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論壇說明 |
|
歡迎您來到『史萊姆論壇』 ^___^ 您目前正以訪客的身份瀏覽本論壇,訪客所擁有的權限將受到限制,您可以瀏覽本論壇大部份的版區與文章,但您將無法參與任何討論或是使用私人訊息與其他會員交流。若您希望擁有完整的使用權限,請註冊成為我們的一份子,註冊的程序十分簡單、快速,而且最重要的是--註冊是完全免費的! 請點擊這裡:『註冊成為我們的一份子!』 |
|
|
主題工具 | 顯示模式 |
|
|
#14 (permalink) | |
|
管理員
![]() ![]() |
引用:
不同的宗教觀點,對於天災的解釋可能也有一丁點不一樣。 阿貓的問題其實是很深澳的,我沒有辦法回你。 ![]() 當初只是要知道什麼是佛,有去看一些資料跟去上課,一個老師說過: 『佛教是自求的(自求自助),其他的宗教是他求的(求祂助)。』 佛寺裡的釋尊佛像是精神上的導師,而佛經則是釋尊教誨,唸佛經則是 與釋尊交談。 難得阿貓您對這有興趣,我拉了一些網資料給您瞧瞧: --------------------------- 業 http://zh.wikipedia.org/wiki/%E6%A5%AD 業(梵文:कर्मन्),印度宗教一個普遍的觀念。印度傳統宗教包括印度教、錫克教、佛教、耆那教都有業力的觀念,業力是組成因果關係的原素。業力是指個人過去、現在或將來的行為所引發的結果的集合,業力的結果會主導現在及將來的經歷,所以,個人的生命經歷及他人的遭遇均是受自己的行為影響。因此,個人有為自己生命負責的可能性以及責任。而業力也是主導輪迴的因,所以業力不單是現世的結果,還會生生不息地延伸至來世。 --------------------------- 六道輪迴 http://cbs.ntu.edu.tw/link/cxy/cxy01398.html 六道是天、人、阿修羅(精怪)、畜生、餓鬼、地獄。這六道的眾生都是屬於迷的境界,不能脫離生死,這一世生在這一道,下一世又生在那一道,總之在六道裡頭轉來轉去,像車輪一樣的轉,永遠轉不出去,所以叫做六道輪迴。 其中的畜生、餓鬼、地獄又被稱作為 "三途"。 --------------------------- 共業與不共業 http://www.hsilai.org/Chinese/newpage377.htm 共業:眾生共通的業因,能招感自他共同受用的山河、大地等器世界,這是依報的業,稱為共業。又譬如天災、地震等,大家共同感受到的災難,就是眾人的業報所招感,此稱為共業。 共業中又分共中共的業、共中不共的業。譬如山河日月、風霜雨露,人人同霑共沐,有相同的感受,就是共中共的業。又如一車的人同遭車禍,有的人大難不死,有的人血肉模糊,這就是共中不共的業。 不共業:個人的業因,能招感個人受用的五根等正報的業。也就是別於群眾共業的個人業力,稱為不共業。譬如每個人的待人接物、喜怒哀樂會有所不同,此即不共業。 不共業中也有不共中的共業和不共中的不共業。譬如同一家人,不免優戚與共,禍福同享,彼此有共業的關係,這就是不共中的共業。相反的,兩個陌生人,對於彼此的喜怒哀樂,很難感同身受,缺乏共鳴,就是不共中的不共業。 --------------------------- 三世因果觀 http://www.fgs.org.tw/master/mastera...-06/890612.htm 面對謎樣的人生,有的人回想過去一生中,自己做了什麼?也有人妄想來生不知道會如何?更有人怨嘆此生種種的不如意。其實迷時不解,悟時始明,正如《三世因果經》云:「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來世果,今生做者是。」鑑古知今,有現知未,這不是「三世生命,一偈可明」了嗎? 「種瓜得瓜,種豆得豆」;因果循環,明明白白,偏偏有人對因果生出許多誤解,理由是:有的人作惡多端,但他一生榮華富貴;有的人善良有德,偏偏窮途潦倒。「善無善報,惡無惡報」,如此何來「因果」之有?如此「因果」,怎能叫人信服? 其實,因果是通於三世的,不能只看一時。道理很簡單,假如一個人過去在銀行裏儲蓄了很多存款,現在雖然作奸犯科,你能說不准他提用存款嗎?如果有人往昔負債過多,雖然現在做人善良,然而欠債還錢是必然的道理,你能因為他現在很有道德修養,就不用還錢了嗎?善惡因果,有一世的、有來生的、有多世的;善惡因果,不是不報,只是時辰未到! 再說,因果也有因果的原理,例如,健康有健康的因果,你要健康,就要保持身心的愉快,要過正常的生活,要有保健的習慣,而你不行此途,妄想念佛行善來求得健康,如此不合乎「如是因,招感如是果」的原理。所以,你要發財,你就必須勤勞生產;你要名譽好,你就必須有人格、有道德,須知健康有健康的因果、道德有道德的因果、經濟有經濟的因果、信仰有信仰的因果,吾人可不能錯亂因果。 因和果之間還有一個「緣」,因果是不能改變的,但是因為有「緣」的加入,其因果之間的關係就不一樣了。例如一棵大樹的長成,本身的種子可以決定果實的酸甜、大小,但是成長過程中的土壤、水分、肥料、空氣、陽光等助「緣」的條件好壞,都可以影響結果的品質,因此,「因緣果報」,誠信然也! 吾人的生命,推之往昔,可謂「無始」而來;望之未來,可說無窮無盡,在此「過去、現在、未來」三世之中,生生不已,業報歷然。吾人現在的窮通得失,睽之三世,因果真乃絲毫不爽也。 --------------------------- 業與因果 - 葉文意 撰 http://www.budyuen.com.hk/article3.htm 因果回報惡因惡果 迦毘羅國全國上下都放逸懈怠,平常即疏於操練;又依恃有佛陀蔭庇,以為佛陀坐在枯樹下邊,也可以退敵,那麼,真是有恃無恐。及至兵臨城下,已經措手不及,節節敗退。終於,毘琉璃王率領大軍,長驅直進,攻陷入城,隨即封城屠殺。士兵姦淫擄掠,無所不為。人民叫苦連天。 解鈴還須繫鈴人 摩訶男王請求佛陀再度出面幫忙,向毘琉璃王求情,網開一面,停止殺戮。佛陀拒絕請求,認為無濟於事。因為摩訶男以侍婢假扮公主,出嫁他父王;自己年幼時也備受欺凌。於是含恨在心,認為奇恥大辱,一定要報仇雪恨。所以,他甘冒大不韙,不理會國際聲譽,也要興兵攻伐。 佛陀並解釋:他一而再地坐在枯樹下,直接與毘琉璃王對話,那只是報答祖國及人民,一盡國民義務罷了。佛陀繼續教他,因果是要承擔的,做人要負責,解鈴還須繫鈴人,應該懇求毗琉璃王停止屠殺,開啟城門。當然,要有代價。 摩訶男不明白佛陀意何所指。 佛陀認為毘琉璃王賦性殘酷,他含怨委屈已經十年,決不肯罷休。如果摩訶男肯委曲求全,甚至犧牲生命,那麼,或者可以有機會拯救子民於水深火熱之中。 摩訶男若有所悟,謝過佛陀,黯然進見毘琉璃王,求他停止殺戮。毘琉璃王瘋狂的大嚷,說:「你這罪魁禍首,向朕求情,停止屠城。還有甚麼代價嗎?」 摩訶男潛水救人 摩訶男懂得潛水,他請求投入御城河,潛水時間便開城,放人民逃走;直至潛水完畢,游出水面,那就任從士兵再行殺戮。 毘琉璃王雖然殘忍,但是潛水的時間有多長呢?所以也答應了。於是,侍兵把摩訶男押落御城河,看著他投身下水。 毘琉璃王遵約停止屠殺,開啟城門,老百姓倉惶逃命,扶老攜幼,肩挑抱負,驚慌駭懼,有些被碰撞跌倒,被人踐踏上身,活活死去。 毘琉璃王在城頭觀看:慘絕人寰的逃亡悲劇正在上演。竟看得入神,津津有味。後來才發覺摩訶男還沒上岸。莫不是浸溺死了﹗也應該屍骸浮出水面吧﹗奇怪。 侍兵搜索回報:原來摩訶男潛水,拆散髮髻,把頭髮綁結在水底樹扠,使身體不會浮上水面;在水底時間越長,人民逃出城外的越多。他犧牲自己,略為補贖當年驕傲欺騙的過失。 --------------------------- 輕鬆一下,共業的由來(某部落格上的文章) http://nekonekomeow.spaces.live.com/...E7B8!415.entry 以前我常在想,佛家把遇到災難而全體喪生的人以“共業"來解釋。 可是我不了解的地方是,這群來自不同地方,互相完全不搭嘎的人‧‧‧ 他(她)們的共業從何而來? 難道就這麼“巧"的全部都是共業? 今天我才知道‧‧‧ 原來‧‧‧ 上帝也不容易‧‧‧ 新婚之夜,比爾對新娘發誓道:“親愛的,我會愛你一生一世,如果我做了對你不忠之事,,情願接受上帝的懲罰。" 婚後不久,他就做出了背叛妻子的事情,卻一直平平安安。 終于有一天,他在海上遇到了風暴,他記起了自己的誓言,忙跪在甲板上大聲祈禱:“上帝呀,雖然我罪不可恕,但請您看在滿船其他無辜旅客的份上,暫且饒恕我吧!" “什麼無辜!"空中傳來一個疲憊的聲音,“你以為這些年來我在閒著?湊滿這一船人那麼容易嗎?" 結論:「不是不報 是時候未到」 此帖於 2008-05-29 08:48 PM 被 getter 編輯. 原因: 校長的提示 : 補結論 |
|
|
|
送花文章: 37855,
|
|
有 8 位會員向 getter 送花:
|
anotherlevel (2008-05-30),cwvdavid (2008-05-31),dddd (2008-05-27),f6617 (2008-05-27),grc45 (2008-05-28),leechaoming (2008-05-29),NKNK (2008-05-27),zone (2008-05-27)
感謝您發表一篇好文章 |
|
|
相似的主題
|
||||
| 主題 | 主題作者 | 討論區 | 回覆 | 最後發表 |
| 個人評論 - 四川地震,只有華人最疼惜華人 | f6617 | 時事、科技、娛樂新聞話題討論區 | 98 | 2008-05-24 09:49 P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