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
最近有很多爛到爆的媒體內容
舉幾個例子
.天兔蘭嶼測得瞬間陣風破表達到17級以上,17級有多強
相當於在高速公路被迎面而來的保時傑對撞
:
真是夠了,如是這樣那蘭嶼人早就支離破碎了
風速就速度嘛~像飛機高鐵一樣快 像什麼一樣快來比喻就好
竟然會說像被保時傑撞倒...
.核三外電系統故障一級核能事件
:
真是嚇死人不償命
明明完整的用語是「第一級」
卻使用「一級」
有何差別核安 第一級是最小警示第七級是最嚴重
而「一級」這個用詞在平時人們卻是把他當做最大 (好比電風扇三級風力比一級小)
而這個報紙卻故意下了這種聳動標題
.華盛頓郵報比喻馬王九月戰爭好比美國水門案
:
有夠邪惡的,華盛頓郵報該報導者後來跳出來說
他沒有這麼比喻,而是說文中引用冥黨的說法「好比美國水門案」
後來國內的綠媒就斷章取義
變成華盛頓郵報認為好比水門案 ...
還有很多有想到隨時增加
所以啦
報紙的標題會給人第一印象,漏漏長的文字有很多人懶得看
或看了剩下30%內容印象 更是有此效果
就算是內容,時常也會動點手腳
單靠一時一天一方的東西實在不可靠
多年後時常只會記得第一次的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