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引用:
至於老人家,雖然說許多真的是身體不適才開始交代,但有總比沒有好 我也碰過許多是身體硬朗就在討論的, 如之前我參加現正府辦的殯葬研習就碰到一對老夫妻, 他們就是一般老人家,問了我們很多問題,包含靈骨塔與樹葬,植葬甚至海葬.... |
人生無常....
對別人而言,你留下了什麼?你交代了什麼?你有何遺憾?你有何心結?....... 對自己而言,什麼還沒做?什麼還沒說?什麼在擔心?什麼........ 其實什麼也沒有,因為你已經走了,留下的遺憾與問句,就讓後人慢慢猜吧..... |
人生最後不就是塵歸塵土歸土, 離去時不帶走任何東西, 回歸自然, 一切重新再來過, 再重新開始另一段緣分與人生~~~
|
引用:
至於重新再來,或是另一段人生,個人是不敢想......... 還有誰能確定能回來人世呢?又有誰要回來呢? 有人說我們做這一行的是積功德,拜託,就工作而已,認真做好,吃的飽比較重要,完全奉獻出去就喝西北風了 :on_44: |
臨終----值得深思1
成大醫學院護理系副教授趙可式發現很多人為了種種原因,堅持要求醫師使出「十八般武藝」,繼續急救明明只剩最後一口氣的親人,使得患者受盡痛苦,含恨以終。 她昨天在台中市舉辦的安寧療護傳愛志工培訓班中,講了多起實例。趙可式說,有位七十三歲老太太得知自己罹患乳癌後,清楚交代後事,然後安心地接受治療。四年後,癌症復發,並轉移到肺臟、肝臟、腦部和骨骼,她自知來日無多,不但簽下「不急救」的意願書,並且交代兒孫在她往生之日,不要驚擾她,只需安心念佛,送她上西方極樂世界。沒想到,老太太瀕臨死亡前,有個兒子聲稱在遺產問題尚未擺平,兄弟姊妹還沒取得共識前,醫師絕對不能讓她斷氣,否則就要控告醫師有醫療疏失,醫師只得依他之言全力搶救」,經過多次電擊和心外按摩,這位老太太死前幾乎已被震得「粉身碎骨」。 另一位篤信天主教的八十九歲老人樂天知命,七十歲那年就寫好「生前預囑」,希望子女在他臨終前,不要給他插管開洞,讓他安詳的返回天國。然而,真的到了他病入膏肓,多重器官衰竭之際,子女擔心被鄰居批評不孝,同時為了讓住美國的大哥見老爸最後一面,硬是要求醫師救到底。 趙可式說,這名老人死前意識清楚,渾身沒穿衣褲,插了十幾根管子,他沒辦法說話,幾度要自行拔掉管子,護士只好綁住他的雙手,他又用腳踢表達心中的怨憤,由於扯掉導尿管造成血尿,護士又綁住他的雙腳,結果他被五花大綁地躺在加護病房,躺了兩星期,不斷流淚。最後長子總算趕回台灣,但是任憑所有子女聲聲呼喚,老人轉頭閉眼,硬是連看都不看,在無聲的抗議下,嚥下最後一口氣。 更離譜的是,有個老人已屆彌留狀態,子女請相士算命,相士說老人如果在某月某日前死亡,家道會衰敗,後人會貧窮,子女拜託醫師無論如何不能讓老人死。結果,這名老人經過十幾次急救,光是強心針就打了一千多支,護士打到手軟,拖過相士講的那一天,子女終於同意醫護人員拔掉老人身上所有管子,讓他安息。 文章來源:中華生死學會 |
臨終----值得深思2
趙可式說,這種人間悲劇不是個案,全台各醫院每天都在上演。有一名四十二歲婦人罹患卵巢癌,癌細胞嚴重擴散,她丈夫懇求醫師非得救她一命不可,因為「三個孩子還小,不能沒有媽媽」。當她呼吸停止時,醫師努力替她施行心肺復甦術,但急救無效。她丈夫進入病房一看,只見愛妻滿臉滿枕頭都是血,嘴裡插了一根很粗的管子,口角沾著血,眼角的淚也沾溼了枕巾,他抱著妻子狂喊「你們對她做了什麼?」當他獲悉是急救的結果,心中大慟,連連捶胸哭嚎說「我對不起妳!我對不起妳!」 趙可式說,她每次看到這種情形就感慨萬千,甚至有的病人根本就已經死了,只不過靠著人工呼吸器,胸部仍有起伏,其實腳底板早就出現屍斑,醫師往往宣布死亡不到一小時,屍臭就透出來了。 她表示,這種人間悲劇可以說是「四輸」: 病人方面不得善終; 家屬方面事後愧疚; 醫師方面在醫療糾紛的陰影下,無奈為之,違反了醫界倫理; 社會方面,每年因此耗費的健保資源更是難以計數。 這種惡質文化還要讓它存在多久,值得國人深思。 生離與死別 都是人生兩大傷心事 不捨 帶給雙方的只有傷心和遺憾 放手 是讓大家活得更好的作法 這篇文章任誰看了都想痛罵那些自私的家人 人無法選擇生,唯有死亡的方式可以由自己選擇 「死也要死的有尊嚴」啊 所以說想要愛一個人這個'愛'字真是直得深思有時自以為是的'愛'卻剛好是一種'害'。 文章來源:中華生死學會 |
臿管
非常不人道也對病患非常無理的要求 6年前在抉擇是否臿管的當下 無法理智思考只希望父親多陪我一天 明明在一開始就確定拔拔是癌症末期 在麻麻積極努力下 拔拔多陪了我們5年多了 最後那半年我每天進出醫院 算算時間沒錯就是恐怖殺士時期 因為拔拔無法離開醫院了 當時看著拔拔頭髮白了 四肢變瘦了肚子腫脹了 我能作的事每天帶著笑容去醫院 勾著拔拔的手在台北從家裡漫步去醫院 十字路口的倒數計時器真的很討厭 時間結束了~我倆還在馬路中間 多次的癌症治療未我們多帶了一點時間 也快速讓拔拔衰老 最後那個月拔拔無法下床 連去廁所的體力都沒有了 到~大小變都是腥臭的黑血 還是無法接受他~就要離開我 一直到我跟麻麻體力不支 我們才同意醫生開例病危通知 通知在外島當兵的哥哥回國 當~呼吸停止的那刻 醫生在確認家屬是否要急救 明明知道不人道 但~:on_01:就不想他離開阿 最後我還是慘忍的要求醫生臿管 當時拔拔才50幾歲 怎麼可以錯過可以多待在世上幾天的機會 拔拔對不起 看著你被救醒那刻 非常不舒適的模樣 只因為我的私心 讓您受苦了 在第二天您就利用半夜 自己把管子拔出 更讓我知道我做了非常過份的事 但~沒有呼吸器 我就無法看到清醒的你 到最後那天 你的心臟無法跳動 讓我眼淚決堤那刻 好多護士跟醫生都來給我擁抱 謝謝大家給我安慰 不爭氣的眼淚 就從台北流回到南投 |
卡拉與各位我沒有想勾起大家的傷心回憶,
因為我很常碰見人家問我這問題, 想要問我意見,可是我不是醫生我沒辦法告知正確的方式, 當然只能請他們自己決定了,連拔不拔管都要自己思考, 請別再問我了,去問醫生的建議吧。 然而對於無效急救這份煎熬與選擇是在家屬,任何人都無法決定, 因為這是身與心的磨難,必須想清楚這份心意對不對。 像我會接受不急救不氣切是因為有一次一個家屬是護士, 而且任職在加護病房,那個月他媽媽先過往,接著是爸爸, 那次跟護士聊天之後我才知道,病者接受氣切插管表現出來的是很痛苦的, 如上面文章與卡拉的經驗都是 自己把管子拔出 ...... 就連這位小護士都不願意讓雙親這樣去加護病房就可想而知, 還有一個是護士也是人,加護病房關起門來會做什麼誰會知道 (當然我也是經過那次之後才知道的) |
當年插管這名辭從沒出現過我的字典裡
更不可能想過 分享過程希望大家了解插管是什麼而已 不小心帶入太多情緒 真是抱歉:on_28: |
‧關懷生命的好文章 ~~~‧
引用:
引用:
引用:
![]() |
謝謝:on_55:
我又下聳動標題 真是..................:on_22: |
‧真情流露‧
引用:
![]() |
一個健康、沒有病痛的人能否真的體會死亡?作者約瑟夫.夏普是一位長期與愛滋病奮戰的HIV陽性反應者,同時也是一位駐院牧師,他從自身的經驗中體會到,「死亡與生命是不可分的」。
事實是──死亡並非祇在生命終了或重病時刻才會出現,由一個細胞的代謝,或是由綠漸黃的樹葉片片凋零,我們開啟了另一種生命視野: 在生命的旅程中,「死亡」從不缺席! 與死亡擁舞,其實是在生命之池中歡心泅泳。而你……敢直視死亡嗎? |
癌末老外生前告別式:我的棺材要刻"!" 記者洪敬浤╱台中市報導 聯合報 2007.07.22
你哭什麼 我還沒死耶 來台教英文的美籍男子富瑞德罹患末期大腸癌,在生命倒數階段,他堅持教學,還娶得美嬌娘,活得幽默精采。富瑞德昨天舉辦生前告別式,要好友對「將死之人」說幾句話,不少人欲語淚先流,他嚷著「我還沒死!」大夥才破涕為笑。 戒毒教書 我愛台灣啦 四十八歲的富瑞德是心理諮商師,年輕時曾吸毒、離過兩次婚,四年前來台教英文,愛上台灣的天氣,穿印著「愛台灣」的T恤,連部落格都以「choutofu」(臭豆腐)為名。 富瑞德兩年前檢查出罹患大腸癌末期,他拒絕化療,以免體力變差,無法教書。 不嫌他病 學生變老婆 去年八月,擔任會計的台灣女子YoYo到富瑞德班上學英文,YoYo介紹他看中醫,又因兩人都愛攝影,感情逐漸加溫。YoYo說,富瑞德極端正面,連排便順暢都很開心。富瑞德認為,YoYo在他眼中是最完美的。 兩人論及婚嫁時,YoYo家人反對,但是他們勇往直前,才獲得祝福,兩人五月公證結婚。YoYo說,她三月懷孕時,覺得「男的重病,女的四十歲,竟然能懷孕,肯定天作之合」。 嚴重黃疸:我變黃種人 富瑞德直到上周肝功能指數飆高,才住院治療。重病的他不改幽默,因黃疸膚色變黃,他自嘲:「我愛台灣,很榮幸變成黃種人。」每到吃藥時間,他常舉起藥杯,眨眼喊乾杯,逗得醫護開心。 富瑞德跟YoYo討論後,要求棺材要刻上驚嘆號,骨灰罈要作成「!」造型,火化後灑在龜山島海面,讓他順著洋流漂回美國。 擠出鬼臉 補拍婚紗照 富瑞德與YoYo昨天補拍婚紗照,體重只剩五十五公斤的他,不時伸舌頭、扮鬼臉,露出誇張的笑容,他拉著YoYo的手,模仿鐵達尼號的場景,活潑得不像病人。盛裝的YoYo擠出微笑,但淚水在眼眶中打轉。 富瑞德昨天在安寧病房舉行生前告別式,卅多名學生、好友齊聚,他開場白說:「來吧!對你們『將死的老師』說幾句話。」並拿著麥克風到處跑,有學生寫英文信祝福,他讀完點點頭,評論「文章結構不錯」。 他還沒走 我已思念他 YoYo說:「富瑞德不肯化療,但婚後竟瞞著吃化療藥,他還沒離開,我已開始思念他。」 導入新生死觀 開生前告別式先河 二○○一年曹又方(右二)為自己辦了一場「快樂生前告別式」,希望能推動不同的生死觀念,讓死亡成為人生完美的句點。 〔記者陳宣瑜/台北報導〕七、八年前名作家曹又方為自己辦了一場「快樂生前告別式」,成為台灣社會創舉,也帶動社會大眾對「死亡」的不同觀念,從藝人李秀媛、樞機主教單國璽,到已逝世的仁德醫專視光科老師王滿堂、美籍教師富瑞德等人,都為自己舉辦過生前告別式。 一九九八年曹又方發現罹癌後,透過氣功、食療等方式積極對抗病魔,行有餘力仍演講、寫作,也曾出書分享抗癌經驗。事實上,她生性開朗,對於生死思考透徹,認為生老病死,是自然的法則,為什麼要用悲傷的態度來面對死亡?生前告別式並不是突發奇想。 曹又方在自己的告別式上曾強調:「人要好好的活著,也要好好的死。」希望能夠推動不同的生死觀念,讓死亡成為人生完美的句點。 當時曹又方告別式上,好友雲集。卜大中笑說,曹又方年輕時迷人又潑辣,他也是其中一個追求者;林清玄說,曹又方給他最大的啟發,便是要盡一切的力量去追求美;平路則說,曹又方的文字剛烈又柔媚十分吸引人。 周大觀文教基金會因此特別成立「用愛告別推廣中心」,為癌末或即將往生者舉辦生前告別式,希望讓國人提早面對生死,妥善安排身後事,讓人人都來得及用愛告別親朋好友。 基金會創辦人周進華表示,很多瀕臨死亡的人都希望能夠為自己舉辦生前告別式,在離開之前聽親友說些好話,和最愛的人說再見。曹又方對生死處之泰然的態度,對台灣社會其實有相當大的啟發。 |
‧只是個人的看法,還有一些感觸~~~‧
以偶個人比較注重生命的價值,而非尊嚴。
所以生死的議題就沒那麼重要了。 因為隨時會付出的。 死亡並不可怕,可怕的是長久以來預設的立場。 生命因為情愛,而多彩多姿;也因為情愛而糾纏難捨。 更不外是娑婆世界的生滅和輪迴吧! 若是體驗到人生無常,應該說事實的變化遠超過想像的速度ㄚ~~~ :on_47::on_22::on_47::on_22::on_47: ![]() |
所有時間均為台北時間。現在的時間是 03:44 AM。 |
Powered by vBulletin® 版本 3.6.8
版權所有 ©2000 - 2025, Jelsoft Enterprises Ltd.
『服務條款』
* 有問題不知道該怎麼解決嗎?請聯絡本站的系統管理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