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引用:
當天就已經沒有主管了:on_52: |
主管的主觀判定最好取得他們的背書(endorsement),讓空口無憑變成具體化文件。經過法律制度的簽署後,一切後續責任就由該簽名者來承擔。例如,本公司的產品品管(保)爭議,在主管背書後,就可免責。方法是在出貨包裝箱上簽名,並且註明有所爭議的事項之保證即可。主管有義務簽證自己的產品認可,這是他們不可逃避的職責。
|
引用:
引用:
|
引用:
|
30年前在電子公司任職
生產線在焊接組裝成品 成品經由QC測試 OK的才能出貨,不良的就要技術部門維修檢查 那時我是維修部門組長 因為不良率太高 在開會時建議公司對於生產線作業員進行必要之技能課程教學 以降低不良率 經過人員訓練可以提升品質 僅供參考 |
引用:
一天開始要先去倉庫幫忙分料與備料,然後分配到插件線,當插件線有人要廁所或是有其他事我們要暫時支援(插件人員超強,我們兩個頂一個位置還得追著線跑,他們可以邊插邊聊天,然後常常給我們插錯),過錫爐也要我們支援,銲線材也要我們支援,甚至最後的電路板清潔沒人也要支援清潔。 成品送至QC部門,換4個QC檢測員釘我們兩個技術員(終於恢復成維修技術員),就一直丟不良品我們就開始修不完的板子,修完之後還要上架測試燒機24小時(又變成QC支援人員),測試不良打下來,我們在修在測。 然後良品下架打包裝箱送倉庫也是我們(變成包裝人員),記得還要稱重量,一箱18公斤,然後要出貨也是我們要搬(變成倉管人員),從四樓經過貨梯搬到1樓上車,然後跟車運貨到貨櫃車在搬下車,在上貨櫃車,一天出100箱大概要四趟才搬的完,搬完手腳都軟了。 想想早期的小加工廠裡的小小技術員簡直是無敵的 :on_44:。記得那時候電子公司的技術員薪水是14000,加工廠是19000。 |
現在,我遇到一個問題了
推行「產品首、末件」檢查當品質卡關動作 這應該是很多公司、工廠會執行的基本檢驗程序吧? 不過,我老闆居然跟我說現行人員不足,要我認清事實再推行 不就是製造的第一件成品、半成品送至檢驗區讓品管人員檢驗會很難嗎? 要我再想辦法去進行製程產品的管控 我是有想到一點,針對製程單位的自我檢查這一點進行查核和驗證 而且,我也沒有增加製程單位的工作負擔了吧 去驗證和查核製程單位有沒有確實去管控自已生產產品的品質 這個方向應該就沒有意見了吧...:on_13: |
引用:
怕漏掉的是 有些單位有生產能力,但沒有檢查能力 也有可能有生產速度下降,影響交貨時機 |
自檢部份,就我的觀察是我公司已早就有推行的制度
從此處下手 就沒有任何的反對了吧 我只是請我同事三不五時就去核對表格、尺寸 用不到也妨礙不著製程中心人員生產流程 如果這樣再反對 我也就真的快變不出花樣了 一方面要馬兒跑得快 一方面又不給馬兒草吃 真再反對 只能跟他說 公司是你的不是我的 你愛怎麼搞就怎麼辦:on_61: |
其實一般來說老闆也希望不良率不要過高
不能出貨那就是壓資金 大致來說 只要可行,最好不必多開支 大多OK的啦 |
所有時間均為台北時間。現在的時間是 06:35 PM。 |
Powered by vBulletin® 版本 3.6.8
版權所有 ©2000 - 2025, Jelsoft Enterprises Ltd.
『服務條款』
* 有問題不知道該怎麼解決嗎?請聯絡本站的系統管理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