這情形跟選擇體育推甄一路打聯賽,但卻無職業運動來供他們以後的出路,最後沒有專長沒有謀生能力,只能從事勞動勞動工作, 或者轉行放棄體育) 教改並非是壞的 但是卻讓一群不懂教育,不知民間疾苦又理想化的人主導 如果還記得教育部前部長吳京 此人號稱點子王 還想過要讓大學研究所聯合招生 ![]() 後來越改越糟 不只基礎教育連高等教育都因為廣設大學而泛濫到會倒閉 改到現在教育是有錢人的奢侈品,真正有錢的又送到國外念 社會的中下階層卻可能一直在底層無法讓社會階級流動 至於教改的那批人 有誰承認錯誤 好像只聽到說台灣的家長觀念不改變教改就無法成功 最後歸咎於是台灣社會風情自己造成的後果 ![]() |
|
__________________ 御製聖祖仁皇帝庭訓格言 人恆勞而知逸,若安於逸,則不惟不知逸,而遇勞即不能堪矣。故「易」有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由是觀之,聖人以勞為福,以逸為禍也。
|
|
|
|
送花文章: 7076,
|
|
|
#6 (permalink) |
|
長老會員
|
呵呵....
為人父母希冀孩子能成為人中龍鳳的心態, 補習費、教育費的支出是很可觀的 ![]() 我覺得父母的焦慮是不可避免的, 越焦慮,越擔心孩子輸在起跑點,家長和小孩壓力都很大 連老師也很為難吧(因為一定有些怪獸家長會下指導棋,要求老師不能教得太簡單) 李遠哲、李登輝這些優秀人種的思維,跟我這平凡人的差距甚大 感覺他們只是發現原有的「教育制度」不適合他們 所以藉「改革」之名想改變舊制,但又不敢承認政策有誤 不肯走回頭路,只能不斷地「改革」以規避、遮掩自身的無能為力與束手無策 ![]() 我弟高中升大學時,那時我還陪我媽去參加學校的說明會(好像也是末代考生的樣子 如果沒記錯,當時錄取名額是推甄30%,聯考70% 我看我弟求學路上,每次為了推甄入學,準備了好多書面資料,寫一堆制式的罐頭文章(如自傳、讀書計劃....),越高等的學府,準備的資料就更多,好忙喔 ![]() 還好我不夠優秀.....XDDD ![]() 我記得當年的理論是說填鴨式教育只重智育,造成學生思考僵化,希望能活化思路 現在基測、學測、指考、繁星計畫....等計算方式,又比我弟那時更複雜 簡單的事情越弄越複雜 ![]() 對呀.... 說到一綱多本、建構式數學,當時我身邊有孩子唸小學的朋友,真的提供了很多無奈的笑料 我們這一代經歷過聯考制度的人,真的都是一肚子苦水,很難認同新制教改 一綱多本後遺症真的很多 ![]() 說到無壓力學習,我記得小學有一年說要減輕書包重量, 實行上下學不揹書包(年代久遠,那時回家好像不用寫作業) ![]() 隔沒多久,又改成揹書包回家了,那時政策錯誤馬上就改正了 不像現在,為了「面子」、「名望」問題,為了平息反對聲浪,不斷地修改教改政策, 學習本來就有「壓力」,怕孩子無受承受壓力,不如教他們面對壓力,解決壓力 怕聯考時代升學率太低,不斷地增設學校、開班,結果班級過剩,造成了更多人力及資源的浪費 我覺得教改一來沒有「公平性」,城鄉差距又更大 像都市型、高社經地位的父母,不斷地規劃小孩學更多的課程 偏遠地區的小孩,學校設備貧脊、父母只求溫飽 以前教育部有統一訂教學進度 現在可能同年級的學校間,有的進度超前,有的只教基本程度 如有寫錯,還請elna美女指正 ![]() |
|
__________________ 無所從來,亦無所去。 |
|
|
|
送花文章: 8155,
|
![]() |
|
|
相似的主題
|
||||
| 主題 | 主題作者 | 討論區 | 回覆 | 最後發表 |
| 新聞轉貼 - 每科2.8分上大學 李遠哲:應該問「可以學到什麼?」 | atie | 時事、科技、娛樂新聞話題討論區 | 20 | 2007-08-21 04:10 A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