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企業的競爭力都靠壓榨勞工權益、薪資待遇弄來的.....
22K是沒有標準答案的!
因為勞方與資方的立場本來就是矛盾對立的,資方最希望員工做到死
還吃自己的;勞方希望錢多事少舒服過,但~這是不可能的事....
22K為何能在台灣行得通?~~~因為老闆吃定你錢難賺、子細漢、還
有欠銀行錢,吃定你們了....不然你走啊!~~
如果他員工都跑光了、請不到人了他就得加碼才請得到人,就像某些
地方的"基本消費額"意思差不多...
薪資該給多少除了看工作內容外還要看這行業中的行情、年資、貢獻度
等細節,猶如老闆年終該與員工分享多少的意思差不多,有太多細節影
響到這個結果。台灣開放聘用外勞,使得很多企業使用外勞來取代部分
本土人力,也使得薪資行情被壓下,多少老闆故意開低薪好以找不到人
為藉口跟政府申請外勞聘用...
在國人靠么22K的同時應該也講講本身的競爭力與本事,就像酒店小姐
憑自身條件、交際手腕跟嬤嬤桑談價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