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單個文章
舊 2011-12-12, 03:08 AM   #5 (permalink)
不飛 帥哥
論壇主管
 
不飛 的頭像
榮譽勳章
UID - 236817
在線等級: 級別:212 | 在線時長:45947小時 | 升級還需:274小時級別:212 | 在線時長:45947小時 | 升級還需:274小時級別:212 | 在線時長:45947小時 | 升級還需:274小時級別:212 | 在線時長:45947小時 | 升級還需:274小時級別:212 | 在線時長:45947小時 | 升級還需:274小時級別:212 | 在線時長:45947小時 | 升級還需:274小時級別:212 | 在線時長:45947小時 | 升級還需:274小時級別:212 | 在線時長:45947小時 | 升級還需:274小時級別:212 | 在線時長:45947小時 | 升級還需:274小時級別:212 | 在線時長:45947小時 | 升級還需:274小時級別:212 | 在線時長:45947小時 | 升級還需:274小時級別:212 | 在線時長:45947小時 | 升級還需:274小時
註冊日期: 2002-12-05
VIP期限: 無限期
住址: 鄭燮之板橋
文章: 14345
現金: 13161 金幣
資產: 2914062 金幣
預設

引用:
作者: grc45 查看文章

倘若在北美的寒帶可以這麼做,那麼在台灣位處亞熱帶的地區,應更可圓滿達成建棚的計劃。農業應以企業化經營,不能總是看著老天的眼色吃飯。

.
台灣中南部 (包含高海拔地區) 跟東部的種植的蔬果跟稻米還有茶葉,

有大部分是農業局或是農會作試驗的作物,

就像是有許多國家公園內有台大試驗林一樣的道理,

既然是試驗,就不能有溫室建築等屏障,必須在自然環境下繁衍,

以前我住在台東關山,那裏的稻米,甘蔗,香蕉在農田上都會標明幾號作物,

每一種作物都有嚴格規定種植面積以及作物間隔以及種植數量,

據說是日本佔臺期間就已經開始這種試驗,

我從幼有記憶時起到現在經過了四十幾年都還是這樣,

它的作用就是開發新產品以及改良現有產品,

試驗成功之後再把種籽分配給全省各地區農會再給種植戶大量生產,

所以台灣現在才能夠落實精緻農業的政策,

像是大家耳熟能詳的池上便當池上米,其實關山米才是世界上最好吃的米,

在台灣日據時代還是供奉日本天皇家族的貢品之一,

以上資訊提供 G大 做參考。

此帖於 2011-12-12 03:23 AM 被 不飛 編輯.
__________________
不飛的不飛 ... 因為曾經端座在雲霄之上 ... 所以不飛 ,
因為期待您能與不飛抬頭共列翱翔天昊 ... 所以更是不飛 !

不飛不想飛 ... 畢竟殘破雙翼在苔階沾濕 ... 所以低頭 ,
只好安靜地蹲在這練習 ... 學習要如何才能飛的更高更遠 !

不飛不曾飛 ... 終於知道青澀期代表蒼狗 ... 所以情殤 ,
一甲子的意境等於六十年的期盼的凝固 ... 所以就此棲巢 !
不飛 目前離線  
送花文章: 959, 收花文章: 7607 篇, 收花: 52999 次
回覆時引用此帖
有 4 位會員向 不飛 送花:
a471 (2011-12-12),grc45 (2011-12-12),ppp0600 (2011-12-12),YaYa07 (2011-12-12)
感謝您發表一篇好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