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論壇說明 |
歡迎您來到『史萊姆論壇』 ^___^ 您目前正以訪客的身份瀏覽本論壇,訪客所擁有的權限將受到限制,您可以瀏覽本論壇大部份的版區與文章,但您將無法參與任何討論或是使用私人訊息與其他會員交流。若您希望擁有完整的使用權限,請註冊成為我們的一份子,註冊的程序十分簡單、快速,而且最重要的是--註冊是完全免費的! 請點擊這裡:『註冊成為我們的一份子!』 |
![]() ![]() |
|
主題工具 | 顯示模式 |
|
![]() |
#1 (permalink) |
註冊會員
![]() |
![]() 永遠保持清醒 老狐狸說:有時候你不一定能做什麼,但一定要知道你正在做什麼。 獅子被獵人捕捉到,並且關在籠子裡。 獅子繞著籠子走來走去,一隻蚊子問牠:『你走來走去做什麼呢?』 『我在找逃出去的路!』 獅子並沒有找到可以逃出去的路,於是牠躺下來休息,偶而也起來走動走動。 『獅大王,你現在又在做什麼呢?』蚊子問獅子。 『我嗎?』獅子靜靜地說:『我找不到路出去,所以我躺下來休息,並且也活動活動 筋骨,我在等待機會呀!』 獅子並沒等到逃走的機會,反而等到了死亡,因為獵人要殺死牠,好剝下牠的皮去賣 錢。 蚊子問獅子說:『獵人要般你,你知道嗎?』 獅子說:『我當然知道!我始終知道我在做什麼、想什麼!』 這是一則寓言故事,說的是一頭獅子在無能為力的環境中,保持了內心的清醒。 有時候保持清醒是痛苦的事,若環境果真無法改變,迷迷糊糊,醉死夢死反而還能保 有一些『快樂』。但寓言是寓言,人世是人世,在人世裡,沒有絕對的事,一加一並不一 定等於二,世事的發展,總是會出人意料,也因為如此,人世間才有那麼多的悲喜劇。 雖然如此,保持內心的清醒還是必要的,因為在沒有絕對的世事中,卻也有一些『必 然』,也就是說,有些悲劇是屬於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麼的人,而有些喜劇是屬於知道自己 在做什麼的人。 為什麼要保持『清醒』? 因為這樣你才能了解周遭環境的變化,也才能了解你該怎麼做,做了之後的結果,以 及這結果所代表的意義!就算有時候你並不能做什麼,但你也要知道你正在『做』什麼! 無能為力的『無所作為』也是一種『做』,這是經過評估所做的決定呀!能保持清醒,你 就會有一顆敏感的心,能測知環境,尤其人心的變化,並且有敏銳的判斷,知道自己該怎 麼做!能保持清醒,你就不會慌張、憂慮、不安、迷惑,你就會冷靜! 要保持清醒的心不容物,因為人是感情動物,各有各的弱點和盲點,但可以經過練習 而成,而做為你的練習法則的便是──反省! |
![]() |
送花文章: 9114,
![]() |
有 2 位會員向 莊孝偉 送花:
|
![]() |
#2 (permalink) |
註冊會員
![]() |
![]() 二流勝過一流,一流差過三流 老狐狸說:學習二流人才的謙卑、踏實、努力,否則不免聰明反被聰明誤。 一位退役的上校軍官對他友人說:『你看那些將軍,他們都是二流人才!』 友人詫異地問:『那麼一流人才那裡去了?』 『一流人才都沒當上將軍,有的早就退役,生活潦倒,憤世嫉俗!』 『那......你是幾流人才?』 『我嗎?』退役的上校笑著說:『我是三流人才!』 這位退役上校的話看起來有故弄玄虛的味道,事實上,他的話,正好說出了人性叢林 裡的若干真相。 他所謂的一流人才是智慧高、反應快,樣樣優秀的人,這種人的表現讓人不敢逼視, 所提見解也非一般人所能了解,更能見人所未見,言人所不敢言!然而這種人因為太優秀 ,對自己太有信心,因而『忘記』身邊有一大群『平庸』的人,他的亮眼表現,無形中帶 給這些平庸的人壓力,因此,他的優秀反而成為人際關係上的阻礙;他再優秀,總不可能 鬥得過平庸之輩的聯手抵制吧!更何況,在位者、掌權者也有人為了安全感而容不下他哩 !一個年輕的、在人際關係上處處障礙的人,怎麼有可能出頭呢?另外,優秀的一流人才 因為了解自己的優秀,當他不為周遭的人接納時,不是產生很重的挫折感,喪失企圖心, 便是為了智慧上的倨傲,而不屑與那些『庸才』共事;總是過猶不及,因此不是在原地憤 世嫉俗,做個人人避之唯恐不及的『怪物』,便是急流勇退,做個不管世事的凡夫,雖然 未必窮途潦倒,但總是『懷才不遇』! 至於二流人才,若以上中下來分,二流人才算是有中上資質的人,比一流人才就是差 一點,因為他看到的、想到的沒那麼遠、那麼多,反而能為一般人理解、接受;同時因為 這種人光芒有限,不致於造成別人太大的生存壓力,加上這種人也有才華有限的自知之明 ,因此在人際關係上比較不會出現障礙,上位者也不會對他產生戒心,而可以給予充分的 信任和支持,因此這種『二流人才』反而可以慢慢地發展,終於掌握權力。另外,這種『 二流人才』因對自己懷有『才華有限』的危機感,會保持謙卑及不斷的學習,這一點也是 『二流人才』經過踏實的努力而超越『一流人才』的原因之一。 『二流勝過一流』就是這麼回事,而這是合乎人性叢林法則的。 那麼,『一流差過三流』是怎麼回事?難道『一流』還比不過『三流』? 『一流差過三流』並非絕對,但卻常是事實。『一流人才』一旦落魄,有時會比『三 流人才』境遇還慘,因為『一流人才』不屑做『三流人才』所做的事,而『三流人才』有 『一流人才』所不能理解的愚痴的踏實,反而能擁有一片自己的天空,所以,在某些情況 之下,『一流差過三流』是存在的。 你是第幾流的人才? 如果你是第二流或第三流,那麼你不會有太大的問題,但如果你是第一流人才,那麼 必須小心,你的智慧有可能成為你的負擔! 因此,把自己當成『二流人才』吧,學習他們的謙卑、踏實、努力,否則不免『聰明 反被聰明誤』,因為人性叢林裡是『二流人才』的世界哩! |
![]() |
送花文章: 9114,
![]() |
有 2 位會員向 莊孝偉 送花:
|
![]() |
#3 (permalink) |
註冊會員
![]() |
![]() 把喜怒哀樂放在口袋裡 老狐狸說:喜怒哀樂表達失當,有時會召來無端之禍。 喜怒哀樂是人的基本情緒,這世界上應該沒有這種人──心境一如止水,沒有喜怒哀 樂的吧! 沒有喜怒哀樂,這種人其實蠻可怕的,因為你不知道他對某件事的反應、對某個人的 觀感,讓人面對他時,有不知如何應對的慌亂。 其實,沒有喜怒哀樂的人並不存在,他們只是不把喜怒哀樂表現在臉上罷了。而在人 性叢林裡,這一點是很重要的。所以,要把喜怒哀樂藏在口袋裡,別輕易出來給別人看。 為什麼這麼說呢? 在人性叢林裡,人為了生存,會採取各種方法來結納力量、分享利益、打擊對手。而 任何人,只要在社會上做過一最時間的事,便多多少少練就察顏觀色的本事,他們會根據 你的喜怒哀樂來調整和相處的方式,並進而順著你的喜怒哀樂來為自己謀取利益,這原無 可厚非,本來就是要這樣子的嘛!可是『謀取利益』的另一面,有時卻是對你的傷害,就 算不是傷害,你也在不知不覺中,意志受到了別人掌控。 舉例來說吧! 一聽到別人奉承就面有喜色的人,有心者便會以奉承來向他接近,向他要求,甚至向 他進行『軟性』勒索;一聽到某類言語,或碰到某種類型的人就發怒的人,有心者便會故 意製造這樣的言語,指使這種類型的人來激怒你,讓你在盛怒之下喪失理性,迷亂智慧, 失去風度;一聽到某類悲慘的事,或自己遭到什麼委屈,就哀感滿胸,甚至傷心落淚的人 ,有心者了解你內心的脆弱面,便會以種種手最來博取你的同情心,或是故意打擊你情感 的脆弱處,以達到他的目的;一個易因某事就『樂不可支』的人,有心者便可能提供可『 樂』之事,好迷惑他,以遂行其意圖......。 說起來,似乎人沒有一個可靠,而人生也充滿痛苦;誠然,連喜怒哀樂都不能自由表 達,這種人生沒太大意思。不過,若因喜怒哀樂表達失當而召來無妄之禍,那人生不是更 沒意思?因此,人沒有必要做一個喜怒哀樂見不著痕跡的人,但何妨──把喜怒哀樂放在 口袋裡? 這樣子做的目的有: ──把喜怒哀樂由情緒中抽離,你便可以理性、冷靜地看待它,思索它對你的意義, 並進而訓練自己對喜怒哀樂的控制,做到該喜則喜,不該喜則絕不喜的地步。 ──把喜怒哀樂放在口袋裡就是不隨便表現這些情緒,以免為人窺破弱點,予人以可 乘之機。 要這樣子做很難,但如果想到人性叢林裡的險惡,就不覺得難了。 |
![]() |
送花文章: 9114,
![]() |
有 2 位會員向 莊孝偉 送花:
|
![]() |
#4 (permalink) |
註冊會員
![]() |
![]() 做好人,但不可做爛好人 老狐狸說:『爛好人』只能在家裡做,在人性叢林裡,『爛好人』是不值錢的。 『好人』是人性叢林裡的『珍稀動物』,因此大家都喜歡『好人』,也歡迎『好人』 !因為『好人』不具侵略性,不會傷害別人,甚至有時還會為了別人而讓自己吃虧!這種 『好人』豈只是『好』,簡直是『偉大』了。 那麼做『好人』好還是不好呢? 事實上,做『好人』或做『壞人』,是由性格決定,而不是由意志決定;換句話說, 有人『性本善』,而受教育及後天生長環境的影響,『性本善』的人有時也會呈現『惡』 的一面,而『性本惡』的人有時也會不那麼『惡』!性格形成的障礙和弱點,並不是想『 改變』就可以改變,因此做『好人』好或不好的這個問題,只能這樣子回答: 做『好人』是性格決定的,想不做都不行,而做『好人』也有其人際關係上的價值, 但是,做好人是值得肯定的,但──不能做『爛好人』! 所謂『爛好人』就是沒有原則、沒有主見、不能堅持的『好人』,這種人不知是性格 因素,還是有意以『好』去討別人的歡喜,反正是有求必應,也管該不該;有時也想堅持 ,可是別人聲音一大,馬上就軟化下來;因為缺乏原則與堅持,導致是非難分,當事不能 解決的時候,便『犧牲』自己來『成全』大家;有時也想『壞』一點,可是離『壞』還有 一大段距離,自己就開始自責,檢討自己這樣做是不是不應該......。 這種『爛好人』得到的效應和『好人』是不同的,『好人』也是有原則的,所以他人 在頌贊這『好人』的『好』時,還帶著幾分尊敬甚至『畏懼』。但『爛好人』則不然,他 在人際關係上的效應是『不能擔大任』的風評,而且別人因為深知他的弱點,甚至會設計 他、陷害他,得寸近尺,予取予求,反正他不會反抗,不會拒絕嘛!於是所有人都得到了 好處,唯獨這個爛好人一點好處都也沒有! 因此,在人性叢林裡,做『爛好人』實在不宜,那麼,有『爛好人』性格的人該怎麼 辦? 前面說過,人的行為是性格決定的,因此『爛好人』也只能做以下的心理建設: ──了解做『爛好人』的苦果。 ──了解『拒絕』和『堅持』並不一定會得罪別人,而且還能保護自己。 ──學習『拒絕』和『堅持』。 ──如果自己跳脫不出性格的限制,可請旁人不時暗示你、鼓勵你,以強化你不做『 爛好人』的動機和決心。 總而言之,『爛好人』只能在家裡做,在人性叢林裡,『爛好人』是不值錢的。 |
![]() |
送花文章: 9114,
![]() |
有 3 位會員向 莊孝偉 送花:
|
![]() |
#5 (permalink) |
註冊會員
![]() |
![]() 有仇不報是君子 老狐狸說:『報仇』這件事雖然可消心頭之恨,但『心頭』之恨消了之後,也有可能 失去自己。 俗語說『有仇不報非君子』,老狐狸則說『有仇不報是君子』! 有一部電影描述這樣的故事: 美國西部拓荒時期,一位牧場的主人因為全家大小被士匪槍殺,因而變賣牧場,天涯 尋仇。 家被毀了,這種仇任誰都想報的,可是當牧場主人花了十幾年的時間找到兇手時,才 發現那位兇手已老病纏身,躺在床上毫無抵抗能力,要求牧場主人給他致命的一槍;牧場 主人把槍舉起,又頹然放下。 結果是,牧場主人沮喪地走出破爛的小木屋,在夕陽照著的大草原中沈思,他喃喃地 說:『我放棄一切,虛度十幾寒暑,如今我也老了,報仇,它到底有什麼意義呢.... ..』 電影是人編的,但編劇者根據的也是現實生活,因此雖然是電影,但一樣可以提供人 們深刻的反省,而這反省也就是老狐狸強調的『有仇不報是君子』的道理。 首先來看看一個人要『報仇』所需的投資。 精神的投資──每天計畫『報仇』這件事,要花費很多精神,想到切齒之處,情緒心 神的劇烈波動,更有可能影響到身體的健康。 財力的投資──有人為了報仇萬投下一輩子的事業,大有『玉石俱焚』的味道,就算 不投下一輩子的事業,也要花費不少的財力,以做部署的工作。 時間的投資──有些仇不是說報就能報,三年五年,八年十年,甚至二十年四十年都 有可能報不成,就算報成了吧,自己也年華老去了。 由於『報仇』此事投資頗大,而且還不一定報得成,而不管報得成或報不成,只要『 報仇』這件事,你不只心動而且行動,那麼自己都要元氣大傷!因此老狐狸主張『有仇不 報是君子』! 老狐狸所謂的『君子』是指成熟的人、有智慧的人!一個成熟的人、有智慧的人知道 輕重,知道什麼東西對他有意義、有價值,『報仇』這件事雖然可消『心頭之恨』,但『 心頭之恨』消了,也有可能失去了自己,所以『君子』有仇不報! 仇是可以不報,但是不可以忘記,因為『仇』會帶給你奮發的力量,刺激你成長,讓 你可以用『成就』來『報仇』!而一旦你力量比『仇人』大了,你的仇人自然不是逃之夭 夭就是前來請罪,因為你的『不報』成為他心頭最大的陰影──他怕你那一天真的下手『 報仇』!所以『不報』才是君子最好的『報仇』! |
![]() |
送花文章: 9114,
![]() |
有 2 位會員向 莊孝偉 送花:
|
![]() |
#6 (permalink) |
註冊會員
![]() |
![]() 求勝不如求敗 老狐狸說:在競技場上要求勝,但在人性叢林裡,事事求勝的人卻是愚者。 『勝利』是絕大多數人一生追求的目標,可是在人性叢林裡,事事求勝,卻不一定是 好事,有時候,『求勝』反而是『失敗』的前奏哩! 有一部電影的部份情節是這樣的: 男主角為了查案,想辦法進入某一幫會,該幫會的規矩是,欲加入者,必須接受該幫 會三名『高手』的挑戰。結果男主角先後『擺平』了前二位『高手』,最後碰上幫主,二 人在經過數十回合的交手後,男主角俯首認輸。女主角知道男的功夫高強,對他的認輸大 惑不解,男主角回答說,如果他打敗那位幫主,自己就要取而代之,成為幫主,可是當幫 主不是他所願,也無助於查案情,何況他也不一定能帶得動這些人,為了收服他們的心, 還得花很多心思,這對查案無益。因此他不求勝,反了故意求敗,給了那位幫主及全體『 弟兄』面子;自己因為坐上了第二把交椅,接近權力核心,反而更容易了解案情的來龍去 脈! 這雖然是部電影,可是情節卻相當合乎人性叢林裡的法則,也就是:你的勝利是別人 的失敗,失敗者的心情極端複雜,他可能真正臣服認輸,但也有可能在心底埋下一粒復仇 的種子,若捲土重來,二人光明正大再度對決則無大礙,怕就怕他在背後射冷箭。此外, 勝利也會為你帶來很多人際關係上的變化及負擔,或許,這也算是勝利所付出的代價吧! 所以,不必事實求勝,競技場上不求勝是孬種,但在人性叢林裡,事事求勝的卻個愚 者。然而也不是說凡事做個失敗者,而是你要考慮: ──這個『勝利』對我的價值及意義如何? ──為了這個『勝利』,我將付出什麼樣的代價? ──打敗對方,將產生怎樣的人際效應? ──『失敗』和『勝利』相比,何者價值大? 有了這些思考,該求勝就求勝,並且也要有承擔求勝之後所發生的種種後遺症,如果 沒必要求勝,那麼就求敗吧,不過,求敗也要有一些技巧──不可不戰而敗,那會引起對 方的不滿與懷疑,反而對你不利。你必須『假裝』拚命,然後再『狼狽』地落敗,否則想 要求敗都求不得! 求敗還有一個好處,那就是可以隱藏實力,別人永遠搞不清楚你到底有多少斤兩,而 這就是你在必要時求勝的最好本錢! 事事都勝,容易引起別人的嫉妒,有時反而會影響你追求大勝利,所以寧可小事求敗 ,大事才求勝! |
![]() |
送花文章: 9114,
![]() |
有 2 位會員向 莊孝偉 送花:
|
![]() |
#7 (permalink) |
註冊會員
![]() |
![]() 多聽少說常點頭 老狐狸說:順著客觀環境,避免凸出自己,以降低別人對你的可能傷害。 一位少年隻身離家,要到外面打天下,臨行前,他的父親告訴他:『多聽少說常點頭 !』 這位父親真是嚐過人生滋味的人,『多聽少說常點頭』,真是一粒金丹啊! 事實上,這句話相當淺白,不用解釋也懂,但為何要如此做,可不是人人能懂。以下 老狐狸就簡單一一說明。 『多聽』,就是多聽別人說,聽別人的做事經驗,聽別人的人際恩怨,聽別人話語透 露出來的有關周環境的訊息......。你多聽,別人就會因為你『多聽』而多說,他 說得越多,你知道得越多! 『少說』,能多聽,自然就會少說。少說不但可以『導引』對方多說,還可以避免流 露自己的內心秘密,更可以避免說錯話,得罪別人。少說,你就成為一個冷靜的旁者,一 切的一切,都在你的掌握之中。 『常點頭』,這並不是要你做個沒有主見的應聲蟲,而是避免在群體中成為別人眼裡 『不合時宜』的人。也就是說,聽別人說話時,多點頭,表示你的專注和附合,如果有不 同意見,也要先點頭再提出。無關緊要的事,不必堅持己見,多點頭附合,並且配合。這 樣子人人會當你是好朋友,你就沒有走不通的道路。 『多聽少說常點頭』的原理就在於順著客觀環境,避免凸出自己,為的就是降低別人 對你的可能傷害。 『多聽少說常點頭』這個原則適合於人一生中任何一個階段。初出社會『多聽少說常 點頭』是學習;中年時期,事業呈現往上的態勢,『多聽少說常點頭』則可減少阻力;到 了老年,事實上,老年人還有什麼好說的呢?不如緘默養氣,並且多『點頭』,鼓勵年輕 人,否則就無法獲得別人的敬重,成為人人討厭的老賊了。 要『多聽少說常點頭』並不容易,其實這並不牴觸自己的原則,這是一種處世的柔軟 ,柔軟才不易斷,才能持久,能持久,才能存在呀! |
![]() |
送花文章: 911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