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1 |
長老會員
![]() ![]() |
![]() 消極儲蓄?還是精明投資?
儲蓄在農業社會是正常的保值管道, 但在工業社會中,尤其是低利率的時代裡, 儲蓄的方法就不太適當了。 儲蓄在未開發地區的確是有必要的, 因為當地欠缺資金,銀根緊,所以儲蓄就成了保險的理財手段。 但是眼光深遠者,可以洞悉未來該地的發展潛力,實際的例子就可佐證。 當年有位在基隆海關上班的老朋友,總認為在45年前的台灣, 經濟總比不上當年的美國,結果跳機到德州的休士頓, 在當地「奮鬥」了10年多仍然無法找出一條生財之路。 後來在當地選擇了幫碼頭的船舶購買食物的「伙食交辦店」, 正巧我在遠洋外籍船舶上值「伙食委員」的主委時與他碰面。 因為我所電報發給代理行的伙食就是該老朋友所代辦, 當時我們還是可以因故而拒絕代理行的安排,而在到港時自由選擇, 然而,在主委下有機艙及航海部門各派一員的委員, 他們認為應該選擇更便宜的伙食代辦來購買。 就在此時,我不便表達意見,因為我認識他,所以會落人話柄。 我的李姓海關朋友,馬上掏出了四百美元,一人給200收買他們。 我們的兩位委員還不滿意,還在刁難他,要他給雙倍, 也就是一人四百美元。 這時我看不下了,表明乾脆找洋人的還比較單純。 結果我的海關朋友馬上答應,低聲下氣的說︰拜託﹗拜託﹗ 我答應,他說。可是身為主委的我認為不妥當,因為該次的採買總數為4000美元, 就算不計入給我的部份(我不肖),那也會佔掉了該航次採買伙食費用的五分之一。 這會讓伙食的品質下降,並會被聲討攻擊的。所以我建議放棄此次的交辦店之伙食採買。 結果我這位海關朋友,他竟然當場的跪下來並向我說,在美國很不好混,生活不容易呀﹗ 請你高抬貴手......一個江蘇籍的183公分的壯漢,竟然就這樣的折腰了。 我當這兩位伙委的面前質問他,這樣做讓我很為難,結果他就道出他在來美後入不敷出, 老婆跑了,孩子也變壞了的委屈。但是這不是關鍵,我問他美國的收入不是大過台灣嗎? 怎會落到如此的境界?結果他邀請我們搭他的貨車,開了十多分的車程,到了他的家, 他的家裡變成了倉庫,我問他,你開交辦店怎會沒有自己的存貨倉庫? 他說為了省錢,不得不如此。我問他為何囤積了那麼多的貨品?他說他囤的是乾貨,不怕。 我說你這邊囤的貨,價格大約多少?他說大約有一萬五的美元。而他的房子還有20年的貸款, 每月要交680元的貸款,在那時代裡是個不小的負擔。 我說你囤積的貨是死錢,但是他說他是買下來怕漲價的,堪稱是一種『儲蓄』。 這時我就拉下「友誼」的臉,直言這種做法是不智的,因為你的「乾貨」只能賣給中國人, 你完全賺不到其他國籍船舶的錢,而且你的手頭並無活用的生財基金,生意怎會賺錢? 後來他的事業全垮了,因為他固執的認為只要做華人船的伙食生意即可。 在不到三年後,他的房子繳交不起貸款而被法院查封拍賣了,問鄰居他人到哪裡? 他們都說他從人間蒸發了。那次的伙食因為看他需要幫忙,就讓他接辦了, 但是沒收取他的賄賂金.....其實,那是犧牲自己的營養,自找罪受。 相對的故事,在非洲的象牙海岸,遇到了台灣的一對夫婦,他們也在經營船貨補給, 他們倆都是大學生,但是肯放下身段去打拼。他們第一站選擇在歐洲的法國經營中餐館, 但是賠盡了老本,最後只帶了一雙兒女到了象牙海岸,他們從身上不到兩百美元, 重新的在充滿機會的那兒,在25年內賺到了兩棟洋房,一間船舶零件代理行,一間伙食交辦店, 兩部車及多餘的存款(現金)七萬多美元。為什麼我知道,因為他們倆都把當地賺來的貨幣, 經由同胞的船舶之船員的稍優惠於當地銀行兌換匯率,進而取得最為船員們所常持有的美元。 我在往返該地與德國的三年後,發現他們已經開了家在當地的保齡球館,生意興隆的要命。 他們倆很感激我們當時的幫忙,結果都邀請我們到他們家專程的去吃飯, 然後到他們的保齡球館免費的打球。他們倆說︰感謝大家的幫忙,當年所換得的美元, 讓他們能夠與該地的政界人士以美元來促成許多的生意上之方便,因為美元是當地貪污政府的最愛。 後來,他們全家再移民至加拿大的多倫多,個人是在一次的台灣商品展上巧遇他們的。 他們代理的是台灣的某電子產品。我詢問他們的生意如何?他們都說生意很穩定,但是要再求突破, 所以想把國內的產品打入主流社會裡,後來在彼此的幫忙討論下,他們的生意果真更上了數層樓。 他們在多倫多的東北郊買了棟120萬加元的豪宅,離我家不遠。受邀再次的被招待成貴賓,實在替他們感到高興、與有榮焉。 世界真小,許多的老朋友都在多倫多(Toronto 原住民語意為『碰面之地』- place of meetings)不期而遇, 這對客家朋友從來就知道資金要活用的道理,他們在交辦店的貨從不囤積,所以貨如流水,財源廣進。 資金好比人類賴以生存的河流,流動的越快越好,惟有如此才能錢滾錢。 儲蓄並非是好方法,死水不如活泉,活泉就是靈活的投資。 在不景氣的工業社會裡,會賺錢的絕不是那些枉存在銀行內的怠惰資金。 如何理財?非得親身下翻功夫不可。 糟糕~ 為了打此篇心血來潮文,竟然錯過了"Discovery Channel" 的『國軍特戰』影片,台灣時間晚上九點開播。 因為現在已經是本地上午十點二十五了(也是台灣時間夜間十點二十五分); 遺憾之餘,哪裡可以收看它的重播呢? 有請先進們指教了;謝謝~ . 此帖於 2013-06-12 12:58 AM 被 grc45 編輯. |
![]() |
送花文章: 71895,
![]() |
![]() |
#2 (permalink) |
論壇主管
![]() ![]() |
![]() 現在的社會,大都把 (特戰隊) 神話了,
但是二、三十年前的特戰隊有許多種類, 總分成防禦,攻擊,鎮暴,文宣,壓制,鎮守,斬首,部陣,部屬,保護,押陣...等種類, 因為種類繁多,各種兵種[專屬]跟[特屬]的特戰隊都被混淆了, G大哥所說的的國軍特戰隊應該是屬於攻擊類跟防禦類的兩種而已, 其他的真正所謂特戰隊還沒有曝光過的,還真的有許多種類, 只是現在電視、新聞、雜誌報導過的特戰隊是比較有名的兵種團隊, 其實真正神秘的特戰隊目前在台灣部隊裡頭還有有很多沒有曝光的。 以前服兵役的時候,分配到夜鷹突襲隊(憲兵夜鷹特戰隊), 後來又分配到台北北安路的七海部隊, 所以知道這麼一些,僅供參考。 |
__________________ 不飛的不飛 ... 因為曾經端座在雲霄之上 ... 所以不飛 , 因為期待您能與不飛抬頭共列翱翔天昊 ... 所以更是不飛 ! 不飛不想飛 ... 畢竟殘破雙翼在苔階沾濕 ... 所以低頭 , 只好安靜地蹲在這練習 ... 學習要如何才能飛的更高更遠 ! 不飛不曾飛 ... 終於知道青澀期代表蒼狗 ... 所以情殤 , 一甲子的意境等於六十年的期盼的凝固 ... 所以就此棲巢 ! |
|
![]() |
送花文章: 959,
![]() |
![]() |
#12 (permalink) |
管理版主
![]() ![]() |
![]() 網路上搜尋看看唄!!
Discovery《台灣特戰部隊》之「特戰部隊體驗展」-特戰部隊戰技操演 http://www.youtube.com/watch?v=7UMoUNV_B3o Discovery 本身就會不斷重播..看一下節目表應該可以找到吧!!! |
![]() |
送花文章: 39317,
![]() |
![]() |
#13 (permalink) | |
管理版主
![]() ![]() |
![]() 引用:
儲蓄是基本功..有了儲蓄才有第一桶資金啦!!! 儲蓄是滴水集成小水流 再來就要以投資理財來聚財 投資理財雖然可以有機會賺更多 但也存在賠錢蝕本的機會 所以要依自己的情況來佈局 最基本的方式是買公債存定存 時間久了利滾利也是蠻可觀的 真要進入投資市場操作就要真有本事 其實賭博投資是很簡單的遊戲 一般人會輸都是因為搞不清楚狀況 只要符合四字箴言...順則賺...逆則賠 不管你怎麼操作都必須做到"贏多輸少"的原則 輸少就是輸的時候要認賠出場 贏多就是贏的時候要擴大戰果 你看那些輸家都是輸的時候拼命想翻本 贏的時候就想鞋底抹油趕快落跑 輸的時候想翻本...就潛藏著有一次翻不了本大賠的機率 贏的時候想落跑...贏再多次也不夠一次大輸 自然就會十賭九輸..次數越多輸面越高 投資賭博不是拼技術..而是比誰的戰略高明 就像孫臏以上駟比中駟的策略 不懂勝負輸贏的關鍵要領 著迷于技術明牌的誘惑 久賭必輸是必然的結果啦!! |
|
![]() |
送花文章: 39317,
![]() |
![]() |
#14 (permalink) | |
長老會員
![]() ![]() |
![]() 引用:
謹慎的在存貨與資金間巧妙的運用。 放銀行、買公債,這些只是最基本的做法。 那是以孳息的方法在做最消極、緩慢的運作。 等到哪天拿出來用的時候,你就會發現當年所作的投資又不敷使用。 總懷疑為什麼別人的錢總是超過了自己的保守儲蓄。 資金就是要如同人體的血液循環似的,循環的越積極,身體越健康。 滯緩的周轉速度,就如代謝不良的軀體;要讓錢去幫你賺錢,那才是健康的投資正道。 打個比方,許多當年算計好未來退休後之養老金,到了真正領到時, 又發現竟然貶值到連溫飽都成問題了。 隨便放眼別人,高樓大廈都搬進去住了,而自己又總窩在最簡陋的老家, 這就是高明投資與基本儲蓄的區別。 在正當消費的日子裡,人會因為責任與需求感,對內開發自我,對外開發環境。 決不以收取微息而自滿,否則,到頭來還是一場空。悔不當初自己為什麼不下更深的功夫。 存死錢的方法使個人一直在別人大步邁進大情況下,只得寸進的可憐利息收入。 但是當我以借貸資金來做生意後,那就是現在的我,大大的與已往南轅北轍。 如果當年我仍以存在金融機構的方法來『投資理財』的話,那麼今天我就完了。 換句話說,個人從不會讓自己的錢存在金融機構讓他們去當生財基金,那是在扼殺自我。 所以,我從不存款,而是直接的投資再投資。表明上看起來,我無什存款,但我卻相對的富足.....還是收斂些,太閃了﹗ 個人的投資重點就在「民生需求」與「高科技的研發」上; 儲蓄對個人來說就是坐以待斃。因為我的觀念隨著人生的挑戰與挫敗的經驗完全改觀了。 老路再走回去,對我來說,就是絕路~ 資金來去運用越犀利,就像一天喝足八大杯水,兼且固定適量的運動。 所排的尿,一定清澈無比;不喝足水又不運動,尿液體總是黏稠不堪,甚至於發臭。 無法大幅度的積極代謝,再怎走都是死胡同。 這麼比喻應該可以釋疑了吧﹗ |
|
![]() |
送花文章: 71895,
![]() |
![]() |
#15 (permalink) |
長老會員
![]() |
![]() 個人認為...
應該要說:【正確的投資】, 好過於儲蓄... 但投資之前, 要自己真的做過功課, 再去選擇低風險(然後比銀行利息來得好的), 而不是單方面聽從銀行理專的建議... (銀行理專是絕對不專業的) 倘若真的沒有時間去接觸時, 存在銀行還是好過於投資... 因為【不正確的投資】(讓外人來幫你管理資金), 說穿了就是把錢拿給別人, 讓別人去幫你賭博, 賭贏了, 他要分一杯, 賭輸了, 是賠掉你的錢... ...說實在的, 台灣的資訊真的是遠遠落後其他國家太多了, 金管會最近對於投顧公司的【風險必須明白告知】這項要求, 是在連動債倒了之後, 才提出相關法規, 進行要求的, 在此之前, 每一家都說穩賺不賠....=.= 就如同台灣現在的醫院....手術同意書的詳細程度, 依然是完全比不上外國... 在台灣, 如果沒有明確的投資管道(或者自己真的知道理專在說些什麼時)....... 真的是建議把錢存在銀行............ (投資股市...光是拿錢去換別家公司的紙張這件事, 本身就是很大的賭博, 賭的就是大跌之前看誰最後持有, 誰就死...) (如同炒作房市, 大家互相買來買去拉抬價格, 誰買到崩盤前的最後一棒, 誰就死) |
__________________![]() |
|
![]() |
送花文章: 403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