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單個文章
舊 2016-02-13, 04:09 AM   #1
YaYa07
管理版主
 
YaYa07 的頭像
榮譽勳章
UID - 3945
在線等級: 級別:61 | 在線時長:3973小時 | 升級還需:119小時級別:61 | 在線時長:3973小時 | 升級還需:119小時級別:61 | 在線時長:3973小時 | 升級還需:119小時級別:61 | 在線時長:3973小時 | 升級還需:119小時級別:61 | 在線時長:3973小時 | 升級還需:119小時級別:61 | 在線時長:3973小時 | 升級還需:119小時
註冊日期: 2002-12-07
文章: 18491
精華: 0
現金: 2652339 金幣
資產: 3433029 金幣
預設 縱容惡建商 天不佑台灣!

http://tw.on.cc/tw/bkn/cnt/commentary/20160213/photo/bkntw-20160213000529857-0213_04411_001_01b.jpg

捆筋偷工50%、樑柱工法不合格、剪力牆被打掉‧‧‧收押台南地震維冠大樓的惡建商,就能還死難者公道、台灣居住安全無虞嗎?

別做白日夢,走過彎路,得不到教訓,下一個地震再發生,又不知是哪邊的大樓又應聲而倒,無辜居民再添亡魂‧‧‧

台灣本來就是地震島,菲律賓板塊和歐亞板塊不斷擠壓,建築防震最為緊要,但是,台灣地狹人稠,土地難求,奇貨可居,建商不但有暴利,而且政府單位根本就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上下其手,荼毒百姓!

維冠大樓當然很可惡,但是這樣的「一案建商」卻可以蓋一棟就倒閉,換個名字再蓋一棟,重複循環,難道建管官署都不知情?

沒有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甚至暗中勾結,誰相信!

大樓出租當賣場,十幾年期間難道主管官署都沒有查察?出事了才起訴收押,平常難道都尸位素餐!

大樓基地本來是湖泊,土質鬆軟,當初發建築執照和使用執照難道主管官署沒有查核?還是其中有更多不為人知的秘密!

地震雖然可怕,只要建築法規嚴格執行,安全查核雷厲風行,哪有可能一個6.4的地震就可以把永康地區號稱最精華的社區一震垮台?

這就是台灣的悲哀,建商最大、惡建商更大,在他們的背後,還有許許多多護航的主管官員在上下其手。

惡建商橫行,台灣早就不是老百姓的寶島,看看維冠大樓許多受災戶都是年輕家庭,在高房價肆虐之下,前半生的努力付諸東流,死者悲慘,生者的未來,更視茫茫無助‧‧‧

不要以為只有南台灣建商橫行,北台灣的建商和官署更是一手遮天!

他們,還有一個坑殺人民的終極武器,就叫做「都更」!

沒錯,台北市好醜、但台北的官更醜!都更無罪,濫權可惡;都更沒錯,圖利可恨!身為台灣首善之區,房舍老舊、街道髒亂,應不應該美化?當然應該!

邁向國際化一流都會,危樓林立、景觀混雜,應不應該更新?當然應該!

問題是,當良法美意變成上下其手,官商交相賊之時,這樣的官場、這種的假借良法之扭曲執法,還誇稱「依法行政」之官府,比台北市舊市容更醜惡、比台北市舊溝渠更腐臭。

幾個指標就可以看出台北市的濫用都更,假官方程序護航豪宅的醜陋嘴臉!

要都更,台北市最需要更新的老舊區域,如萬華、大同,怎麼沒幾個個案?

要都更,怎麼不是優先處理數十年老宅,且無文化古蹟意含之舊建築,反而老是在繁華地帶,如大安、中正等繁榮地帶,竟是都更新興區?

且看看都更之後的效益,房價往往翻兩番,地價再度拔天高,例如,曾經引發爭論之「文林苑」,除了舊有三十多戶之外,建商馬上大賣兩倍以上之房宅,獲利以好幾倍在計算,周圍房價再拉高,哪裡還是福國利民之政策?

一場都更一場戲,更新市容是晃子,假都更真豪宅,才是台北市是全台灣都更最密集地帶的「不能說」之秘密。

都市計畫中,容積管制本是土地使用分區的管制策略之一,目的是配合人口需求、未來社會經濟發展,有效控制建築發展強度及人口密度,合理配置公共設施、確保生活品質,針對土地使用分區訂定不同容積管制,這就是「法定容積」。

容積率本是一種公共社會資源,具有公權力政府卻允許地主、建商蓋的空間,建商又將此空間銷售給一般民眾。如果是在大台北地區擁有高出一倍的容積率,建商從中獲取銷售利潤將是極為可觀。

大台北地區高房價的故事就是這麼發生的。

近年來中央政府到地方政府,將容積獎勵當成「萬靈丹」,一方面加速都市發展,一方面做為政府財政工具,從中央的建管法規、交通法規、文資法規、地方法規等都容許容積獎勵,容積獎勵已被濫用到嚴重扭曲市場、誤導資源分配的地步。

舉例來說,《都市更新條例》最高容積獎勵額度50%,策略地區更可達100%;在《建築技術規則》中,增設停車空間享有20%容積獎勵,鼓勵綜合設計則有30%容積獎勵,興建老人住宅也有20%;大眾捷運系統場站聯合開發也有50%容積獎勵;《文化資產保存法》下訂有古蹟土地容積移轉40%至50%。

在地方自治精神下,地方政府加入提供容積獎勵行列。如,輻射屋、海砂屋改建也有容積獎勵。如台北市為舉辦花博曾在「2010年台北好好看」計畫下提供獎勵容積,另外台北市現還有「騰空期程獎勵」,對於在六個月內拆除窳陋建築有五%容積獎勵;投入綠美化維護也有容積獎勵;2010年8月中公告老舊中低公寓更新改建,獎勵容積可達法定容積的2倍;去年10月公告老舊市場再生專案計畫,在一定期程內改建,獎勵容積可達法定容積的2倍。

容積移轉更是用以圖利建商的一大漏洞。

事實上,容積移轉早淪為地方政府財政工具。依都市計畫法,政府必須徵收、收購道路等公共設施保留地,但地方政府財政拮据,變成以容積移轉方式取得公共設施保留地,亦即將公共設施保留地的容積移轉到其地建地去,因此坊間出現一種現象:建商從各種管道收購公共設保留地容積,但交易價格遠低於公告現值,建商卻以公告現值全額換算移入容積,對地主不甚公平,利益都落入建商口袋。

建商加上官方配合,似有一套綿密、環環相扣的策略,一步步鯨吞蠶食開發利益,曾有監委在2011年6月想提案調查,他懷疑,建商的勢力似乎伸入內政部建管、地政、都計等各個角落,所有建築技術法規規定都能有利於建商,而不利於消費者、一般社會大眾。

這樣的提案,卻被更高層以「大選當頭,大局為重」壓了下來,箇中原因?不得而知,但枉顧人民利益之政治黑手,昭然若揭。

該監委指出:以某大台北某都更建案為例,透過容積獎勵、容積移轉,建商已取得2.28倍數的實設容積。依據「建築技術規則」規定,昇降機間梯廳、法定騎樓、共同使用樓梯間、依法設置防空避難設備、地下停車空間、機電設備等等,雖不計入容積,但計入「總樓地板面積」;換言之,「總樓地板面積」等於「實設容積」加上上述公共設施,以新北市某建案為例,其總樓地板面積達到3.65倍(即為法定容積的3.65倍)。

這就像變魔術一般,都市計畫「法定容積」假設為一;經過容積獎勵、容積移轉,「實設容積」變為2.28;再加上公共設施,「總樓地板面積」變為3.65;「建物登記面積」再灌水為3.89,並以此銷售給一般民眾。

大台北地區,已無大規模新建地,透過都更,建商還是可以取得大規模建坪,蓋大坪數豪宅,繼續拉抬房價,讓真正的台北人在台北因高房價而無立錐之地。

假都更、真豪宅,都更美意早就被扭曲,成了高房價之元凶首惡,惡建商橫行,天不佑台灣‧‧‧

http://tw.on.cc/tw/bkn/cnt/commentar...04411_001.html

看照片中的維冠四周都是矮樓
20年來四周都不能建大樓
不是更凸顯維冠的特別嗎??
人謀不臧, 從營建單位到建商到屋主
只要有能力的沒一個安分守己
這就是真正的台灣之光
我們都知像維冠與屋主這樣的人遍佈全省
地震到哪, 也就倒到哪, 大家不過是在賭運氣而已
YaYa07 目前離線  
送花文章: 39317, 收花文章: 16146 篇, 收花: 52316 次
回覆時引用此帖
有 4 位會員向 YaYa07 送花:
a471 (2016-02-13),Dimo Chen (2016-02-13),grc45 (2016-02-13),prosaic (2016-02-15)
感謝您發表一篇好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