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 getter
這讓迪西想起來了 ...
每當馬政府施政不利或失敗或民怨高帳的時候 ...
扁案就跳出來 ...
迪西相信,那個特偵組、廉正署 ... 絕對不敢辦當朝高官 ...
|
這種說法有點問題,馬政府除了發消費券讓老百姓稍為爽一下,他什麼時候施政有利到被大眾讚賞,基本上是處於長期失利狀況
扁案對他有多少幫助?似乎真的不多,否則怎會三合一選舉到五都選舉,立委補選,一直節節敗退
再者,扁案一卡弊案其中定讞只有兩件,其他還在更來更去,還有的如a外交費用,二次金改扁也有勝訴,並非全部敗訴
難道馬政府有能力指示法官這次判他勝,下一庭指示這次判他敗?
台灣今天司法問題,不是上位者不干預就天下太平,而是要修法或制定方案,讓司法人員勇於辦案以及認真辦案
只會說家屬中有人犯罪,宣稱調查局局長或檢察總長不必向總統報告,該怎樣做就怎樣做,問題是他們就算不向上報,敢認真去辦嗎?不是口頭宣示問題就解決,仍然防不了以後想要貪污的總統
當初審計部發現國務機要費有問題,要向檢方告發,因涉及大老闆竟然害怕案件會被吃掉,還打聽哪位檢察官可靠,直至檢改會成員陳姓檢察官輪值時才敢去告發
事隔多年,倘若今天政府部門發現馬英九或其家人疑似有不法行為,請問會安心的去告發嗎?認為馬主政幾年高官犯法檢方吃案的疑慮完全消除?
再來是,台灣社會普遍道德要求有兩套的標準,宇昌案不必說是否弊案,如果是馬英九當官批示用公家的錢投資自己家族生意,這家公司成立新公司馬下來後跑去幹董事長,幾個月獲利千萬
光是這三個事實的存在,馬就不必選了,道德有如此嚴重瑕疵,不懂利益迴避何能當國家元首
今天小英的嘴臉明明是做了一個公務員不該做事,罵人比誰都大聲,難道利益迴避四個字真的哪麼難懂嗎?
我的一位同事本來認為三位候選人都很爛投不下去,看到小英的嘴臉真的很生氣,國家怎能交給這種人,難保他成為陳水扁第二,而且學了教訓手段會更高明,所以他決定要去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