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2-07, 11:53 AM | #32 (permalink) |
管理版主
|
再來一個聯想話題
醫學上有個詞「遲發性」 上面雖然說計畫性 規律生活下 不易產生毒癮 但 會不會有遲發性後遺症? 就像食用黑心食品 有很大部分的人不會說馬上反應生理病徵 但累積到臨界點時 就突發性表象 不是不可能的 能代謝就沒問題不能就累積;看不到而不自知 所以啦 有人提醒是個福 現今的人拜網路資訊能無所不知 (先別論是否過濾) 也因此過於自信 (消化不良的自信常會讓人後悔) 使年長者的經驗變的不是這麼受用 產生出嚴重的代溝與理念差距 雖然以前就是如此 但資訊爆量消化不良 使年齡級距變的更小 以上東講講西說說 覺得扯遠、負面、無深度勿怪 結論只是想說 沒錯啦 看開點 看不開就起身走走打個盹 一切就又有另一片天可發揮 (無針對性 純為激發性聯想文) |
送花文章: 2027,
|
2015-12-07, 12:04 PM | #33 (permalink) |
長老會員
|
我很欣賞加拿大大學中常用的一句話︰
Do you have any questions? No stupid questions! 這句話我引用到公司開會上, 我不希望大家帶著未解決問題回到生產線上。 有問題從不恥笑或嘲弄,人人都在學習中, 沒有誰是例外,所以大家都能不流於形式, 皆暢所欲言,這樣的討論,大家都受惠。 知多疑少後,團隊力量雄厚無比。 |
送花文章: 71895,
|
向 grc45 送花的會員:
|
getter (2015-12-07)
感謝您發表一篇好文章 |
2015-12-07, 12:09 PM | #34 (permalink) |
長老會員
|
Solutions for Photographing in Cold Weather
http://www.bhphotovideo.com/explora/...g-cold-weather How the Cold Affects Your Camera (寒冷如何影響您的相機?此段短文中,敘述了關於低溫對電子式相機的影響) Just as any other battery-reliant electronic device suffers in the cold, cameras, and especially their batteries, perform at less than full capacity in low temperatures. Batteries suffer in the cold due to the fact that the chemical reaction that occurs in order to provide power is slowed down in colder temperatures. This affects the overall output, because they will lose capacity more quickly due to the fact they are not able to facilitate the production of energy, once their process has been slowed down too much. The best way to work within this constraint is to carry backup batteries in an inside coat pocket while shooting in the cold. By having fresh, warm batteries available you will be able to quickly switch batteries as they lose power at a faster rate, due to the low temperature. Once a depleted battery is brought back to room temperature, it should function regularly again. |
送花文章: 71895,
|
向 grc45 送花的會員:
|
getter (2015-12-07)
感謝您發表一篇好文章 |
2015-12-07, 01:44 PM | #36 (permalink) | |
管理版主
|
引用:
哇...國外的法律真嚴格...台灣法律反而鬆多了...犯錯只要流流淚...法官就被騙過去了 |
|
__________________ 愛的時候,可以不公平;不愛了、分開了,總該公平了吧 重情重義重粉味 愛台愛鄉愛查某 |
||
送花文章: 3254,
|
2015-12-07, 04:23 PM | #37 (permalink) |
管理員
|
迪西也來說點什麼嗎?
感覺上就是類似閒聊過去拍過的照片、相機,竟然會變成噴口水 ... 唬爛也是噴口水的一種 ... 這裡面的某人自認感覺良好,忽略了「說者無心,聽者有意」的可能狀況。 以下迪西說明一下,某些科學現象 ... 雖然迪西也是門外漢 化學能,在低溫環境下會顯現遲緩,甚至無法反應。如電池、燃油等。因此在極地使用 車輛、燃油也好,跟在一般常溫環境的條件是不同的。以二戰來說,就有人發現進軍到 極冷環境後,燃料凍結,車輛就動不了了。於是之後的車輛設計,就必須要有防止燃油 結凍的問題,或是燃油本身必須要有耐候條件。 電子產品呢。基本條件來說,只有一個適合的溫度範圍,太冷、太熱都不好。 太熱容易燒壞,太冷電子傳遞在某些材質會凍結。 溫度變化,對於某些材料可是兇手,比方說玻璃、陶器來說,劇烈的溫度變化,就有可能會破碎。 其實有一門科學,是專門探討,各種溫度條件下的物理、化學、電子電氣的各種現象反應。 看到沒有,迪西也自我感覺良好的噴了一堆口水 ... 對迪西來說高深的攝影技術無用論,為何? 對迪西來說只要會按快門就已經是很厲害了。 說道帥的議題 ... 帥有什麼用,最後還不是被卒吃掉 ... 但是說道人蔘的歷練 ... 迪西輸了,因為迪西吃的鹽不夠多 ... |
__________________ 在「專業主討論區」中的問題解決後,要記得按一下 按鈕喔, 這是一種禮貌動作。 一樣是在「專業主討論區」中發問,不管問題解決與否,都要回應別人的回答文喔。 不然搞 [斷頭文],只看不回應,下次被別人列入黑名單就不要怪人喔。 天線寶寶說再見啦~ ... 天線寶寶說再見啦~ 迪西:「再見~ 再見~」 『 Otaku Culture Party 』 關心您 ... |
|
送花文章: 37855,
|
向 getter 送花的會員:
|
grc45 (2015-12-07)
感謝您發表一篇好文章 |
2015-12-07, 06:33 PM | #39 (permalink) |
長老會員
|
一般人對雪的概念相當的模糊,但在加拿大地區的北方原住民(Inuit),他們能以30種以上的名詞來稱呼它們的各種不同狀態的雪。
下雪時,天氣完全不覺得冷。反倒是行將下雪前的臨界點特別的冷。下完了雪後的冷並非真冷,因為它在大自然的地面覆蓋著, 它的冷度是往地下(地底下)發揮威力的,至於高於雪地面,每上升十公分溫度就會越暖和。 能維持雪不融化,那是因為氣溫維持在攝氏零度以下,儘管在此條件下,若太陽出現(未被厚雲層遮蔽)後,那麼雪就開始融化了。 大地積雪並不覺得冷,關鍵在因為無風。但若開始有風(高氣壓往低氣壓挪動時),那麼就會產生所謂的「風冷效應」。 當風速越大時,溫度就越冷。風速在高速流動時所帶走的熱量,可以產生商業冷凍界所謂的「急凍效應」,此為西方畜牧業肉品的標準處理程序。 「急凍效應」就是利用超高速的鼓風機,以單位時間(秒)所迅速帶走的熱量而造成超冷的即刻凍結效果,以利保持蛋白質產品的絕對新鮮(不腐敗)。 人類是有機體,相機是無機體,因為人類有造物者賜予的血液循環恩賜。人類具有此一利器,但還是需要以絕緣物來包裹住身體的絕大部份。 這就是為何會有皮衣和毛衣普遍運用在寒冷天氣的原因,因為這些柔軟或更柔軟的前述材料,它們能較好或最好的在嚴冬下,讓體溫以最慢的速度流失。 人類的身體對氣溫很敏感,每上升一攝氏度就會感到很熱,這在台灣悶熱的條件下,所有賣冰的都發財了。 很遺憾的,相機本身無法自己生熱,機體中的骨幹又都是金屬結構的,所以導熱或導冷的速度很快,它在寒地一定要靠會主動生溫的外來保溫裝置來作恆溫保護。 幸運的是,老式的機械式相機完全能勝任此一挑戰,因為它們沒有電子高耗源的機制,頂多只是個鈕扣型的電池被用來當作驅動觀景窗中的曝光指示計之微弱的耗能。 不過個人在北國的嚴寒天氣中,從不靠那鈕扣型電池,而用手持式的曝光表。該曝光表自己靠的是氧化矽的光敏作用,只要有光源的地方,它就能指示出每英尺的燭光數。 該氧化矽可以產生電位差(電壓),該電壓就使銜接電線圈的指針在半圓形的永久磁鐵範圍內產生位移,因此,就可以讀出光線(燭光量)的大小。 把這燭光數對應到預先設置的機械式曝光表的ISO(曝光感光值)上,就可得到一連串的光圈大小和快門速度的合併串值組合。 在這些參數上所有的曝光量都是均等的,好處是可以自行抉擇使用光圈優先或是快門優先來運用。 比方,對於凝結高速運動體,就使用快快門,如走路時為 1/125 秒,汽車行走時 1/250秒,天上的飛行中飛機 1/500秒等;若要模糊瀑布或河流水,可用4秒的慢快門。 又如拍攝人物特寫照時,利用光圈優先就能讓不必要的雜亂背景,以大光圈來模糊等,不過一顆鏡頭的最佳光圈,應是該鏡頭的光圈的中間值。 以一顆標準鏡頭(F1.4 50mm)的鏡頭來說,從其最大光圈值的到最小,也就(F)1.4/2.8/5.6/8/11/16(數字越大,光圈越小), 所以它們的中間值就是F5.6和F8,這對於拍攝時將會產生較少的光學像差,所得的效果較令人滿意。 光圈越大的鏡頭,進入的光量越大,越有利於光線不足的場合,所以它也被稱謂為「快鏡頭」,這是優點,缺點是重量重些,體積大些,價格也相對的貴很多。 雖然可以利用高科技的材料來克服上述的缺點,但是技術程度越高,價格越貴。這不符合市場行銷原則,除非是特別定做的。 譬如,美國太空梭上或地球軌道上的探測宇宙星辰的哈柏望遠鏡之特殊鏡頭,它們昂貴,製程很艱難,所以不符合一般的大眾消費原則。 總之,什麼時候最冷?那就是在冰風暴來臨時,它以快速的氣旋,例如上次席捲加拿大安大略省的冰風暴,它在高時速下迅速的令到萬物冷凝結凍, 連供應市電的室外高架變壓器都紛紛的故障、短路、爆炸或燃燒,這些都是在高速冷氣流流動下瞬間結凍的結果。 風速(氣流)流動越高,天氣越冷,此刻的雪不是直接飄落的,它們以平行地表的高速流動,五秒內的皮膚都會凍傷。 氣溫不是絕對的,真正在意的應該是冷空氣高速流動下的絕對體感溫度,它囂張到令人眼球的潤滑作用都快凝結了,所以要作好防寒萬全準備, 政府極度呼籲非必要,請留在家裡不要外出。天生血液循環良好的人類都耐不住了,相機又如何能不受影響而凍化? 越是電子化程度越高的相機就越倚賴電池電源,很遺憾的,這是現代化相機的致命傷,所以個人因應環境,儘量在冬季的嚴寒室外使用機械式相機。 . 此帖於 2015-12-23 12:52 PM 被 grc45 編輯. |
送花文章: 71895,
|
向 grc45 送花的會員:
|
getter (2015-12-07)
感謝您發表一篇好文章 |
2015-12-07, 07:10 PM | #40 (permalink) |
管理員
|
傳統相機 vs 數位相機
傳統相機使用的是化學分子的感光紀錄 ... 這個有幾種好處 優點: 1.超級極高像素。其極高的程度,仍是目前數位相機達不到的程度。 2.曝光成像速度極高。目前數位相機,後到感光元件、記憶元件、CPU 演算元件的限制。 3.極低耗能。目前數位相機,全都是電子元件,耗能方面自然高。 缺點: 1.拍壞不能重來。 2.各種耗材多。 3.沖洗底片、相片的化學藥劑容易污染環境。 4.不能可以事前、事後的預覽拍攝。 數位相機 優點: 1.因為是電子式儲存,拍壞可重來。這點是傳統相機辦不到的,傳統相機只會造成浪費。 2.底片、相片沖洗的成本。這點,也是傳統相機比不上的。 3.拍照後的數位修正。相較於傳統相機,簡單又方便,傳統相機要做照片修改手續繁多。 4.像素要求,雖不及傳統相機。基本與專業攝影品質一有達到的程度。 5.可以事前、事後的預覽拍攝。 6.操作簡便。 缺點: 1.機體耗電問題。 2.耐候的問題。 3.攝影速度的問題。 4.機種汰舊過快,有點像就手機的另類的環保問題。 共同的問題 ... 1.高階機種都是貴到要死,耐候的極限功能機種更不用說的貴死。 2.都具有相同的保養問題。好的機器要有好的保護配套。 3.口袋不夠深、沒有時間,玩不起的專業攝影。 此帖於 2015-12-07 07:39 PM 被 getter 編輯. |
送花文章: 3785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