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結書】的法律效力,
很有限的...
尤其是一般人在簽定切結書之時, 用字遣詞容易出現解釋上的岐義
一段話可以有多種解釋, 或者一段話的實際意義不明,
(這個部份也就是律師的專業了.........
有些婚姻出問題的律師, 就是因為連在家中都要爭辯到贏)
【規劃成道路的部份是全部系做為永久道路之使用】
這句話基本上可以顧名思義,
6塊地大家講好的部份, 讓出來做為道路之後,
不能事後再去堵住....
關於道路的解釋, 與分類(請參考)
即便如此, 也不表示大家講好的部份一定得弄成道路
大家決議要把一部份弄成道路,
不表示這個部份一定得成為道路哦, 這點非常非常重要,
原因之一就是, [大家講好要弄成道路的土地], 目前依然是各地主所持有的,
地主每年在繳地價稅時, 都有算在內的(道路還沒制成, 也還沒去申請減免稅金之類的)
原因之二就是, 如果未來有人把這6塊地都買下來(那一定不是農地了, 應該是住宅或商業用地)
這時是可以整塊拿來蓋的...
原因之三就是, 切結書僅表示簽訂切結之人, 在切結的當下, 同意了某些事,
一旦後來出現紛爭, 法院還是得看當時簽了什麼, 目前的情況是什麼,
是否有違反善良風俗, 或是有的沒的, 來做為判決依據...
總之, 真的要請迪西想辦法去了解事件全貌...
單純只看幾句話, 用處不大,
再者, 要請迪西盡量站在旁觀者的立場來思考,
(這樣才有辦法從長輩提供的訊息當中, 找出不合理的地方)
因為當局者迷, 當局者往往下意識的會為了自己,
而選擇性的去注意對自己有利的訊息, 忽略對自己不利的訊息...
有時會出現這類的訊息落差,
是因為迪西的長輩們為了自己,
而選擇性的釋放出部份消息,
然後就衍生了更多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