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還是來講新冠好了
做個直覺性的結論
目前的趨勢顯示疫苗弱化中
但仍然有防止重症/死亡的高效存在
也就是就算不能防止染疫,但能最小化病狀
所以
台灣目前的潔癖式防疫心態根本是跟不上潮流的做法
而地球人看新冠的趨勢也有點偏
不該再盲目地想發展一勞永逸的疫苗
因為這就跟 抗生素VS病菌一樣
只會讓培養出 抗生素節節敗退之路 ※
好比一般感冒
我們不會想要搞感冒疫苗
而是做出 消炎退燒藥
所以針對新冠應該改以發展治療性藥物或手段為主(取代目前的發展疫苗為主)
當然
不時有些新聞顯示一些舊藥好像能成為救星
但這些新聞提到的治療性藥物,其實有一半都胎死腹中
可見研究有很多,差就差在政府是否有
如投注疫苗般,也多關懷與支助醫療藥物
不過可悲的是
別人是有疫苗好打才有資格以流感化的角度來談,台灣則就是後天不足
不能完全站在同立場討論
※
病毒為何會突變?
是因為他的戰場環境改變了,越多病毒在戰場上搶所需的資源
僧多粥少就越容易發生突變,比如可能人越虛弱ACE2受體變少越容易發生突變
所以不同的國家會養出不同個性的變種
英國初期防疫不甘不脆所以養出平衡型(至病與傳播兼顧)
印度人多交叉感染加上營養不足,養出搶匪型
美國醫療資源多養出對抗型
目前看來非洲疫情與國民生活環境真的堪憂
但
如果以英國變異株相對於世界來分析
即將到來的冬天則是以俄國變異株(如果有這種變異株存在的話)為最大潛在威脅
此帖於 2021-07-11 07:37 PM 被 mini 編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