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不同看法
過去不管補選或罷免....投票率都很低
尤其是罷免,最早一次是黃老濕,同意票遠多於反對票
因為投票率沒達罷免門檻,所以罷免沒過
被罷免者一直以來的策略都是呼籲支持者不要出來投票
降低投票率好讓自己過關
拿正式選舉的得票來比較?
去年是因為大選跟立委一起選,投票率衝到七成五,罷免難以相提並論
從罷韓開啟了罷免潮,沒有人想到會成功
綠營運用了"仇恨"動員,衝高了投票率
再者G賣的支持者知道,這一仗贏了,補選他會回歸
出來投票意願會大增
可是地方議員不同,多席次少一兩個也沒關係,也不用補選
大家對這種小角色,不管支持或反對很難動員
畢竟反對力量或反對某議題的一方多少佔優勢
中壢哪位不分區議員的選區,理論上藍太於綠
再者,這傢伙爭議性太大,同樣要復仇動員相對容易
本來也沒人看好會過,他打低調牌希望投票率不過門檻
意外地罷免成功,我猜測綠營也沒有想過結果會這樣
這次不一樣,對綠營來說玩投票本來是他們的強項
有中壢的經驗,他們不再採取呼籲支持者不出來投票的策略
選擇了直球對決,對決成功馬上止血了
這個模式成功,證明根本不必再怕藍發動罷免
失敗也沒差,白眼不是他們的黨員
何況A大說的,其實白眼也沒有多大的過錯,非要罷他不可
缺乏正當性,加上綠綠操作反對復仇動員為訴求
光是哪場辯論,列舉罷免理由就顯得不夠理直氣壯
也許現在有人事後諸葛
其實也沒錯,要罷免成功,選對人選對地區很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