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1 (permalink) |
註冊會員
|
![]() 我想,要回答你這個問題 我們得先來看看 推敲,是不是驗證 高僧們的不斷推敲 你認為這句話是何意呢? 高僧們的不斷猜測? 高僧們的不斷辯證? 我想,一般我們不會認為 一群人,只在猜測一件事 而會認為一群人在辯證這件事 否則,我為何會指出"高僧們"呢 至於為何我為什麼會說是高僧們不斷推敲呢 既是從我所看的那些書裡所得知的 相信你如果看過了 便可以得知 其實你可以先看看那些書 他們是從研究宗教的角度來看待因緣之說 而非單單從從修行者們對於法、道之解 也就是說 他們同時也指出了這些學說是如何而來,如何演進 另外,對於法的存在 我個人認為 各宗教有各自的看法 我們從另一個角度來看 這個宇宙,從星體到生物構造 都遵行著某一規則運行 科學,用實驗的角度,找出規則 但他們無法證明這規則如何得出 宗教,以神、造物者為規則的制定者 原本兩者並不相悖 因為科學、宗教看待事情的角度並不相同 甚至,宗教是科學的啟蒙者 像是巫師啟蒙了醫學、藥物學 如果,法指的是萬物各自依循的規則 那它的確是存在於佛說之前的 只是對於佛說因緣、基督說永生 這就是各宗教各有見地的了 |
![]() |
送花文章: 94,
![]() |
向 scotty 送花的會員:
|
![]() |
#4 (permalink) | |
列管會員
![]() ![]() |
![]() 引用:
版大,您說的很對,我也相信所謂的因果關係 我們會來這世上,說好聽的是修行,說不好聽的是來還債,不管是朋友丶情侶丶夫妻,其實都是有一方在前世的時候欠另外一方的債務,這世要還給對方,所以我看了這新聞,或許也是那小狗狗的前世欠了那個人的債,這世那個人來討債,所以人家都在說,多做好事對得善果,也是這原因,多做好事與多幫助別人,下一世別人就會來報答 |
|
![]() |
送花文章: 56979,
![]() |
有 2 位會員向 lutunhsiang 送花:
|
![]() |
#5 (permalink) |
長老會員
![]() |
![]() 因緣果是很複雜的.. 因同時是果,果同時又是因...而又重重無盡
以下摘自 佛教常識答問 趙朴初老居士述 5.問:異時的互存關係是否就是因果關係? 答:照佛教的說法,所謂互存關係,都是因果關係。從異時的互存關係來說,種子是因,芽是果,這是異時因果。從同時的互存關係來說,如以老師為主,則老師是因,學生是果;如以學生為主,則學生是因,老師是果,這是同時因果。這當然是簡單地舉例,其實因果關係是極其錯綜複雜的。從這一個角度看,這樣的因產生這樣的果;從另一個角度看,同是這個因會產生另外的果。如某甲,從師生關係看,他是乙的老師;從父子關係看,他是丙的父親;從夫妻關係看,他是丁的丈夫。以甲為因,則乙丙丁和其餘一切都是果,由此而看出一因多果;以其餘一切為因,則甲是果,由此而看出多因一果。實際上,沒有絕待的因,也就沒有絕待的果。世界就是這樣由時間上無數的異時連續的因果關係,與空間上無數的互相依存關係組織的無限的網。 8.問:在當時各教派中,緣起論是不是佛教特有的教義? 答:是的。佛經中說緣起有十一個意義:(1)無作者義,(2)有因生義,(3)離有情義,(4)依他起義,(5)無動作義,(6)性無常義,(7)剎那滅義,(8)因果相續無間斷義,(9)種種因果品類別義,(10)因果更互相符順義,(11)因果決定無雜亂義。這些意義都是不同於其他教派的教義的。 9.問:可否請你把這十一義簡單解釋一下? 答:十一義歸納起來,有四個重要的論點:(一)無造物主,(二)無我,(三)無常,(四)因果相續。 10.問:無造物主是什麼意思? 答:是否定創造宇宙萬物的主宰,即十一義中的「無作者義」 。因為既承認「諸法因緣生」,就不能承認有個獨立的造作者。任何一個因都是因生的,任何一個緣都是緣起的,因又有因,緣又有緣。從豎的方面推,無始無終;從橫的方面推,無邊無際。由此而得出結論:沒有絕待的一個因。緣起論者,不僅應當否認「從口生出婆羅門」的人格化的造物主,而且也應當否認作為宇宙本源的理性化的存在。從另一方面說,緣起論者固然不承認有一個絕待的第一個因,但同時又反對認為一切出自偶然的觀點。他主張任何現象的生起,都不是無因的,而是受必然的因果律支配的,這便是「有因生義」。 11.問:照你這樣說,佛教很像是無神論,但是何以佛教寺廟中又供有很多的神呢? 答:我前面說過,佛教並沒有否定婆羅門教的神祇,只是看做是一種眾生,後來有些神祇被吸收到佛教中來成為護法神,這是一方面情況。另一方面,也應當承認到後來佛陀被神化了的事實。但是根據佛教教義,佛不是造物主,他雖然有超人的智慧和能力,但不能主宰人的吉凶禍福,佛也是受因果律支配的。 17.問:什麼是「因果相續」? 答:因緣所生的一切法,固然是生滅無常的,而又是相續不斷的,如流水一般,前前逝去,後後生起,因因果果,沒有間斷,這是就豎的方面來說的。從橫的方面看,因果的品類有種種無量的差別。種種品類差別的因果關係固然錯綜複雜,但其間又有井然的法則,一絲不亂。一類的因產生一類的果,如善因得善果,因與果相符,果與因相順;一類的因不能生另一類的果,如種瓜只能得瓜,不能得豆。佛教認為因果的法則是決定的,雖三世(過去、現在、未來)諸佛也不能加以改變的。這就是「因果相續無間斷義」、「種種因果品類別義」、「因果更互相符順義」和「因果決定無雜亂義」的簡單解釋。佛教把主張「現象滅了就不再生起」的見解叫做「斷見」,也是反對的。關於因、緣、果的分析,佛教有六因、四緣、五果等說法,這裏不一一介紹了。 18.問:關於上面所說的有關緣起的理論有什麼經論可供研究? 答:佛教經論談緣起道理的地方很多,如上面所說的十一義,出自《分別緣起初勝法門經》(玄奘譯) ,可以一看。又玄奘譯的《俱舍論》和鳩摩羅什譯的《大智度論》裏有關部分,也可以一看。 19.問:聽了你根據「無造物主、無我、無常、因果相續」四個論點來說明緣起十一義之後,對於緣起的理論,大致有所瞭解。是否可以說這就是佛教對於宇宙萬有的解釋? 答:四個論點實際只是兩個論點—-「無常」和「無我」。 「無常」就是生滅相續,它不僅包括「剎那生滅」的意義,而且包括「因果相續」的意義。「無我」就是沒有主宰,沒有一身之內的主宰,也沒有宇宙萬有的主宰。所以無造物主的意義,實際包含在「無我」裏面。「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是佛教對宇宙萬有的總的解釋,也可以說,是一切法的總法則。所以「無常」和「無我」的教義被稱為「法印」。 24.問:這是不是一種否定一切的懷疑論? 答:為了便於判斷,需要再作些說明:(1)一切法空的理論是建立在一切法互相依存的因果律的基礎之上的,所以它不是否認因果律的。(2)這裏所說的空,不是空無之空,它是絕待的,不能認為是有,也不能認為是無,不能認為是生,不能認為是滅,一切經驗上的有無、生滅、來去等等概念都說不上,不是我們的覺知分別所能得其實際。所謂非有非無,非生非滅,一切皆空,所以說是「空不可得」。(3)對於事物的認識,龍樹說有二諦,這是就一件事物的兩面來說的:從現象來說為世俗諦(相待的世間真理),從本質來說為第一義諦(絕待的真理)。從世俗諦來看,宇宙萬有,無量差別,種種相狀,種種功用,種種生滅、來去、同異、是非、得失等現象和因果關係,歷歷分明而有;從第一義諦來看,雖有萬象差別,而當體空不可得。空與有在因緣所生法上是統一的,因此世俗諦與第一義諦是二而不二的,這便是「不壞假名,而說實相」的道理,這也便是龍樹的「中道義」。 |
![]() |
送花文章: 1552,
![]() |
有 2 位會員向 non 送花:
|
![]() |
#6 (permalink) | |
長老會員
![]() |
![]() 引用:
0 狗狗怎麼沒跑.. 是睡了呢? 還是對人很放心? 1 肇事者是鄰居.. 那很有可能對此狗or鄰居[或積怨已久?].. 那一切就很合理 2 他從小受的教育就是那樣.. 先人無教;長輩的錯...... 3 他真的不知道有狗~不是故意的..... 這還是問住在附近的人會比較清楚.. 4 這則新聞透過媒體引起許多人的慈悲心.. 也是有功德的[只是小.. 因為是負面教材] 現今傳媒力量很大的.. 可以正用也可以反用; |
|
__________________ 大千海水尚可量 十方虛空猶可涉 諸眾生心尚可同 世尊功德不可盡 諸佛世尊有 百四十 不共佛法。 以彼彼諸名 詮彼彼諸法 此中無有彼 是諸法法性 odysee | Buddha-img | 如何得觀音菩薩感應 |
||
![]() |
送花文章: 1552,
![]() |
向 non 送花的會員:
|
![]() |
#7 (permalink) | |
長老會員
![]() |
![]() 引用:
那許多狗狗被像皮圈套住嘴巴呢? 這也是空虛的? 我就親眼看到過 有人用腳狠狠的踢一隻睡在路邊 的流浪狗.. 牠又沒擋路 更沒礙事 他居然從旁邊走過時,狠狠的用力 踢牠... 這種人,這社會上有很多! 所以.. 原 po 的文章內容,也不是 不可能的.. |
|
![]() |
送花文章: 4273,
![]() |
![]() |
#9 (permalink) | |
註冊會員
|
![]() 引用:
有畫面如下: http://forum.slime.com.tw/thread213963.html 剛好有人貼這段影片 這則討論貼在寵物區,我看到的新聞畫面就是這則影片 狗和人相處久了,會降低對人的戒心,就是想不到會有人來傷害牠。 |
|
![]() |
送花文章: 196,
![]() |
有 3 位會員向 風月無邊 送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