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論壇說明 |
歡迎您來到『史萊姆論壇』 ^___^ 您目前正以訪客的身份瀏覽本論壇,訪客所擁有的權限將受到限制,您可以瀏覽本論壇大部份的版區與文章,但您將無法參與任何討論或是使用私人訊息與其他會員交流。若您希望擁有完整的使用權限,請註冊成為我們的一份子,註冊的程序十分簡單、快速,而且最重要的是--註冊是完全免費的! 請點擊這裡:『註冊成為我們的一份子!』 |
|
主題工具 | 顯示模式 |
![]() |
#12 (permalink) | |
長老會員
![]() ![]() |
![]() 引用:
在 USAF 的概念中,並沒有 F-15 是主力,F-16 是輔助的說法, 那是麥道在推展 F-15 海外市場時,所提出的行銷說法。可是卻成了時下軍迷們的一般認知。 USAF 的認知是; 麥道的 F-15 是「高空空優戰機」,直到晚近,E型出現後才有「低空縱深密接支援」的戰力, 通用的 F-16 是「中低空多用途戰機」。 在五角大廈的觀點裡,F-16 是「廉價好友指標主力戰機」;其單發設計限制了改良的空間。 而 F-15 是「多金好友指標主力戰機」;大型機身和雙發設計成就了其多用途發展的定數。 但 NAVY 看事情的角度則大有不同;即使是在 五角大廈甚 或 白宮 的認知裡, 格魯曼的 F-14 都因為「舉升體+可變翼/雙發/縱雙座」設計, 而成為「全天候/全空域/純空優/艦基主力戰機」, 在她 34年的役期中,一半時間裡的性能表現,都因為 TF-30 的設計失敗而大受限制。 直到 F110-GE-400 出現後,才終於展現其原始設計中,令人嘡目結舌的純空優性能。 榮獲烤芽兒垂青的;麥道 F-18,是 F-16 的手下敗將 F-17 (諾斯羅普) 的接手升級版, 研發目的主要是為了填補「純空優艦基戰機」 F-14 的對面 (surface) 攻擊能力不足。 所以她基本上而言是由「低空空優戰機」YF-17 為基礎構型改良的「低空戰鬥攻擊機」, 故其美軍番號一直都是「F/A-18」(「戰鬥/攻擊-18型」)。 但五角大廈明白其「有限空優能力」,在研發之初,就已定調為「濱海國家外銷主力戰機」 至於 F/A-18 纏鬥能力的表現,純粹是「定態懈解穩定構型設計」下「線傳飛控」的副產品。 祗要是 F-16 C/D 之後全新開發的美軍戰機,都著墨於此設計原則。 反觀 F-14 就役期間,在驕傲的格魯曼氣極敗壞的苦苦哀求下,僅有唯一的一次, 美國為了討好無法討好的柯梅尼政權,而出售過 80架 A型給依朗。 這說明了美國政府眼中,誰才是「空優之王」。 結論: 01 「主力戰機」是軍品公司行銷天才的用詞,不是務實的 USAF 的用詞;「空優戰機」才是。 02 F/A-18 的空優能力,剛好符合以「非攻」為原則的國家使用。例如愛好和平的加拿大。 03 設計出「空優之王」的是笨蛋,因為機密,祗能本國使用,她的外銷簽證一定粉難搞。 04 以多國合作為研發模式的「外銷主力戰機」F-35 ;絕不是「空優戰機」 F-22 的對手。 05 烤芽兒一定另配有至少一個中隊以上的... 很耐看的備役 F-18, ![]() 而其 F-14 早已悄悄的在其心中被退役了... ![]() ![]() ![]() ![]() 06 看來,很顯然的;校長已經被 G大用本樓主題給套牢了。 ![]() ![]() ![]() ![]() |
|
![]() |
送花文章: 52967,
![]() |