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萊姆論壇

史萊姆論壇 (http://forum.slime.com.tw/)
-   時事、科技、娛樂新聞話題討論區 (http://forum.slime.com.tw/f7.html)
-   -   有關綠色支持者一問 (http://forum.slime.com.tw/thread186235.html)

虛虛 2006-09-23 08:13 AM

引用:

我個人認為反貪不該只是針對一個人.. 台灣的貪腐結構由來已久,陳水扁政權時代加速腐敗..這不是剷除一個人就可以徹底瓦解整個貪腐結構,由口號來識別..整個集會只重視在倒扁和阿扁下台.. 根本不是重在反貪腐.. 所以我才認為..已失焦並偏移..只為反一人而反..而非反貪腐..這是兩回事~!

沒錯反貪不是針對一個人,所以以往國民黨貪腐就反它,讓它下了台,今日同樣的也是要民進黨政府下台,貪腐結構也是由一人所領導,上面不敢大貪,下面就不敢小貪,擒賊要先擒王,不把源頭鏟除,貪腐結構才不容易瓦解,這並非兩回事,而是環環相扣的喔!
引用:

真正的一門好的公民人文教育,應該是從外去看事情..討論事情.. 而非把孩子帶在身邊讓他受單方思考...隨著大人的思想.. 大人的決策..來辨明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
公義的定義是什麼.. 家中的大人的思考方向絕對是正確的嗎?.. 且看這場大型集會..
孩子的用詞是什麼... 上台的表現又是什麼?... 在我看來.. 只是一場抓準時機秀自己的最佳機會... 這些所謂孩子們的父母又做了什麼?.. 在孩子用其不當言詞來形容一個人.. 他們在拍手... 這些就是所謂公民人文的教育嗎?..

請問您何謂從外去看事情?在家裡看電視?再由父母去講解?那這只是言教而無身教,對不要把大人的思想灌輸在孩子身上,所以要身教,帶孩子在身邊,告訴孩子啥是遊行,為何要遊行,從親身參與中自己去體會其中真義,在針對是非黑白對孩子闡述,並且告訴孩子他們在寫歷史,他們在歷史的關鍵時刻並沒有缺席,不要小看孩子的思想,孩子只是社會經驗不足,但思想上的成熟度您絕對是很難去想像的,而教育孩子就是藉由親身的參與達到身教的目的,例如:因為學騎自行車會摔傷,就禁止孩子參與學習?例如一部輔導級電影因為有些許暴力情節或是有些親吻動作就不准孩子觀看?原因就怕影響孩子身心發展?我不認同這種本末倒置,因噎廢食的教育方式!
能秀自己也是一種學習,孩子能在大場面臨危不亂台風穩健,將來就能夠面對大風大浪,沒有跌倒就學不會走路,這是難得的經驗...................
公義就是是非黑白,貪腐就是錯的,這些讓孩子明白怎麼會混淆?又怎會定義不清呢?
引用:

當年的野百合學運...和今天的反扁大會..整個環境完全不同,16年前,大規模的「野百合學運」提出解散國民大會、廢除臨時條款、召開國是會議、訂定政經改革時間表等建構民主制度訴求;野百合學運,又可以說是近年來學生運動的代表作,當時台灣社會尚在國民黨的威權統治底下,國民大會的「萬年國代」不退位是引發這次抗爭的導火線,因此提出「解散國民大會、廢除臨時條款、召開國是會議、訂定政經改革時間表」等四大訴求,藉以加速威權體制的崩解,讓學生運動成為社會改革的火車頭、政治革新的清流。
由以上看來.. 我不認為兩造可以相提併論.. 野百合學運反的是體制.. 反扁反貪腐活動..反的是政權.. 反的是個人...
好的人才被放錯位置.. 哪個時代沒有.. 孫立人將軍就是一個好的例子..
陳水扁在當台北市長.. 我也認為是好的人才... 但是被放在總統的位置上..卻沒有什麼作為..
我認為最大的問題... 不在於人才是否放對放錯... 而是對立情形太過嚴重... 使得好的人才無法任用...用的人沒有經驗... 才會造成今日的結果.. 這才是最令我生氣的..

解散國民大會、廢除臨時條款、召開國是會議、訂定政經改革時間表等建構民主制度訴求這是體制問題,現今陳水扁政府破壞憲政體制,把國務機要費違法拿去弄秘密外交(就算秘密外交是真的!).踰越了外交部,國安局的職權,明顯體制出了問題,那當時與現今的環境有啥不同呢?
上述還只是一小部份,現在表面上民主,但真的有民主嗎?還不是陳水扁政府威權體制?
陳水扁我承認為他是人才,但自從他擔任台北市場後我發現它是個庸才,並非人才,他的作為與現再總統都是一個樣,只是您沒有發覺而已,陳水扁只適合做個律師,不適合從政!
現再的倒扁同樣是在做一種民主的訴求,與當年黨外運動的訴求並無差別,我們該反省的是蔚什麼政黨輪替後沒有進步反而退步不是嗎?
引用:

國父 孫中山先生所說的沒有破壞哪有建設,並不是指破壞民主的機制與價值吧...
其實我認為靜坐來象徵人民反貪的決心就夠了...可以讓陳水扁看到人民的力量..和自己的處境...
但是...只是不斷的在吶喊...我承認會增加他的心理壓力... 但同時也會使得另一種聲音慢慢浮現...而且..鼓噪大家的情緒並不是件好事... 可能會有脫序演出...
要成立廉政公署...其實也不一定要由總統直接下達... 可以由大法官來直接負責...
現在就是人人都不相信別人... 沒有信任為根據..才不可能成功...

我沒有說破壞民主的機制與價值呀..............
縣在的倒扁運動就是在訴求民主的機制與價值,希望找到失去已久的核心價值...........
台北的倒扁運動主辦單位並無鼓譟大家的情緒,零星的衝突在所難免,糾察隊與警方也都有制止,沒有一場運動是十全十美的,但比較起來比暴力運動是否要好很多呢?
沒有人愛上街頭,沒有人愛遊行,這群人遊行,上街頭的背後因素沒有去探究反倒是去看遊行的表面張力,看遊行的部份失序,或是雞蛋裡挑骨頭,是否有失公允呢?
大法官直接負責?您可知道現在台灣的憲政架構大法官是總統任命的,大法官負責跟對總統負責有啥不同呢?
這是制度問題,不是信任問題,再好的制度經過人為破壞,那才會出現信任的問題,就如同好好的陽光法案,陳總統夫人的珠寶卻不依法申報,不交代來源,這樣的制度被他給破壞了,請問誰還能夠信任他呢?
引用:

新聞從業人員本該持著中立的態度去採訪.. 而非不斷的更換標誌...立場倒來倒去...
電視台早已被塗上顏色...是不爭的事實.. 民視去採訪紅營的時候...並未有任何身穿綠衣..當時..挺扁集會也尚未開始..也無挺扁貼紙.. 若是他們身穿綠衣貼上挺扁貼紙去採訪紅營,會有什麼結果.. 我想是可以預期的..
不過虛虛大大您說的我也很贊同...暴力事件本該受到嚴重譴責..而且也必須嚴懲..
至於搭公車的事件...我必須說..台北車站是重大交通輸杻..很多人都在此地轉車、換車..
不能因為一方盤據在車站,就認為另一方去車站搭車就是挑釁的行為,既然都為開放的場地,任何人應該都有權利前往..只要不是故意跑到他們面前..故意嗆聲..就不是挑釁的行為.
這點看法.. 是小弟我和你看法不一的地方...

很顯然的您不了解新聞從業人員的工作性質,新聞從業人員若不入境隨俗自會身陷危險,某家電視台沒有任何倒扁或是挺扁飆至同樣被拆主播台,女主播同樣被趕出去,這不能怪新聞從業人員,只能怪群眾的素質不好................
想到我早期從事平面媒體攝影的工作,接到長官指令要去採訪黨外群眾運動,我們帶著相機出現會被說成是:抓扒仔.............那怎麼辦呢?我們只好穿著涼鞋,講台語,他們遞檳榔我們得吃,他們罵啥我們得跟著罵,不然只有等著被打........................
我有個新聞同業被打到住院三個星期,出院後不敢再從事相關工作,事後他想到都還會害怕發抖,這就是人民的素質................
當然各家媒體報導都得公平,我們也不能否認有立場偏頗的媒體,但不論立場為何,暴力已經是不對的,該譴責的是暴力,至於媒體的立場又是另一個議題,不該相提並論的!
至於搭公車事件,我比您更了解真相,當挺扁活動結速的時候很多人就近在台大搭乘捷運或是公車,附近的中正紀念堂,重慶南路也都有公車,尤其那位被打的婦女住三重,他的公車早在活動開始就改道了,他必須得在重慶南路搭三重客運,有人會走路兩分鐘就能等公車卻願意走二十幾分鐘去搭公車嗎?
再說了那位婦女事實上根本是搭民進黨的宣傳車參加遊行的,只是活動結速後與兩三個人同時走到台北車站對著倒扁群眾叫罵比手勢(我在現場),當然就會引起比較激動的人不滿,衝突於焉發生,這能怪單方面的失控嗎?
引用:

我所說的成本... 不是指物資.. 沒錯..當然物資的浪費也是一種成本...
而我所說的成本.. 是指社會成本.. 路權的使用.. 公車的改道.. 交通的負載.. 垃圾的囤積.. 噪音的干擾.. 資源的佔用.. 心理的層面.. 這才值得去深究的..
被掏空的社會... 這是台灣政權最貪腐的表現.. 以前的銀行、農會的超貸.. 由來以久的官商勾結.. 國有財產的侵佔.. 電子股的免稅.. 金融業的合併...
但這個結構已久的犯罪模式.. 並不是倒扁就可以解決的... 而是我們立法不嚴..執法怠墮..
事情必須從根本去解決... 而不是推翻一個政權就可以完全改觀的.. 所以反貪還有很深遠的路要走...

物資也是社會成本的一種,路權的使用是屬於大家的,但有特殊的用途經過申請許可,特定人士就可使用,這是法律給予保障的,在爭取改革的過程中勢必要有所犧牲,不能夠做到盡善盡美,同樣的沒有人愛上街頭,值得探究的是遊行背後的成因,為何會走上這條路?
就因為您所說的貪腐結構由來已久,難道就此放任?
只為了路權,公車改道怕擾民就禁止遊行抗議?
推翻一個政權不能完全改觀但卻是改革的契機與開始,新的執政有有所警惕知道人民的力量能夠隨時展現,這才是執政者推動改革的壓力,沒有給執政者壓力您更別寄望執政者會改革!
陳水扁政府這六年來若是懼於人民的壓力就不會只注重在意識形態而會實質上的改革,人民為失望才會持續給予壓力甚至希望他下台,這有錯嗎?
若依據大大的邏輯不遊行,不抗議,公車不改道沒有浪費資源就是民主?那是否能夠推動廢除集遊法?恢復戒嚴?(但別忘了戒嚴時期的遊行上街頭沒有法律保障更容易失控)
您我的看法確實差異極大,我只能說沒有人願意上街頭,大家都要為生活打拼,但是當大環境的變化使得人民無法生活的下去的時候只好站出來,當然也有人選擇沉默,但自古以來只有官逼民反,現在沉默的,將來的爆發力會越大,氣球還沒有脹破之前很美,等到帳破之時難免就會傷到人,若裡頭是氫氣,那威力更大!
人民國家病入膏肓前就要搶救,等病入膏肓想在搶救就來不及了!

猜謎人 2006-09-29 08:37 PM

聖經上說先知在本地都是不受歡迎
你看許信良施明德
早早被趕出民進黨
鄭麗文也是


所有時間均為台北時間。現在的時間是 07:20 PM

Powered by vBulletin® 版本 3.6.8
版權所有 ©2000 - 2025, Jelsoft Enterprises Ltd.

『服務條款』

* 有問題不知道該怎麼解決嗎?請聯絡本站的系統管理員 *


SEO by vBSEO 3.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