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1 (permalink) |
長老會員
![]() |
![]() 光圈1.2還好耶
萊卡以前要展現他的光學技術有多高超,光圈最大是0.7 4K你確定貴? 你看看P牌有錄影功能的單眼 一台多少而已 你確定你有做功課嗎? 閃燈拍出來硬不硬 看功力耶 上面一堆無聊的東西懶得一一去看 還有上面的照片 構圖可能需要加強 很普通 此帖於 2015-12-06 09:32 PM 被 kyo111111 編輯. |
__________________ Sexy Womans from your town |
|
![]() |
送花文章: 2496,
![]() |
![]() |
#2 (permalink) | |
長老會員
![]() |
![]() 引用:
你確定嗎? 現在相機夠冷就會當機? 曾經有人拿5D3在零下30度連續拍一星期 完全沒當機過 A7R剛出來時後 有一位同好住美國 他也是在零下30度連續拍一晚 沒出過問題 本人用的比較舊 NEX-7 拿去北海道 冬天狂下大雪 也是很給面子 沒當機過 你不知道什麼叫耐候相機嗎? 說出來之前先做點功課吧。 |
|
![]() |
送花文章: 2496,
![]() |
![]() |
#6 (permalink) |
長老會員
![]() ![]() |
![]() 六柱香︰
日本北海道) 雪地拍照要注意!相機防寒重點秘訣 http://choyce.pixnet.net/blog/post/4...87%8D%E9%BB%9E 知道你看不太懂英文,所以找了你唯一能看得懂的文字, 看看人家多客觀中肯的論述,就看你牛皮還能吹到多大? |
![]() |
送花文章: 71895,
![]() |
向 grc45 送花的會員:
|
![]() |
#8 (permalink) | |
長老會員
![]() ![]() |
![]() 引用:
http://photo.stackexchange.com/quest...n-cold-weather 這些文章你有做過功課嗎? 去你的﹗ 我在加拿大居住了快30年了,你對這些常識會比我懂。 老子在2013年的冰風暴的日子裡,許多人都忙著出去戶外拍照。數位相機的鋰電池根本撐不過零下氣溫。 你這個只出一次國到日本北海道的初哥,下雪的時候不會冷,會冷的是來自北極的冷空氣(寒流), 北半球一般都只在零下最多十度而已,美國緯度低過加拿大,你有沒有常識? 零下30度以下只是偶爾有的,而且沒有冰風暴根本就不會有那麼的冷﹗ 我的數位相機手冊上,全部都說只能在0~40度工作, 在寒冷的零下氣溫裡,相機會漸漸的變冷, 電池就會無電力輸出,連專業的攝影器材也熬不過, 它們要用保暖電毯,隨時包住外置電池組, 不懂就不要充能,什麼美國不美國的, 你就直接講你去過的廉價旅程 - 北海道 趕鴨子之唯一的出台行,別吹牛了﹗ 什麼都拉別人來說,什麼...我的台商朋友有多貴的攝影器材,你自己的呢? 為何老要提別人來壯自己之聲勢,你未免太沒裡子了﹗ 還有更多可以讓你的謊言破功的地方,看你牛皮怎吹︰ https://www.google.ca/?gfe_rd=cr&ei=...old+weather%3F |
|
![]() |
送花文章: 71895,
![]() |
向 grc45 送花的會員:
|
![]() |
#14 (permalink) |
管理版主
![]() ![]() ![]() ![]() ![]() ![]() ![]() ![]() ![]() ![]() ![]() ![]() ![]() |
![]() 寫了這麼多怎麼就這麼刪了 (有點可惜,起碼對mini來說打一篇要花10來分就是一種投資)
其實mini會選擇關閉主題 以前的論壇時代 也在很多地方註冊會員 但現在就只剩史萊姆 所以幾乎發的文就這麼個唯一 以前還喜歡分享原創經驗 後來感覺沒什麼人氣 格格不入 就漸漸選擇自己享受 (其實主要是感覺講出來就有點失效) 所以 能感受到刪除原創文章的心裡感受 以前也遇到過踢館 後來得到的結論是 辯來辯去是浪費時間 (網路辯文根本是不可能分出輸贏,有的只剩忿忿不平) 所以啦 對於踢館 教(開主題者) 一招 把你要說的話說完後 關閉主題即可... (要說沒風度那請對方自己開個主題自言自語吧) |
![]() |
送花文章: 2055,
![]() |
![]() |
#15 (permalink) |
長老會員
![]() ![]() |
![]() 一般人對雪的概念相當的模糊,但在加拿大地區的北方原住民(Inuit),他們能以30種以上的名詞來稱呼它們的各種不同狀態的雪。
下雪時,天氣完全不覺得冷。反倒是行將下雪前的臨界點特別的冷。下完了雪後的冷並非真冷,因為它在大自然的地面覆蓋著, 它的冷度是往地下(地底下)發揮威力的,至於高於雪地面,每上升十公分溫度就會越暖和。 能維持雪不融化,那是因為氣溫維持在攝氏零度以下,儘管在此條件下,若太陽出現(未被厚雲層遮蔽)後,那麼雪就開始融化了。 大地積雪並不覺得冷,關鍵在因為無風。但若開始有風(高氣壓往低氣壓挪動時),那麼就會產生所謂的「風冷效應」。 當風速越大時,溫度就越冷。風速在高速流動時所帶走的熱量,可以產生商業冷凍界所謂的「急凍效應」,此為西方畜牧業肉品的標準處理程序。 「急凍效應」就是利用超高速的鼓風機,以單位時間(秒)所迅速帶走的熱量而造成超冷的即刻凍結效果,以利保持蛋白質產品的絕對新鮮(不腐敗)。 人類是有機體,相機是無機體,因為人類有造物者賜予的血液循環恩賜。人類具有此一利器,但還是需要以絕緣物來包裹住身體的絕大部份。 這就是為何會有皮衣和毛衣普遍運用在寒冷天氣的原因,因為這些柔軟或更柔軟的前述材料,它們能較好或最好的在嚴冬下,讓體溫以最慢的速度流失。 人類的身體對氣溫很敏感,每上升一攝氏度就會感到很熱,這在台灣悶熱的條件下,所有賣冰的都發財了。 很遺憾的,相機本身無法自己生熱,機體中的骨幹又都是金屬結構的,所以導熱或導冷的速度很快,它在寒地一定要靠會主動生溫的外來保溫裝置來作恆溫保護。 幸運的是,老式的機械式相機完全能勝任此一挑戰,因為它們沒有電子高耗源的機制,頂多只是個鈕扣型的電池被用來當作驅動觀景窗中的曝光指示計之微弱的耗能。 不過個人在北國的嚴寒天氣中,從不靠那鈕扣型電池,而用手持式的曝光表。該曝光表自己靠的是氧化矽的光敏作用,只要有光源的地方,它就能指示出每英尺的燭光數。 該氧化矽可以產生電位差(電壓),該電壓就使銜接電線圈的指針在半圓形的永久磁鐵範圍內產生位移,因此,就可以讀出光線(燭光量)的大小。 把這燭光數對應到預先設置的機械式曝光表的ISO(曝光感光值)上,就可得到一連串的光圈大小和快門速度的合併串值組合。 在這些參數上所有的曝光量都是均等的,好處是可以自行抉擇使用光圈優先或是快門優先來運用。 比方,對於凝結高速運動體,就使用快快門,如走路時為 1/125 秒,汽車行走時 1/250秒,天上的飛行中飛機 1/500秒等;若要模糊瀑布或河流水,可用4秒的慢快門。 又如拍攝人物特寫照時,利用光圈優先就能讓不必要的雜亂背景,以大光圈來模糊等,不過一顆鏡頭的最佳光圈,應是該鏡頭的光圈的中間值。 以一顆標準鏡頭(F1.4 50mm)的鏡頭來說,從其最大光圈值的到最小,也就(F)1.4/2.8/5.6/8/11/16(數字越大,光圈越小), 所以它們的中間值就是F5.6和F8,這對於拍攝時將會產生較少的光學像差,所得的效果較令人滿意。 光圈越大的鏡頭,進入的光量越大,越有利於光線不足的場合,所以它也被稱謂為「快鏡頭」,這是優點,缺點是重量重些,體積大些,價格也相對的貴很多。 雖然可以利用高科技的材料來克服上述的缺點,但是技術程度越高,價格越貴。這不符合市場行銷原則,除非是特別定做的。 譬如,美國太空梭上或地球軌道上的探測宇宙星辰的哈柏望遠鏡之特殊鏡頭,它們昂貴,製程很艱難,所以不符合一般的大眾消費原則。 總之,什麼時候最冷?那就是在冰風暴來臨時,它以快速的氣旋,例如上次席捲加拿大安大略省的冰風暴,它在高時速下迅速的令到萬物冷凝結凍, 連供應市電的室外高架變壓器都紛紛的故障、短路、爆炸或燃燒,這些都是在高速冷氣流流動下瞬間結凍的結果。 風速(氣流)流動越高,天氣越冷,此刻的雪不是直接飄落的,它們以平行地表的高速流動,五秒內的皮膚都會凍傷。 氣溫不是絕對的,真正在意的應該是冷空氣高速流動下的絕對體感溫度,它囂張到令人眼球的潤滑作用都快凝結了,所以要作好防寒萬全準備, 政府極度呼籲非必要,請留在家裡不要外出。天生血液循環良好的人類都耐不住了,相機又如何能不受影響而凍化? 越是電子化程度越高的相機就越倚賴電池電源,很遺憾的,這是現代化相機的致命傷,所以個人因應環境,儘量在冬季的嚴寒室外使用機械式相機。 . 此帖於 2015-12-23 12:52 PM 被 grc45 編輯. |
![]() |
送花文章: 71895,
![]() |
向 grc45 送花的會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