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壇說明 |
歡迎您來到『史萊姆論壇』 ^___^ 您目前正以訪客的身份瀏覽本論壇,訪客所擁有的權限將受到限制,您可以瀏覽本論壇大部份的版區與文章,但您將無法參與任何討論或是使用私人訊息與其他會員交流。若您希望擁有完整的使用權限,請註冊成為我們的一份子,註冊的程序十分簡單、快速,而且最重要的是--註冊是完全免費的! 請點擊這裡:『註冊成為我們的一份子!』 |
|
主題工具 | 顯示模式 |
2009-06-02, 01:04 AM | #1 |
長老會員
|
文章 - 蛤蜊的哲學
蛤蜊的哲學 黃迺毓(作者現任台灣師範大學家政教育研究所教授) ****** 敲敲蛤蜊,學會做個友善的人 ****** 小時候我很喜歡做的一件事,就是幫忙媽媽檢查買回來的蛤蜊裡有沒有壞的。 蛤蜊的外殼看起來都差不多,但是如果一不小心讓一個臭掉的蛤蜊混在新鮮蛤蜊中, 那整碗湯就都糟蹋了,所以雖是小事一椿,我可一點也不敢掉以輕心, 並將此神聖的使命視為莊嚴的儀式,用虔誠又恭敬的心情在做這件事。 檢查的方法是用左手先拿住一個蛤蜊,再用右手撿起其他蛤蜊,一個一個的敲敲看, 如果蛤蜊敲出的聲音是結實的,就是新鮮的蛤蜊, 如果敲的聲音是虛的,有點沙啞,不管它的口閉得多繄,還是臭的蛤蜊。 小孩子耳朵好,很容易就可以辨別出好壞, 自從母親教過我之後,我幾乎不曾「誤判」過, 也使家人每次在享受鮮美的蛤蜊湯時,都會誇獎這個「蛤蜊鑑定專家」。 ***** 所有的蛤蜊都是臭的! ****** 有一天,母親又買回一包蛤蜊,我熟練的拿出一個大碗,開始我的鑑定工作, 出乎意料之外的是:居然「所有的」蛤蜊都是壞掉的? 我簡直不敢相信我的耳朵,一個 一個 再敲過一次, 竟然仍然「沒有一個」蛤蜊是好的! 那種感覺就很像一位警察到一部公車上去抓扒手,結果發現一車的人都是扒手! 我捧著那一大碗被判刑的蛤蜊去稟告母親, 母親很是驚訝:「怎麼會這樣呢?這個賣蛤蜊的從來不會騙我的呀?」 於是母親大人親自動手檢驗,這才發現原來我抓在左手中的那個蛤蜊是壞的! 難怪敲起來聲音全部不對勁! 這種「原來如此」的恍然大悟的經驗,往往在孩子心中烙下深刻的溝痕, 然後進入記憶的深處,等候生命的唱盤再度轉到那個相似的部位。 ***** 都遇到不好的人! ****** 大學畢業後我開始工作, 我非常的努力,對自己有些期許,有些要求, 但是有一段時間我對周圍的人都看不順眼, 在我眼中,「每一個人」都有令我難以忍受的缺點, 我很想改造他們,而改造不了時,我又想躲避他們。 我覺得自己很倒楣,很不幸,怎麼「都」遇到不好的人! 正當我沉醉於自怨自哀時,心中忽然響起「蛤蜊之歌」, 難不成我就是那個壞掉的蛤蜊? 我聽到那麼多「別人的」沙啞之聲竟可能是我本身造成的? 按照常理,一個人不會只遇到壞人, 周圍有些人對你友善,有些人對你不友善,這樣的機率最大。 那我?那我可能就是那個不友善的人, 我用自己的高標準去檢驗我周圍的人, 看起來我對大家都不滿意,其實我最不滿意的人是我自己! 我沒那麼好,別人也沒那麼差! 我忘了我震驚於這個內心的自我發現有多久, 我其實很難過,原來我沒我裝出來的那麼好,別人也沒我看的那麼差。 我有兩個抉擇的方向: 一個是--把自己裝得更好,使得別人看起來更差! 另一個選擇則是──開始學著去欣賞別人。 因為只有在看到別人的好時,我才會發現自己的好,也才能真正欣賞自己。 這是一段漫長的歷程,一開始甚至要「強迫」自己,很像「視力矯正」。 要把不順眼的看、看、看,看到順眼。 每當我想放棄時,就想起那個差點害我將整碗新鮮的蛤蜊倒掉的臭蛤蜊。 幾年下來,我也體驗到原來這項能力不僅改善了我的人際關係, 對於教師這個職份也有不可或缺的重要性。 面對形形色色的學生,我如何去聽出噪音中的樂音,更進一步去判斷他的旋律和節奏? 沒想到吧?這麼一件小小的家事訓練,竟也可以影響我如此巨大! 你,如果沒有成為偉人的抱負, 至少也可以像我敲敲蛤蜊,學會做個友善的人吧。 |
__________________ 百戰功成老太平 優柔誰肯苦爭衡 玉鞭金馬閒終日 明月清風富一生 |
|
送花文章: 14708,
|
有 14 位會員向 NKNK 送花:
|
2009-06-02, 02:36 AM | #6 (permalink) | |
長老會員
|
“越有能力的人越是謙卑,就像愈是成熟的稻穗,頭垂得愈低。”
引用:
蘇格拉底名言:未經檢討反省的生命是沒有生存價值的生命。 蘇格拉底(Socrates,西元前470~前399),雅典人,是希臘大哲學家,因見民情侈惰,乃以移風易俗為己任,提倡知行合一說,為西洋哲學之祖,從學者甚眾,有西方孔子之美譽。 凱勒豐是蘇格拉底相知極深的朋友。 有一天,他特意跑到特爾斐神廟,向神請教一個問題:“世上到底還有誰比蘇格拉底更聰明?” 神諭曰:“沒有誰比蘇格拉底更聰明。” 凱勒豐高興的向蘇格拉底展示了神諭的內容,可是他從蘇格拉底臉上看到的卻是茫然和不安。 蘇格拉底不認為他是最聰明最有智慧的人。 於是,蘇格拉底要尋找一位智慧聲望超過他的人,以反證神諭的不成立。 他首先找到一位政治家。政治家以知識淵博自居,和蘇格拉底侃侃而談。蘇格拉底從中看清了政治家自以為是其實是無知的真面孔。他想:“這個人雖然不知道善與美,卻自以為無所不知,我卻認識到自己的無知,看來我似乎比他聰明一點。” 蘇格拉底還不滿足,依然繼續著他的求證。他找到了一位詩人,發現詩人吟詩作賦全是出於天賦,而詩人自以為能謅幾句酸詩便可以目空一切。 接下來,蘇格拉底又向一位工匠討教,想不到工匠竟重蹈詩人的覆轍,因一技在手便以為無所不能,這種狂妄反而消弭了他所固有的智慧之光。 最終,蘇格拉底悟出了神諭:神並非說蘇格拉底最有智慧,而是以此警醒世人──你們之中,惟有蘇格拉底這樣的人最有智慧,因為他自知其無知。 人世匆匆,自以為是的人大有人在,有幾人能像蘇格拉底那樣老實的求證自己的無知呢? “認識你自己”這句鏤刻在特爾斐神廟上的名言,曾賦予了蘇格拉底一種深沉智慧的目光。而今,蘇格拉底的證明則向我們開啟了一扇智慧之門:“許多時候,認識自己,或者認識真理,都是從認識自己的無知開始的。” 在修行中有些人能認識到自己的執著和不足,從而以法對治,去掉執著,提高心性;有些人根本意識不到自己的不足,或者根本不承認自己的不足,不去找自己的問題。其實,最有智慧、最精明的人就是能夠充分認識自己不足的人。 充分認識自己,擺正自己的位置,知道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敢於面對自己的弱點,嚴肅的修正錯誤,才能成為真正的修行人,才能提高和展步。 蘇格拉底是位先哲,還在求證自己的無知,而我們做出一點點的成績時怎麼能狂妄自大呢?當別人批評或指責我們時,是反唇相譏,還是聞過則喜,坦誠的接受並改正,正是修行境界的體現。 “越有能力的人越是謙卑,就像愈是成熟的稻穗,頭垂得愈低。” |
|
送花文章: 14708,
|
|
|
相似的主題 | ||||
主題 | 主題作者 | 討論區 | 回覆 | 最後發表 |
文章 - 適時彎曲的哲學 | atie | 轉帖文章區 | 1 | 2008-09-17 09:19 PM |
轉貼 - 「不猶豫」及「不後悔」之人生哲學 - 回鍋的好文 | anotherlevel | 轉帖文章區 | 14 | 2007-04-05 03:07 A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