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跟「蝦皮」削價競爭 PChome認賠不玩了
遠見雜誌 2018/3/12
2017年,是網購消費者最開心的一年。台灣的電商業者大玩補貼政策,但在消費者大搶便宜的同時,電商卻在淌血,雖然營收成長,獲利卻大幅衰退,連網家(PChome)都罕見地虧損。
這種「只賺到面子、沒了裡子」的事,讓電商再度認清:削價競爭的可怕後遺症,因便宜而來的人也不會是忠實顧客。
去年整年,網家(PChome)旗下子公司商店街燒了8.8億元,在不堪賠錢下,董事長詹宏志對外宣示:不玩了。
而這一切都是蝦皮惹得禍。自從新加坡電商蝦皮從去年開始,不計成本祭出運費補貼後,本土業者網家為了圍堵,也跟著大玩補貼政策,其他業者也被迫應變,打出各種折扣行銷戰,競爭激烈已到了「仙拚仙」(台語)的地步,消費者也樂得掏錢。
因此,近十個月來,不少本土電商出現怪象,營收捷報頻傳,成長數字往往二位數起跳,屢創新高,然而,獲利卻銳減,去年第三季,網家(PChome)還破天荒地虧損。
旗下子公司商店街,因補貼行銷政策,超商寄取貨件次突破1000萬件,開店店家超過7萬家,內心卻苦得很,共燒了8.8億,交出每股大虧43.25元的成績單,跌碎眾人眼鏡。而創業家去年獲利更大減六成,等同業者都在做賠本生意,賣愈多賠愈多。
這都是大打行銷戰的後果,在這場焦土戰中,每個人都頭破血流。業界人士擔心,因補貼戰、折扣戰所帶來的消費者,忠誠度都很低,幾乎是哪裡有牛肉就往哪裡去,業者還是要著重於,如何創造附加價值,將流量真正轉為現金。
其實,處在風暴中心的網家也知道,補貼戰不能繼續再玩下去,否則真的要傷筋動骨。
3月5日,網家首度召開法說會,整場焦點都聚焦於商店街補貼是否再玩下去?董事長詹宏志明確指出,三月開始,將陸續取消補貼政策,專注於會員經營、產品優化,等同今年不再如去年頻放招式,將轉練內功。
眼看補貼戰終於要止息,法說會隔天,網家股票隨即大漲六個百分點,等於給了網家別再隨蝦皮起舞,做無意義補貼政策的實質「回應」。
詹宏志也在法說會上給出令外界滿意的答覆單,未來,將轉攻AI,把所有消費交易資料,進行大數據分析,針對不同消費者推薦不同商品,甚至給予會員客製化網頁,提高購買率,跟上行動化數位化,不再挨打。
當然,戰爭中有輸有贏,但本土業者並非全是輸家,倒是以電視購物起家,九年前才開始經營電商的富邦媒(momo)成了漁翁得利的最大贏家,二月媒體春酒上,總經理林啟峰萬丈雄心宣告,富邦媒已是全台電商龍頭,去年與網家互有輸贏,雙11後,一路贏到現在,現在贏,未來也要持續贏。
來源
https://www.msn.com/zh-tw/money/tops...5253Bocid=ie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