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 台灣第一次要民選總統時,(1996年)
藍:李(登輝)連(戰)配,
綠:彭(明敏)謝(長廷)配,
無?:林(洋港)郝(伯村)配,
無?:陳(履安)王(清峰)配
當時很有趣,我印象中在電視政見發表會時,
是全部的人一起攻擊 李登輝
(我還有印象的是 彭明敏 一邊在講 李登輝,一邊拿出一張紙,就資料就在他手上,
要 李登輝好好解釋)
結果最後一個上台講的就是 李登輝,他當時完全沒有管另外3組講什麼,
只講他自己的想法,政見(雖然不知道最後完成了多少),
但最後他高票當選了
之後2000年,換連戰跟宋楚愉要搶總統,然後就開始了所謂的挖蒼疤...
我只能說現在已經不只是看政見的時候了,
現在台灣有很多的大學畢業生,完全沒有主見,完全都是別人說什麼就信什麼,
也缺少了【自己去收集資料,找出答案,並判斷答案是否正確,是否需要用人腦來訂正解答】的心態
結果就變成了,大家只看爛的,不看好的...
只要證明對手比自己爛,就能得到中間選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