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論壇說明 |
歡迎您來到『史萊姆論壇』 ^___^ 您目前正以訪客的身份瀏覽本論壇,訪客所擁有的權限將受到限制,您可以瀏覽本論壇大部份的版區與文章,但您將無法參與任何討論或是使用私人訊息與其他會員交流。若您希望擁有完整的使用權限,請註冊成為我們的一份子,註冊的程序十分簡單、快速,而且最重要的是--註冊是完全免費的! 請點擊這裡:『註冊成為我們的一份子!』 |
![]() ![]() |
|
主題工具 | 顯示模式 |
|
![]() |
#2 (permalink) | |
註冊會員
![]() |
![]() 引用:
龍大作家這本書上過暢銷排行榜,可見很多人買來看,也許對歷史真相沒啥趣興的人是衝著龍應台的大名買來看,如果內容跟歷史真相差距甚遠,就會有很多人被"誤導" 龍小姐不是搞歷史出身,他專長寫批判性文章,這本大江大海據說是他去香港大學客席研究,幾年來交出的成績單 李敖在節目提到,龍小姐到處訪問找資料,但是沒有學歷史的人缺乏了追究其中背後原因的精神 好比,書中提到有位校長為了躲共產黨把學生由北方帶到南方,故事情節可歌可泣 李敖說這個故事他早就了解,哪位校長是國民黨員,他不走被共產黨抓到必然被幹掉,自己要逃難就算幹嘛把學生帶走,其中長途跋涉還死了不少學生,倘若把他們留在家鄉,學生們不是國民黨員,共產黨不會對他們怎樣,未必會死在途中 補充一下,228歷史題材太局限於台灣,加上為政治服務幾乎都有政治取向,除了台灣人本身都末必有趣興了解,出了台灣恐怕更沒人想看,龍小姐寫的是大歷史,海內外華人圈他擁有不少讀者,這類題材對岸的人都會想看,加上香港大學禮遇給他一個專屬的研究室,既然是學術研究的成果,豈能出現太多與歷史不相符的事實? 對岸也有人批評李大師的巨著"李敖大全集',不能成為千古流傳的巨著,因為內容收錄太多台灣內部的事情,如你不知道的台灣司法黑暗之類的文章..出了台灣誰會有趣興了解? 此帖於 2011-05-07 02:49 PM 被 barrielee 編輯. |
|
![]() |
送花文章: 204,
![]() |
![]() |
#3 (permalink) | |
長老會員
![]() |
![]() 引用:
像228這件事,龍偏向於外省人屠殺本省人,但本省人屠殺外省人這一歷史卻忽略 李敖認為這很容易激起更多的省籍情結,非常不以為然 至於上述校長帶學生的故事,李敖的觀點也不一定正確 因為我們可以追求歷史真相,但是不能揣測歷史,誰知道那些學生留下來,共產黨會不會因為校長是國民黨員,把學生清算看有沒有奸細? 尤其李敖舉自己全家的例子,他爸爸是因為怕國民黨扣上漢奸的帽子,所以跟著國民黨來台, 根本不是什麼救國救民反共抗俄的大道理 談一九四九,六十多年前了,很多當事人都死光了. 但活著的人還是有 就如考試院長關中 李敖認為關中很勤奮,做了大官,仍然不忘記研究和寫書,檢討國民黨的歷史.但遺憾關中始終達不到檢討的深度──國民黨禍國殃民那一深度。但關中至少比龍應台有深度得太多了,因為關中見識過什麼是牢獄、酷刑、和戰亂。在這方面有身歷與深度 龍卻沒訪問過他? 李敖認為龍應台的歷史知識,只是一層皮卻大談一堆自以為有深度的歷史 這是他批判龍應台的主因 |
|
__________________ 御製聖祖仁皇帝庭訓格言 人恆勞而知逸,若安於逸,則不惟不知逸,而遇勞即不能堪矣。故「易」有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由是觀之,聖人以勞為福,以逸為禍也。 ![]() |
||
![]() |
送花文章: 7076,
![]() |
![]() |
#4 (permalink) | |
註冊會員
![]() |
![]() 引用:
他的意思是校長有多偉大?故事有多感人?而龍應台完全忽略校長是國民黨人的背景 |
|
![]() |
送花文章: 204,
![]() |
![]() |
#5 (permalink) |
註冊會員
![]() |
![]() ![]() 以上是龍小姐在2005年香港書展發表的談話,可惜也對國語發展的歷史犯了一個嚴重的錯誤,可見他對史學下的功夫根本不夠,而這個錯誤很多人被誤導了多年,早已有學者出來糾正,這種大事情身為華人的著名作家竟然亳無所悉? 北京話成為國語早在清末時已制定,並不是國民政府用投票來決定,投票是為了正音的問題 基本上,維基查到的也是正確的版本 ----------------------------------------- 紀念 國語普通話運動110周年 重印黎錦熙《國語運動史綱》的設想 黎錦熙 先生(1890-1978)曾說, 1898年是國語運動開始的一年。1 今年2008年, 是國語運動110周年, 是《漢語拼音方案》公布50周年, 也是 黎 先生逝世30周年, 因此是值得我們紀念的一年。2 1898年(戊戌) 6月11日 清光緒帝頒布《明定國是詔》, 決定變法。黎錦熙曾說, 公曆的末一數字是“八”的(干支紀年以“戊”字開始的), 就是“國語運動”的紀念年。他認為1897-98年是“國語運動”開始的一年。歷史記載: 1898(戊戌):七月二十八日, 清政府軍機大臣奉上諭:調取盧戇章等所著之書, 詳加考驗具奏。 1918(戊午):民國 北京政府 教育部 公布 注音字母。 1928(戊辰):南京 國民政府 大學院 公布 國語羅馬字。3 1958(戊戌):北京 人民政府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 正式批准 漢語拼音方案。 按照 黎錦熙 先生的說法, 今年是“國語/普通話運動”110周年。內地一般用“語文現代化”這個說法, 則是從1892年算起, 那年盧戇章《一目了然初階》出版。 為紀念國語普通話運動110周年, 並紀念 黎錦熙 先生逝世30周年, 香港中國語文學會 計劃重印《國語運動史綱》。該書詳述自1892年 到1933年 國語羅馬字 推行概況止, 其間凡四十餘年國語運動的歷史, 並附有多種當年的教育法令, 確是研究這一段歷史的珍貴文獻。該書對香港還有一層特別意義。姚德懷曾說: 香港民間長期以來流傳着一種說法, 認為民國初年審定“國音”時, 粵音僅以一票之差敗於京音。考核史實, 便知道這種說法是沒有根據的、不確實的。本來, 民間流傳這種或那種說法, 也是常見的, 不足為奇的。但是上述傳說竟也能在香港語文學術圈內流通, 某些學者不加考據便以本身專業地位予以肯定, 則是頗為令人惋惜的。4 該書出版後, 也方便香港學界細心地去查, 究竟有沒有“粵音僅以一票之差敗於 京音”這回事? http://www.huayuqiao.org/DOC9000/9025.html ps:真相重要嗎?似乎不重要,但,普羅大眾被誤導了,是否有更正的必要?我在網路上看到有人引用上面龍應台語文失言的談話來證明"廣東話輸一票"是事實,因為,龍小姐的名氣遠比上面的學者名氣大,自然有人相信龍小姐說的就是真相 |
![]() |
送花文章: 204,
![]() |
![]() |
#7 (permalink) | |
註冊會員
![]() |
![]() 引用:
![]() 這段歷史,國語政策清朝就已經開始做,中國太大方言多到數不清,就是因為有法定統一國家語言政策,我們現在只要懂國語(普通話),哪怕他們鄉音多重,走遍中國大江南北沒有溝通上的問題 反觀台灣動輒標榜台語(閩南語)無限上綱,甚至來區分本省外省,其實很多外省人國語都不是他們的母語,也是後來跟隨國民政府才學的,外省人也有廣東人..以前就認識一位廣東籍的外省老兵,他的國語廣東腔之重簡直每句話都用猜的,我還要跟他說我聽得懂廣東話,你就不必說國語好了 蔣氏父子是浙江人,他們的母語是寧波話,國語也是後來學的,語言政策罵國民黨根本沒道理,他們沒有強迫台灣人學寧波話,自己亂七八糟發音的國語也不是後天學來的嗎? 中共領導人從古到今沒半個是北京人,他們普通話也是後來學的,誰會自私到語言政策把自家的方言母語地位提升到國家語言等級,如果,中國每種方言都有同樣要求真是沒完沒了 |
|
![]() |
送花文章: 204,
![]() |
![]() |
#8 (permalink) | |
管理版主
![]() ![]() |
![]() 引用:
畢竟我們大多不是搞歷史研究的 寫點東西就要深入考據歷史 這似乎太有點太苛求了!! 228事件..林洋港說過...呂秀蓮也說過 只是他們說的與台獨說的不同 所以就被忽略了 228只是用來炒作的政治議題 而國民黨也不敢據理力爭 只會當俗辣的去道歉 228一開始是本省人到處追殺外省人這段好像人間蒸發了 我瞧不起現在的國民黨...只會彎腰道歉的貨色 今天如果蘭嶼人看到非蘭嶼人就追殺 那些台灣人會如何??不去鎮壓嗎??不去嚴辦那些殺人的蘭嶼人嗎?? 會隔個幾十年向蘭嶼人道歉賠款嗎?? 龍應台的書該是寫給對岸中國人看的吧!!! 我已沒有興趣看這種書籍了 人類的歷史本來就是一齣胡鬧搞笑劇 |
|
![]() |
送花文章: 39317,
![]() |
![]() |
#9 (permalink) | |
註冊會員
![]() |
![]() 引用:
|
|
![]() |
送花文章: 20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