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大哥的問題範圍太大了
是世代問題,也是次文化問題,若牽扯到家庭與社區,又變成社會問題
家庭功能式微,也不是這一兩天的新聞了,工業革命後幾乎就被社會學家持續注意到
即使如此,應該沒有人會願意回頭過工業革命前的黑暗生活吧--大多數人類其實是肯定與接受工業革命帶來的物質文明進步
已開發國家的新世代小孩,既沒有經歷戰爭動盪,也沒有面臨物資貧乏,會表現得"荒腔走板",大概可以視為"正常"?小弟這麼地推測,大概會得到一大群名嘴來砲轟吧...
社會心理學對於"正常"與"偏差"的認定,是依據比例高低來看待:
若在二三十年前的台灣社會,當時風氣保守,g大描述的青少年行為大概無法建容於社會,輿論批判之餘這些小朋友可能會被"違反社會規範"給處置掉...
相對的如今台灣社會,風氣開放價值多元,相同的行為反而獲得較多的社會包容,父母的管教壓力自然就變輕了(所以父母可以放任小孩,順便解放自己...)
當同儕團體都是這模樣時,相似的想法、相同的價值,渲染模仿之下自然而然整個世代都會變得如此,然後社會會給這個世代貼上一個標籤,像草莓族...等
要談到"矯正"某個世代並不容易,為何要用到"矯正"這個詞,那表示思索者謀畫者認為當事人屬於"偏差"行為範疇中...
人一生中是否有被社會"矯正"的經驗?有,上學、服役...等,社會學稱呼為「社會化」
若要對某個世代的大多數人進行矯正,社會化過程就少不了,前陣子小弟說過大陸有個走路學校,它就屬於一種再社會化的機制(一個機構、一個環境、一個過程),它採用軍事管理的方式也惹來不少爭議,但是它的工作方法取向是合理的(在社會工作的方法中,它算是一種社區工作),畢竟如果採取個案工作取向,費力耗時之外,成效恐怕不易出來
故如果真想改變這樣的現象,可能得先號召一些人(家長或者居住相近的民眾),加以組織,帶著他們討論,讓這些人逐步產生一些共識與行動方案,方案執行時要讓青少年進來參與...等,諸如此類的中長期方案,比較可能出現具體成效
小弟不是這方面的專家(沒啥實務經驗),只能簡單分享以前所學的一些些皮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