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表達就是法規應納入安全撞擊側試,現有法規除交通安全規則,另外就是環保法規,故台灣車商僅會針對油耗節能跟既有交通安全規則(燈光、煞車、CC數等)設計車輛,撞擊試驗是看車商願不願意去作?
在台灣汽車網站廣告第一項強力主打就是省油。
與國外不同的是除了油耗,國外汽車網站會再打上他們的車款通過Euro NCAP或美國 IIHS撞擊測試幾星級。
一台車作60分品質可以過,賣你90分的價錢,消費者也不得不接受,這是我對台灣車輛的看法。
在民國97年交通部有制定大客車應實施翻轉測試,這是因應梅嶺大車禍國內遊纜車高車身易翻覆的措施,但沒
強制要求實車測試,電腦模擬也可以。
至於台灣的進口車,以各大車廠的全球布局,台灣市場一年車輛總銷售才3、40萬輛,扣除國產車後,進口車的銷售量應該不足夠各大車廠專門針對台灣製作台規車。
除非市場大到像北美市場、中國大陸、歐洲市場的規模,各車廠才會發展所謂美規、歐規或陸規的車輛。
所以應該是針對符合台灣法規的範圍內引進符合的進口車系。
個人覺得是會有所謂的亞洲版車輛,例如日本是右駕車輛。必須有另一條左駕車國家的生產線,但是否會因為銷往台灣而故意刪減某些配備?或許在商言商是有可能。
用個比喻應該就像美國F-16A、B型戰蒐雷達跟電戰系統比較落後,卻賣你C、D型的價錢。
此帖於 2013-01-07 05:19 PM 被 fishiii 編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