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16 (permalink) |
管理員
![]() ![]() ![]() |
![]() 這就是轉型正義帶來的普世價值......過去念大學很了不起,不但可以光宗耀祖還可以
光耀門眉。甚至談戀愛都很好用,因為唸過大學大家都會認為你會有比較高的收入, 比較好的人品,甚至學問高的跟聖賢一般。如果一對男女戀愛其中一方學歷比較低(高 中VS大學),那就會變成對方父母嫌棄的藉口要求分手..... 但是現在的政府讓大學人人有書念各各沒程度,碩士、學士一籮筐博士也"量產",讓 老闆們很難由過去的"從學歷看程度"去評斷一個面試者該不該錄取他,不過也替老闆 們製造了一個很好"過濾面試者"的藉口....學歷.. 以後可以想像一種狀況...... 一位台灣老闆出國談生意晚上到酒吧喝酒與一位同樣出國談生意的阿斗仔老闆聊天, 聊天時外國老闆談到員工素質,台灣老闆大言不慚的說"我公司的員工各個都擁有碩 士、博士學歷",外國老闆卻有點不好意思的講"我只有高階主管、管理高層要求有碩 士博士學歷"。相談甚歡最後要離開時外國老闆問了一句"還沒請教您從事哪個行業? 我從事飛機製造業你咧?.......台灣老闆說.....我....經營便利商店"...... 台灣的教育制度從"美化名稱"開始我就發現問題大條了,過去二專、四技、大專、二技 是一個很好的制度,但自從通通變成"科技大學"之後"讀大學"就可以唬人了,同樣兩位 學生喊"我是大學畢業",可是一個是成功大學一個是某某科技大學就差很多了.... 升學制度被搞的亂七八糟,學歷變成商品....學生可以為了學歷去對應,學校可以為了 收入便成學店....只講究產量不過問品質....這就是台灣的教育.. 或許未來碩士會變成國民義務教育.... |
__________________![]() 我是史版A大,錢的數量決定電腦的力量 ![]() 我是給女孩修電腦長大的,經驗豐富技術過硬,就沒有我修不好的電腦 ![]() |
|
![]() |
送花文章: 79396,
![]() |
![]() |
#18 (permalink) |
長老會員
![]() ![]() |
![]() 台灣現在這樣的現象是很不正常
可能是台灣人認為家裡出個大學生,才算是對的起祖先 結果是大學越來越多,也越來越好考 學生畢業卻越來越難找工作 以前看過一篇文章 提到通才與專才的不同,大學教育算是比較偏向通才教育 進到社會以後,公司還得花時間培育 所以一開始"戰力"不高,起新當然也不高。 相反的,例如德國是注重專才的國家,各類工作都要專業檢定測驗,有專業檢定執照的技師, 進入社會就可以發揮戰力,所以薪水高,聽說在德國有高級技術執照的人,在社會上是很受尊敬的。 在台灣可能是我們老祖先說的"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害了大家 造成社會上一大堆通才教育下的犧牲品 |
![]() |
送花文章: 78006,
![]() |
![]() |
#20 (permalink) |
管理員
![]() ![]() ![]() |
![]() 我個人認為這與"萬般皆下品沒有讀書高"沒有關係,錯是錯在"教育政策、制度"....
刀子可以殺人卻也可以製作美味料理,甚至雕刻藝術品....刀子是死的端看用的"人" 是怎樣的人...... 過去大學難考聯考制度年年罵,現在好了~連笨蛋都可以念大學也年年罵...... 過去教育制度一條鞭法....國小、國中分五專、高中、高職,五專畢業升二技、高中 畢業升大學、高職畢業升四技二專,最後殊途同歸都有一個"大學同等學歷"。那時候 有的還會嫌技職體系出身的"大學同等學力"比正規大學畢業還不值錢...但是現在根據 我瞭解的已經"混編"了,四技二專念正規高中的聽說也可以來考,擠壓技職體系的學 生升學管道....現在教育制度混亂成這樣造成的影響恐怕禍及子孫............ 一條船上有各種不同的人才,與其說人才不如說專才,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角色。都 有自己專業的地方,把對的人放在對的地方才會發揮最大效用,假如每個人都當船長 那誰負責刷甲板?誰去煮飯給大家吃?誰去操作引擎?誰去負責導航操作通訊系統? 台灣不止像嗆聲的那位先生說台灣蹉跎八年,而是影響深遠阿..就像子彈在外面留下 彈孔,大家還沒發現對內部形成的大洞..... 聰明的老闆應該不會以學歷高低來佔據面試評分的太多比重,只要符合需要即可, 誰規定學歷高的就是天才,學歷低的就是蠢蛋....就像快餐車這部電影的經典對白 "我住在精神病院是我精神有問題,不是笨!".....這橋段出在成龍車子爆胎結果換胎 時螺絲剛好又掉到排水溝中....那位仁兄名子我忘了...他告訴成龍從其他輪胎上拆 一顆螺絲來替代慢慢開去保修廠不就好了... ![]() |
![]() |
送花文章: 79396,
![]() |
![]() |
#26 (permalink) | |
協調管理員
![]() |
![]() 引用:
看看十年換了幾個教育部長 又拿出這影片來了~ |
|
![]() |
送花文章: 11706,
![]() |
![]() |
#28 (permalink) | |
註冊會員
![]() |
![]() 引用:
教改或許是佔有很大的一部份,教育政策的搖擺。也讓父母親跟著搖擺。 尤其是以最後那二個人的對照,一個是史丹佛大學雙碩士,一個技職出來,還找不到工作的。 天下是以最後這二個人的成就來做為一個很強烈的對比,而不是以彼此成長的環境來做為一個對照,一個是在台北的小孩子,一個是在鄉下的小孩子,那一位高材生,他在國中時就參加了科展。但另一位國中還並沒有比較實際的方向。 最後他也講到,如果他能聽媽媽的話,多讀點書,說不定他的人生就會不一樣。 有時候我會覺得,教育政策是很大的因素沒有錯,但是家庭執行了他身為家庭的功能嗎?這又是另一個議題了。 有時候我也會覺得升學的這道門開的太寬了,就像a大講的,訓練出來的人材幾乎都是通材,而不是像醫生是屬於專材。 |
|
![]() |
送花文章: 1803,
![]() |
![]() |
#29 (permalink) | |
協調管理員
![]() |
![]() 引用:
我們老師去國外考察別人的汽車製作工場 看到大多數員工都只有高中/職 畢業,老師就提問:怎麼大家的學歷沒有很高,我們台灣沒在大學畢業不能做技工或設計師 廠長回說: 開一隻船,不用每一個人都是船長 每人負責自己專業的部,船一定可以航行的很好 |
|
![]() |
送花文章: 11706,
![]() |
![]() |
#30 (permalink) |
長老會員
![]() |
![]() 表面上是教育政策的問題,可是小弟認為問題的根本在於「整個社會價值觀」的問題,所以,換部長、換政策只是治標不治本。而且,小弟也認為這現象還會存在一段時間,無論是誰當家,關鍵在於:民眾本身沒有覺醒。
要進步,一定要有競爭。但是多數人卻害怕競爭,害怕失敗,自己害怕就算了,還教育小朋友跟著一起害怕,並把競爭環境給拿掉--聯考消失就是最明顯的例子,當初一堆人希望不要聯考、放寬進大學門檻,聯考消失後,人人都可以唸大學,卻罵得更兇了。貪心與虛榮釀禍,太向物質生活看齊的結果,造成這種「齊頭式平等」。 大學的確是該重視通才教育,可是在台灣,大學卻被民眾期待進行專才教育,所以原本在大學中該教導的,都被忽略--通識課程不受重視就是現象之一。通識課程一點都不專業,說穿了沒有職業投資性,所以越營養越好,學生能混就混,造成公民素質日漸低落。 如今貧富差距逐漸擴大,生活條件越來越不一樣,價值觀歧異跟著增加。想要所有民眾覺醒,了解問題本質面,恐怕得付出更大的社會代價了。下一個大型的天災人禍可能會有機會... |
__________________ 的歷流光小,飄颻弱翅輕。恐畏無人識,獨自暗中明。 [IMG][/IMG] |
|
![]() |
送花文章: 12732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